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图之声(第1365期) ▏《园林漫步》10-诗情、酒趣、茶韵
2023年07月14日 16:34:18编辑撰稿人·播讲人
梁颖娟
太原市图书馆信息部馆员
思维导图
诗情、酒趣、茶韵
琴、棋、书、画、诗、酒、茶,在古代被称为“七雅事”,也是文人墨客较为热衷的生活方式。而园林是士大夫起居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行雅事的理想环境。这一章节讲的是园林和诗歌文学、酒、茶的故事。
画龙点睛的题对
在数千年的发展中,我国园林同诗歌文学已结下了不解之缘。园林讲究诗意,诗文描绘园林景色。它们互相借鉴,相得益彰。可以说,离开了文学,也就没有了我国灿烂的园林文化。
在园林中,楹联是应用最多的文学形式。楹联就是对联,在园林风景中,它们多数挂在亭榭的柱(即楹)上。实际上,它是古代诗词形式的一种演变。楹联短小精悍,独立成趣,常常寥寥数语便将山林泉壑、亭台轩榭的意境勾勒出来,帮助游人领会园林的意味。
成都武侯祠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楹联中经常用的有嵌字联、叠字联和谐音联等形式。如四川成都市的桂湖是明代学者杨升庵的故居园林,现代文学家郭沫若为其题撰一联:“桂蕊飘香,美哉乐土;湖光增色,换了人间”,上、下联联首嵌有“桂湖”景名。杭州西湖原花神庙悬挂一联,上联为“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下联是“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上下联都有五个字重叠,是园林中很出名的叠字联。河北秦皇岛市孟姜女庙联:“海水朝(潮),朝朝朝(潮),朝朝(潮)朝落;浮云长(涨),长(常)长(常)长(涨),长(常)长(涨)长(常)消。”上联一连七个朝字,下联一连七个长字,如果不懂谐音的规律,是很难读懂的。
诗意与景名
古代造园大师往往懂诗知画,文学修养较高。在园林大体完成之后,还要进行最后的加工,在主要建筑、洞门或者山石上题点景名。这实际上是以文学为艺术手段对园景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勾勒,也是对园林意境的一次全面鉴定。
园景题名,并不仅仅是诗文辞藻应对之计,而是与造园构思相关联的艺术步骤。由现存古园多样的题识看,景名因其虚实点题的不同,大约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的文学趣味较浓,既能言简意赅、较贴切地概括出意境主题,又能婉转表达出园主人的性情和气质。例如拙政园的远香堂和留听阁两个题名巧妙地与古典文学相联系。“远香”出自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爱莲说》的“香远益清”之句;“留听”则出自唐代李商隐的“留得枯荷听雨声”。题名既点出了这两处景点的风景特色,又沟通了视觉、听觉、嗅觉之间的联系,还含蓄表达了园主人的高洁气质。
第二类是比较直接点明风景欣赏的主题。这类题名园林中较多,如见山楼、藕香榭、兰玉堂、桂花厅之类。好处是直截了当地帮助游者去寻求主景,但缺少诗意和韵味,文化意味不浓。因而一般只作次要景点的题名。大部分古典名园的景点题名往往是以实代虚、虚实结合的,能够很独到地点明风景的意境主题。像清代圆明园四十景、避暑山庄七十二景都是,如镂月云开、杏花春馆、碧桐书院、锤峰落照、月色江声等既有实景,又辅以天光云影的虚变景色的题名。这些景名内含的诗意比起全实的题名就要高明许多。
第三类主要是借景抒发园主人胸中的郁愤,但又不能直说,所以景名比较隐晦,理念蕴含较深,只有历史文化修养较高的游人才能领悟出风景的真正含义。如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是套用了苏轼的“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以此来表明园主人与清风明月为伍的高雅情操,同时也包含了对苏东坡的崇敬。
景借文传
