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图之声(第1396期) ▏《鳗鱼的旅行》9-水面下的生命(上)
2023年08月28日 08:59:21编辑撰稿人
郭金玲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馆员
播讲人
张茹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思维导图
水面下的生命(上)
无论鳗鱼会引起多么矛盾的感觉,它们总是给我们一种好脾气的印象。它们很少装腔作势,周围环境提供什么它们就吃什么。它们待在暗处,既不需要关注,也不需要赞美。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鳗鱼以其充满神秘感的不可亲近性,成为一种如此迷人的生物。鳗鱼的神秘,也是人类身上的神秘。独自在世界上寻找自己的位置,这也许是人类所有经验中最终极、最普遍的经验。
在这里,我当然将鳗鱼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更多内容。这通常被称为拟人论,即赋予非人类的生物以人类的特征或意识。这是文学等领域里一个常见的技巧,比如那些以拟人化动物为主角的童话和寓言,动物们像人一样思考、说话、感觉,它们遵守道德,按照设定的价值观行事。
但是在自然科学中,拟人论从来没有被真正接受过。自然科学要求的是纯粹的客观性,是在显微镜下显现出来的真相。它试图描述的是世界真实的样子,而不是它表现出来的样子。鳗鱼不是人,当然也不能通过跟人进行类比去理解它们。以人类的方式去体验这个世界,是我们独有的。
不过,蕾切尔·卡森描述鳗鱼时,正是这样做的。她将它们拟人化了。她将鳗鱼描绘成一种有意识、有感情的生物,一种能够记忆和思考的动物,它们会因为命中注定的艰难而感到痛苦,也能享受生命中的美好。
蕾切尔·卡森是20世纪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海洋生物学家之一。她主要研究海洋和海洋生物,写了很多关于海洋生命的开创性的书籍,后来也成为早期环境运动的一位先锋和标志性人物。
1941年,蕾切尔·卡森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书《海风下》。她想把海洋作为一个巨大、多元的环境来讲述,展现在海洋深处、在人类视线和知识范围之外正在发生的一些事。通过这种讲述,她也想展现某种更大、更普遍的东西:万事万物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她用了一种海洋生物学家不常用的文学的方法——拟人法。
在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我们遇到了鳗鱼。
这条鳗鱼的故事开始于一个叫比滕的小湖泊,它坐落在一座高山的山脚下。该湖距离大海300多公里,四周被香蒲、纸莎草和水葫芦环绕,只有两条小溪流入。在那里,鳗鱼的故事是这样的:“每年春天都会有大量的小型生物沿着长满草的水沟游进比滕湖。它们的形状很奇特:像细细的玻璃棍,比成年人的手指要短。它们是年幼的鳗鱼,出生在海洋里。”
接下来,蕾切尔·卡森介绍了一条雌性鳗鱼,10岁,她管它叫安圭拉。它还是小小的玻璃鳗时就来到这里,之后就在这个小小的湖泊里生活了一辈子。白天它藏在芦苇丛中,到了夜里出去猎食,“因为就像所有鳗鱼一样,它喜欢黑暗”。它钻进湖底柔软温暖的泥床里过冬,“因为就像所有鳗鱼一样,它喜欢温暖”。安圭拉是一只能够感知和体验事物、记得自己的过去、能感知痛苦、懂得爱,甚至有自己心愿的动物。因为当秋天来临时,安圭拉发生了一些变化。它突然想离开,那是一种模糊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渴望。在一个黑暗的夜里,它游向比滕湖的出口,穿过一条条溪流和小河,行经300多公里游进广阔的海洋。我们可以跟随它来到海里,经历各种艰难险阻,游向海市蜃楼般的马尾藻海。然后继续往深海游,游向“史前的洋底沉积层”,游向隐秘的深渊。在那里,海水“冰冷无情,仿佛时间一样”。
当安圭拉和所有其他年老的鳗鱼从我们的视线和知识范围中消失后,我们将转向那些小小的几乎没有重量的柳叶鳗——那是“鳗鱼父母留下的唯一遗产”,它们在海流中进行漫长的漂流,穿越大海,穿越大陆架,朝着那片“曾经是海”的陆地前进。
