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精彩活动

太图之声(第1355期) ▏《符号里的中国》12-太极图:从“无”到“有”推演万物

2023年06月30日 17:22:40


12.jpg


编辑撰稿人

张瑞峰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馆员


播讲人

范雨琦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馆员


思维导图

《符号里的中国》.png


太极图:从“无”到“有”推演万物

 

“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旧传“太极图”约有三种,为“周氏太极图”“先天太极图”“来氏太极图”。流行最广的是“先天太极图”,即后来的“古太极图”,俗称阴阳鱼太极图,或简称为太极图。

“太极”这个词最早出自《庄子·大宗师》:“(大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这里的“太极”或指“天”,是最大极限。《周易·系辞上》也出现了“太极”一词,很可能沿用了《庄子》(也有学者指出,《系辞》可能要早于《庄子》),但其意义指向的则可能是宇宙本源,其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后世解读者往往都将这里的“太极”解释为天地没有形成,阴阳未分的那股元气。虽然“太极”一词很早诞生,但宋以前并没有相应的图产生。

最早的“太极图”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用一个圆圈表示“太极”,于是文献记载中出现了最早的“太极图”名字与对应的图式。

周敦颐创作出来的“太极图”实际上是一组套图,他为这幅图还写了一个说明,叫《太极图说》。这样一整幅“太极图”反映的是宇宙从太极到万物的生成过程,第一个圆圈是太极,太极动而生成了第二个圈即阴阳,阴阳交合又生成了第三部分即五行,阴阳五行又生成了人和万物。

唐代《上方大洞真元妙经》中有一幅相似的图,大概是周敦颐参考的底本。更早的《周易参同契》中有周敦颐图中的第二部分那个黑白圈,和第三部分表示五行部分的图,只是两幅图没有联系在一起,也都不叫“太极图”(参见清代毛奇龄《毛奇龄易著四种·太极图说遗议》)。周敦颐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画了这样一个动态的“连环画”,称为“太极图”。但这幅图刚开始并不受重视。

周敦颐去世前一年,有一个叫朱震的诞生了,他主要生活在北宋和南宋之际,《宋史》有传。他说周敦颐这幅图是从陈抟那儿得来的,“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颢、程颐”。陈抟是五代时期的一个著名道士,常被视为神仙,尊称为陈抟老祖。对于陈抟,民间和士大夫阶层都有信仰基础。


QQ图片20230630152055.png

《周氏太极图》

第一个圆圈是太极,太极动而生成了第二个圈即阴阳,

阴阳交合又生成了第三部分即五行,阴阳五行又生成了人和万物


QQ图片20230630152154.png

《程氏墨苑》中明人绘《周氏太极图》


虽然“周氏太极图”在两宋之交附会了陈抟,但真正广为人知却要到南宋了。到了南宋,朱熹力挺周敦颐,将其塑造成理学的开山鼻祖,并将周敦颐的这幅“太极图”进行了些微的修改。正是靠着朱熹的地位与影响,“周氏太极图”才最终发扬光大。

我们常见的“周氏太极图”,经过朱熹的推崇与改造,在元明清时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只是近代以来,普通大众更愿意接受的太极图样式是“阴阳鱼”,宋朝的这幅本名“太极图”的图样反而鲜为人知了。


现在流行的“太极图”

我们现在常见的“阴阳鱼”图式是到了明初才出现的。但是一开始,它并不叫“太极图”,而是被称作“天地自然河图”,是宋代以来出现的诸多河图洛书中的一种而已。

明初的赵撝( huī)谦在《六书本义》中说,“天地自然河图”是南宋朱熹的学生蔡季通从四川一个隐者的手里得到的。蔡季通拿到这幅图之后并没有给自己的老师看,而是秘而不宣,后来此图几经转手,明初到了一个叫陈伯敷的人手中,赵撝谦从陈伯敷手中得来,首次公布了此图。赵撝谦公布的这幅图曾经被学者们看作是第一张“太极图”。但这幅图公布的时候,“太极图”的名字已经被用了,一般指的是“周氏太极图”。这幅图与“太极图”这个名称联系起来,则要到明末了。


