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精彩活动

太图之声(第1407期) ▏《莲花落》6-太原莲花落的艺术进步

2023年09月12日 17:11:44




莲花落6.png



编辑撰稿人

宋宪晴

太原市图书馆采编部副研究馆员

播讲人

黄丽萍

太原市图书馆数字资源部馆员


思维导图


《莲花落》思维导图.png




太原莲花落的艺术进步

 

千余年来,莲花落艺术不断地传承、传播,由它演变派生出来的各式艺术门类遍地开花,形成了庞大的同宗脉络。太原莲花落作为莲花落的一个流派,在承袭了莲花落艺术的精华之后,经由曹强的再继承与再创新而大放异彩。

一、太原莲花落的表演形式

太原莲花落保留了晋中莲花落艺人打竹板击节说唱表演的形式,但脱离了晋中莲花落的固定模式,形成了韵诵与徒歌相交融、普通话与方言相结合、句式结构多变的独特面貌。

1、韵诵与徒歌

有说有唱的韵诵与徒歌相交融是晋中莲花落的主要表演特色,但曹强将之应用在太原莲花落时,有了创新与发展:并非单一的在上下句式、人物语言之间变化,而是根据内容的需求按字行腔,去安排是说还是唱。传统的莲花落有依字行腔的演唱原则,即演员按照唱词每一个字的声调变化规律来确定唱腔旋律的走向,但太原莲花落的“按字行腔”,是按照字数、字意去安排说唱的方法与韵调。

一般来说,铺垫的内容常用韵诵的方法来表现,之后转接下一个内容时则会先插入一段小结,小结多是以打板作为过渡。所以最后一句就需要使用徒歌的形式演唱完成,但是为了连贯性,在这里又并非要将整句唱出来,而是使用韵诵和徒歌相结合的方法表演,这种处理方式,显得表演很生动,俏皮的唱腔穿插在其中,更能吸引观众,使人感到幽默有趣。

徒歌的表演也是很常见的。有的作品只有开头的四六句为唱,主体故事采用说的方式。还有一些作品中前面的部分在表演时使用说的方式去描述,内容高潮部分使用唱腔表现,这是太原莲花落在艺术表现上的一种重要方式。

2、方言的使用

太原方言是太原莲花落最为吸引人的地方,“乡音效应”是火爆盛况与火热文化现象的基础。在太原莲花落中,方言与普通话的结合使用是其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更是使得当代年轻人能够接受并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结合是贴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城市化的发展、外来人口的流入、多元化的构成——只有让更多的观众能听得懂,才能拓宽观众面。

在曹强的作品中,对太原方言的改良是他的一个惯用模式——使之既生活化又普及化。使用普通化后的太原方言去表演,观众可能会更容易接受与理解;但方言中最为精华的还是那些土语和习惯用语,可将它们用在作品中成包袱与点睛之笔。

叠词的使用是山西中部的一个普遍现象,太原莲花落传承了晋中莲花落的这种方言使用习惯。叠词使用起来俏皮,更贴近生活,使得人物语言的塑造很立体。如果将叠词使用在有关景物的形象描写上,可以表达得更清晰,会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句式与段落

太原莲花落在句式上大致可归为三类:长短句、等字句、对偶句。

段落上有四句一段、六句一段的,但根据内容的变化、情节的发展也形成了八句、十句,甚至更多句的段落。语音形式和击节节奏都是根据句子长短和段落长短的变化而变化的,但并非句子的长短受到了语音与击节的约束。

二、太原莲花落的内容、语言

太原莲花落的作品内容都是紧跟时代的,反映百姓生活的。题材的选定既宽泛又精准。趣闻轶事、热点话题、民间笑话都是曹强创作的素材。这些素材,都会因曹强的创作而成为富有生活气息的、风趣幽默的艺术作品;而且,曹强不同时代的作品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1963年创作的《三进太原》就是讲述李老汉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后三次进入太原城的不同感受,让观众深感新旧社会两重天。1975年的《冬冬献宝》是反映在全国上下努力要将国民经济搞上去“夺铁保钢”的一家人的故事。1990年的《梦游三晋》讽刺了破坏环境搞生产的问题。他晚年创作的《说井盖》《说汽车》等则是针对当时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与矛盾创作的小段。由此可见,曹强切实地做到了守正创新、说唱百姓、曲随时代、艺为人民。

太原莲花落的语言使用方式在曹强的传承创新之下,也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在统一使用太原方言,结合普通话的方式下,使用丰富的群众语言以及每一个时代的流行语。太原莲花落通俗、明快、新鲜、活泼的语言,不仅能让人一听就懂,而且让人倍感亲切。语言有滋有味、有趣动听,这就是太原莲花落的语言特点。