蕾切尔·卡森对动物所做的拟人化处理完全是特意而为的,她使用童话的技巧,但又不超越科学和事实的边界。她没有让鳗鱼说话或者让它们的行为不像真正的动物。她只是试着去想象,真实的世界在鳗鱼眼里到底是怎样的,它们是怎样经历其奇怪的生命历程中所有的困难、蜕变和迁徙的。同时,她对其生命历程进行了科学而清晰的描述。
她在第一版的前言中这样解释:“我说一种鱼‘害怕’自己的敌人,不是因为我认为这些鱼能感受到我们人类的 那种害怕,而是因为我觉得它似乎表现出很害怕的样子。鱼身上的反应通常是生理性的,而我们身上的反应通常是心理性的。不过要让鱼的行为被我们理解,我们必须使用属于人类心理状态的话语来对它们进行描述。”
就这样,鳗鱼的行为第一次得以被我们理解,至少比以前更容易被我们理解一些。蕾切尔·卡森的观点是,要真正理解另一种动物,必须能够从它们身上看到一些自己的东西,这正是她在自然科学史上如此独一无二的原因。她在动物身上产生了认同感,而这种认同也让她有能力和勇气来对它们进行拟人化。她打破了传统自然科学的一种禁忌:她赋予鳗鱼以意识,近乎人类的意识,并以此来进一步了解它们。
在她的笔下,鳗鱼是它们本身的样子,也是可以让人产生某种共鸣的东西。鳗鱼是一个谜,但也不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东西。
那么鳗鱼与人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常说,一个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他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用这种意识,产生一种意愿去影响存在。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是这样看待人与动物的区别的。
17世纪时勒内·笛卡儿说,除了人类,所有动物都可以被视为“自动机器”。动物是肉体,它们的行动只是机械反应。而人类则相反,具有某种所有动物都不具备的东西,就是灵魂。灵魂会让人思考,思考本身是意识存在的证明。也就是说,人类有灵魂,所以具有意识。动物没有灵魂,因此也不具有意识。在灵魂的帮助下,人类超越了动物,也超越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好在后来查尔斯·达尔文出现了,他一劳永逸地否定了我们拥有永恒的灵魂的说法。进化论与“人拥有不变的灵魂”这样的理论是不相容的,因为进化论认为,所有的生命,以及生命的每一个部分,都会发生变化。人成了众多动物中的一种。今天我们知道,动物可能拥有比我们之前以为的复杂得多的意识状态。研究表明,大部分动物,包括鱼类,都有痛觉。不少迹象表明,很多动物也能体验到跟我们人类非常接近的害怕、悲伤、对幼崽的怜爱、羞耻、后悔、感激等感觉,以及某种我们可以称之为爱情的感情。
所以鳗鱼是有意识的,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但是它们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吗?如果能的话,它们感觉到的是什么?通过一次次蜕变,通过等待和迁徙,它们感受到了什么?它们会觉得无聊、不耐烦,或孤独吗?当最后的秋天到来时,当它们的身体发生改变,变得强壮,变成银灰色时,当某种巨大的无法解释的东西吸引它们游向大西洋时,鳗鱼感觉到了什么?是渴望吗?是一种未完成的感觉,还是对死亡的焦虑?身为一条鳗鱼,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鳗鱼的旅行》馆藏信息
书名:《鳗鱼的旅行》
作者:[瑞典]帕特里克·斯文松( Patrik Svensso)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页数:233
价格:58.00元
ISBN:978-7-5404-9758-3
索书号:I532.65/4204
馆藏地点:文学借阅区;网借书库(成人);2020年之后新保存本阅览区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