QQ图片20230630152230.png

明初太极图,最初名字叫“天地自然河图”。

这是最早公开的太极图,配的是卦象两两对峙的先天八卦。


明朝末年,赵仲全作《道学正宗》,书中载有“古太极图”,这是现存文献中第一次将“天地自然河图”称为“古太极图”。明末章潢作《图书编》收录了不少图,这幅图被列为首,名为“古太极图”。其后称谓基本统一,名为“太极图”,一直沿用至今。这幅图确实在表现“太极”上比“连环画”式递进的“周氏太极图”显得更为完美,避免了太极生阴阳之后就好像不存在了这样一个误解。也就是说,这幅图更直观地表现出不是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各为一物,而是总有一个“太极”在掌握着它们,“太极”始终存在。

此图中,右上方“白鱼”为阳,左行由大到小,依次为乾、兑、离、震,表示阳爻逐渐减少;左下方“黑鱼”为阴,右行由大到小,依次为坤、艮、坎、巽( xùn),表示阴爻逐渐减少。坤正北,全黑,纯阴,乾正南,全白,纯阳。在一个圆形中,黑白回互,白多而黑少,阳多而阴少,黑多而白少,阴增而阳衰。两个黑白“鱼眼”又表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变化无穷,包罗万象。

后人认为此图是尊奉了某种神意,又附会说八卦、河图洛书都是根据这幅图创造出来的。《道德经》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太极如同道,万物均可复归于道,这样一幅图更符合尊道贵德的理念,也就逐渐成为道教的标志符号。


QQ图片20230630152300.png

阴阳鱼太极图

周围匹配的是宋代以后流行的先天八卦,先天八卦讲究两两对应


总之,大约明末以来,阴阳鱼图逐渐被称为“太极图”。此图后来又经过明清人士的改造,最终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如今,人们不知道明代以前所谓的“太极图”实际上是指的“周氏太极图”,也不知道今天所见的“阴阳鱼太极图”开始也不叫这个名字。阴阳鱼图“霸占”了“太极图”这个名字,并广泛地传播和应用开来了。


QQ图片20230630152330.png 

屈家岭文化彩陶纺轮 新石器时期 公元前3300—前2600年 湖北省博物馆藏


从“太极”之名与阴阳鱼图式结合的过程来看,其时间很晚,但并不是说阴阳鱼太极图这样的图式没有更久远的依据。从传世图文来看,有一种说法认为它是从《周易参同契》“月体纳甲”推演而来的,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认为它与彝族传统图案“盘旋的龙蛇”演变有关,等等。从出土材料来看,有一战国时代的圆形漆盘,其上就有两只凤鸟互搏,构成的S型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太极图极为相像,而金文中的“神”,其字形又是“”。更早,新石器时代的屈家岭文化彩陶纺轮和马家窑文化彩陶上也有着多种多样类似的旋纹。如此看来,阴阳鱼太极图图式的形成似乎又有着更为复杂、更为远古的原因。

总之,太极图作为一个符号,有着极为复杂的演变历史。阴阳鱼太极图,因其神秘与审美而广泛流传。明清时期,阴阳鱼太极图常常被用作一种符号装饰,如道士的道袍,瓷器、家具上的纹样,等等。在古典小说中,太极图也有着独特的寓意。在《封神演义》中,太极图是老子的一件重要法器,这显然是太极图作为道教符号的体现。《红楼梦》中也提到了太极图,有一次贾宝玉与林黛玉当场“秀恩爱”,薛宝钗突然建议诗社来一次诗题为《咏〈太极图〉》的大比拼,这可能是想用太极图含有的“阴阳”观念来“敲打”他们,这也是太极图符号化的体现,等等。



《符号里的中国》馆藏信息

 

书名:《符号里的中国》

作者:赵运涛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1年7月

页数:367

价格:78.00元

ISBN:978-7-101-15236-4

索书号:K209/4433

馆藏地点:社科借阅区;网借书库(成人)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IMG_0639.jpg


往期回顾:

                 2023年太图之声

                 2022年太图之声

                 2021年太图之声  

                 2020年太图之声

                 2019年太图之声

                 2018年太图之声






新闻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