曹强先生在《莲花落的语言》一文中将太原莲花落的语言特色归纳为:朴实上口,短小精悍,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三、太原莲花落的辙韵

曹强的作品保持着晋中莲花落固有的辙韵特点——“一辙到底”。这是太原莲花落对晋中莲花落的传承——也是莲花落与数来宝的本质区别,它不会随时根据内容变换辙韵。

太原莲花落依然延续了晋中莲花落的辙韵使用方法,以北京音系十三辙为主。因太原方言的特点是中东辙与人辰辙互相通用,乜斜辙与言前辙也可互通。如《追小偷》头四句:

 

有位长跑运动员(平),

刻苦锻炼很钻研(入),

每天最少跑一万米(上),

他姓马名叫马向前(入)。

 

从这四句可以看出,本段全篇使用的是言前韵。逗号结束为上句,使用平声和上声;从逗号以后到句号结束为下句,使用了入声,形成了高矮音,使得唱腔律动婉转。

2003年,曹强创作了《老街老巷老情趣》,又摸索出一种辙韵上的创新:表演时根据不同的表述变换了三种辙韵。由“门”说到“街”,就从中东辙变成乜斜辙。如:“有东华门和西华门,另外还有个南华门。说完门走向前,咱们一块儿逛逛街。”由“街”说到“巷”,便从乜斜辙变成了江阳辙。如:“开化寺大钟寺,最热闹的是钟楼街。说大街是说小巷,这太原的街道真叫棒。”其中江阳辙的部分用数板表演,并以之延续到了结尾。

这种创新曹强认为是成功的。一反叙事常态,将讲述、评论、介绍的主题内容,使用这种换辙、以上声押韵的方式,就会更为灵动且容易展现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四、太原莲花落的板式

太原莲花落依旧使用快板表演,但板式上有了很大的创新与进步,它吸收了快板与数来宝的板式特点,形成了太原莲花落独有的板式艺术形式。快板的击节节奏是根据作品内容的情绪来确定的,有快慢、长短、强弱的区分。有开场板、段落过渡板、徒歌演唱伴奏、每句之间的垫板之分。前两种为大板与节子相结合,后两种只使用节子。

太原莲花落使用快板的持拿方式与快板演员相同。通常为左手拿节子,右手拿大板。也有反着拿的,不影响正常演出。在表演的过程中,演员需要手部有动作,大板会影响到一些动作的发挥,就会被挂在左手大拇指上,既不影响节子的击打,又可以把动作做到位。

 

作为相声演员的曹强,将相声艺术的许多特点都加入到了太原莲花落当中,说学逗唱样样借鉴, 在有些段子中还用了学唱流行歌曲的方式,并将之揉进故事情节之中。

在太原莲花落的包袱设计上,曹强也借鉴、学习了相声表演时设计包袱的技巧。铺平垫稳的故事情节,给包袱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再加上曹强的表演“迟疾顿挫”得当,又吸收戏曲当中的“手眼身法步”的形体艺术,紧密的包袱被一个一个地抖出来。

太原莲花落的板式借鉴了快板和数来宝的技巧,产生了顶板、闪板、赶板、慢板、数板、快板等不同板式。

慢板、数板、快板是根据文本内容的不同所形成的快慢、数说的板式。一般演唱的时候,开始第一个字的板式都是使用顶板开唱,即节子的“嘀”与唱词同时开始。

闪板是根据词句,为了节奏流畅所闪空的一板,这种情况不是很多,但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很容易因此使快板节奏乱掉而导致演唱跑调。

赶板是唱词中出现的字数较多,为了配合前后句的节奏,赶唱几个字所使用的板式。

太原莲花落的表演动作,吸取了许多快板书、山东快书的表演动作,一改晋中莲花落在表演时可站可坐、动作简单、“点到为止”的原生态面貌。

 

太原莲花落艺术形态的成功就在于它广泛汲取养分,包容接纳——在曹强不断地创作、打磨、排练、表演之中,太原莲花落逐步成熟,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面貌,它也成为太原,乃至山西的文化瑰宝。





《莲花落》馆藏信息

 

书名:《莲花落》

作者:田家宾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2月

页数:163

定价:98.00元

ISBN:978-7-5378-6680-4

索书号:J826/6033

馆藏地点:地方文献基藏阅览室;地方人文馆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IMG_0639.jpg


往期回顾:

                 2023年太图之声

                 2022年太图之声

                 2021年太图之声  

                 2020年太图之声

                 2019年太图之声

                 2018年太图之声











新闻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