一些著名的风景园林中的主题建筑,常常因为有古代文学家的名诗名作而流传千古,不断被后人修缮维护,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它们的欣赏价值。如山西永济的鹳雀楼就随着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名句千古流芳了;南昌的滕王阁是和王勃的《滕王阁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武昌长江边上的黄鹤楼,因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而闻名天下。此外,湖南龙标的芙蓉楼、滁州的醉翁亭、徐州的放鹤亭、陕西凤翔县的喜雨亭等园林名亭,因为有了王昌龄、欧阳修、苏轼等文学家的题颂而名扬四海。
南昌滕王阁
诗人文学家审美修养较高,对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之美比较敏感,容易被园林风景激发出丰富的情感而表达于诗文。随着这些诗文的流传,这些景致也愈加出名,更加吸引游人实地游览。在具体欣赏过程中,这些诗文又成为引导游人领悟风景的好帮手。园林美景与写景诗文是相辅相成的,风景是诗文的创作基础,诗文反过来又点染勾勒了风景的意境,宣传了园林的美名。绍兴城内的沈园,格局虽简朴,却因陆游和其表妹唐琬的爱情悲剧以及《钗头凤》词二首而吸引了众多的凭吊参观游赏者。
意不在酒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的这一名句,道出了园林酒趣的真谛之所在。从古代咏景诗文和游记来看,士大夫文人的游园赏景,常常少不了酒。他们利用酒兴,使自己进入一种薄醉、微醺的状态,而使情感激荡,思绪勃发,更易于以情悟景,达到心灵与自然山水和谐统一的赏景境界。
安徽滁州的琅琊山,林深壑秀,景致很是清幽。唐代,山中便建有琅琊寺,是江淮一带的佛教圣地,也是城市百姓喜爱游玩的一处邑郊山水园林。山中更多泉,泉水清澈而寒洌,甘醇可口,特别适合酿酒。自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广为流传后,此地便成为散发着浓郁酒香的山水风景园林。
赏景、饮酒、赋诗,在古园中每每绾结在一起,是备受文人钟爱的一种文化活动。他们常常在青山绿水之地,临清溪排开而坐,一边饮酒,一边作诗,渐渐形成了富有生活气息的园林文学游戏——流觞曲水。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是绍兴兰亭的流觞曲水集会。
今天的兰亭园是在古兰亭遗址上建起的王羲之的纪念园林,进门转过一小土坡,便可见流杯的曲水,临溪有流觞亭。北宋官方编撰的《营造法式》还专门收入了不少流觞亭地面曲水的做法,可见古时这一活动的普及。
精茗蕴香佐园林
茶与水,犹如鱼与水一样密不可分。而最好的煎茶用水每每出自林木葱郁、风景秀丽的山泉,纵观江淮以南名山胜水风景之地,几乎处处产名茶,山山有甘泉。这两者交相辉映,使得许多历史悠久的风景园林和茶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无锡西郊惠山,素以泉水著称,故又得惠泉山之名。山中有天下第二泉、龙眼泉等十余处名泉。其中以“天下第二泉”最负盛名,其水甘香重滑,适合煮茶。用这泉水泡环太湖丘陵地带所产名茶,如洞庭西山碧螺春、宜兴阳羡茶,其品味更佳。二泉水到宋徽宗时成为宫廷贡品,水分为上、中、下三池,以上池水为最佳。四周有二泉亭、漪澜堂、景辉堂等景点,历来是赏景品茶的好地方。
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
问泉品茶不同于一般的喝茶解渴,而是要利用“通感”这一审美心理活动,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协同起来,以加深对整个园林景色的感受和体会。正因为在风景中品茗有如此奇特的功效,自古好游赏园林及山水者都有茶癖。如茶圣陆羽在余杭建宅隐居,潜心研究茶事,并凿井得泉,煮沏自种之茶。
对杭州西湖风景有过很大贡献的白居易和苏轼也都嗜茶。白居易诗集中吟咏品茶的有30多首,他自称是善于鉴茶识水的“别茶人”。苏轼写茶诗则有60余首。白、苏在杭州的茶事、茶诗,已深深融入园林风景中,长伴在西湖的茶山泉井,成为我国园林文化和茶文化结合的典型范例。
《园林漫步》馆藏信息
书名:《园林漫步》
作者:刘天华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
页数:401
价格:99.80元
ISBN:978-7-5594-6342-5
索书号:TU986.62/0212
馆藏地点:自科借阅区;太图自助图书馆;2020年之后新保存本阅览区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