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图之声(第1410期) ▏《觉醒》3-三十五年前的那件事(一)
2023年09月15日 15:18:41编辑撰稿人
黄丽萍
太原市图书馆数字资源部馆员
播讲人
张茹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思维导图
三十五年前的那件事(一)
陶姮夫妇这次回国,是陶姮首先向丈夫提出的。丈夫惊讶得瞠目结舌,她就娓娓道来地向丈夫讲了一件事情。丈夫听罢,当即表态:“是应该回去。早就应该专为那件事回去一次了!”
那是一件三十五年前的事。确切地说,是1975年的一件事。当时中国还处于“文革”时期,而陶姮才十三岁。那一年她的父母已从中国的“教育战线”被“扫地出门”八年多了。
“文革”伊始,她的父母就因为是“黑线人物”被打入了“另册”,八年中不断转移劳改地,最终被遣送回了她母亲的原籍。对于十三岁的陶姮,没有另外任何一种选择。起先是父母轮番抱着她背着她转移劳改地,年复一年,后来自己渐渐就能跟着父母走了。
当年她父亲的罪名是“特嫌”,在所谓“黑帮”分子中,尤其是万劫不复的罪名,甚至在“另册”的人都避之唯恐不及。“走资派”是在“路线斗争”中站错了队,还有经过批斗和改造,重新站回到“红线”的可能;“右派分子”还有熬到“摘帽”那一天的盼头;曾经的地主富农,只要不乱说乱动,也只不过就是被视为“死老虎”;而坏分子性质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特嫌” 却是和“现行反革命”的罪行性质同属一类的。“现行”就是现在还有行动,“嫌”在当年差不多就等于“是”。
陶姮就是伴随着这样的父母,在经常转移劳改地的过程中,从五六岁一晃成长到十三岁的。她的眼,从小见惯了父母所受的种种凌辱,也见惯了人间种种悲惨又冷酷无情的事情……
母亲的原籍是南方某省一个有八九百户人家的农村。在当年的中国,算得上是一个大大的农村,是乡政府所在地,有小学还有中学。
那小学中学,都是新中国成立前陶姮的外祖父发起集资创办的,她外祖父是科举终年的举人,那以后科举制度就废除了。为了创建村里的小学和中学,她外公将家产折卖了十之七八。她外公家确实曾是村里的首富,他虽然被拥戴为中学校长并兼着小学校长,家境却随之降低得几近于清贫。
陶姮跟随父母在村里落户不久,某日村里同时进行了两件事:一是庆祝“文化大革命”取得伟大胜利九周年;二是把她外祖父的坟墓给掘了,并当场将骨骸用锄头砸碎,搅拌进粪堆里了。接着开了一通批判会。
在批判会上,她的外公被众口一词说成是“假善人”。更有甚者,一个既是中学“革命委员会”委员又是语文老师的男人,瞪着她的父母严厉地问:“知道为什么以前没有动‘假善人’的坟墓吗?”——站在台下第一排的她的父母,此时才敢于抬起头来,都默默地摇头。
那男人大声说:“因为早料到了你们总有一天会被遣送回来,就是要当众掘给你们这些孝子贤孙看的!”——他的左脸有一大片紫痣。
陶姮一下子便记清了他的样子。正如常言所说的,“扒了皮也认得出骨头”。
那天,陶姮的母亲一回到腾给他们一家三口住的小破屋里,便一下子紧紧搂抱住陶姮悲哭起来,不敢哭出声,怕被人听到。
陶姮却没哭,也没流泪。
她暗想——世界上不可能有一件事是永远也不会结束的。自己才十三岁,熬得到那一天的。熬到了那一天,她就会看到一些自己所憎恨的家伙反过来低头认罪了……
令她的父母和她自己都没想到的是,村里掌权的一些造反派们,居然命令式地要求她去上学。他们的说法是:“你们的女儿必须接受学校里的红色影响。那她的一生还有救,也许还可以争取成为无产阶级的人!”
于是陶姮得以入学。虽然自幼失去正常享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但她那高级知识分子的父母充当起了有水平的老师,使她开智甚早,才十三岁,却将初三各科都已学通。学校起初是不了解这一点的,让她插在初一的一个班。那个班的班主任,正是左脸有一大片紫痣的语文老师,竟然也姓陶。
陶姮很快便成为那个初一班级里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又很快成为全体初一年级学习成绩各科第一的学生。起先第一过的一些孩子,嫉妒了一阵子,对她同仇敌忾了一阵子,后来见她并不因此而傲视他们,不知怎么一来,又暗中成了她的朋友。
孩子之间互相放弃嫌恶,成为朋友,比大人之间容易多了,也自然多了。那些学习好的学生中的几名男生,甚至以保护她不受欺辱和伤害为己任了。他们对她的同情和保护,像阳光照耀进她的心田。也使她更加坚信,一切恶事都将结束的那一天肯定是会到来的。
陶老师认为她不应该再是初一的学生了,建议学校让她跳级到初三去。学校还为此开了一次会,会上有别的几位老师对陶老师的建议大加批判,他们说:“你别忘了陶姮她是什么阶级的后代!她外公早年间是典型的封建地主阶级人物,她父母都是留过洋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她是双料的反动阶级的后代,让她跳级,等于是对全校出身于贫下中农家庭的学生的精神打击!那是绝对不行的……”
陶老师反驳道:让她继续留在初一,一直成为全体初一年级各科第一的学生,难道就不是对出身好的学生们的精神打击了?
分数是老师判的,你为什么总给她判那么高的分?!
她题题都对,不给她判100分,那你让我怎么给她判?
还有卷面分!还有格式分!难道哪方面都不能扣去几分吗?
她卷面清洁!她格式规范!反正我是找不出理由扣分的!
陶老师就出示她的卷子给对方看,以证明自己判得公正。
孰料一位老师还真的从她的卷子上看出问题来了,指点着质问:“这里,这里,还有这里,这三道代数题,全都少一个解题步骤,冲这点就该扣分!一道扣五分,那100分也变成85分了!”
陶老师急赤白脸地说:“我认为对她这样一名学生,那个步骤是完全可以省略的!”
一位老师强词夺理:“省略?还完全?谁知道她那结果是不是抄别的同学的呢?有她的解题草稿证明肯定是她自己解出来的吗?”
陶老师自然拿不出陶姮的解题草稿,他不禁拍了一下桌子:“抄别的同学的?她在全年级甚至可以说在全校学习最好,能抄谁?只有别的同学抄她的份儿!”
主持会议的女老师终于开口了,板着一副正义化身似的面孔,语气极为严肃地指斥:“陶老师,我提醒你不要忘了,你不但是一位老师,还是校‘革命委员会’的委员!你的做法当然那就等于——长资产阶级后代的威风,灭贫下中农后代的志气!怎么,同志们批评得不对啊?姑且不论数学了,再说作文吧。作文有标准答案吗?没有吧?连没有标准答案的作文,你都要次次给她优上,你究竟怎么想的?一个人头脑之中的阶级红线画歪了,那他对人对事的一切立场也就全是错误的!他的每一言每一行也都必然大成问题!”
陶老师张张嘴,分明欲分辩,致使对方又拍了下桌子。
“你不要再辩解了!我还要提醒你一句,别忘了你自己又是什么出身!”
陶老师的父亲1949年以前在省城教育厅当过科长,这是他的软肋,别人无意间触碰到了都会令他全身的神经顿时紧绷起来,何况是在开会之时被校“革命委员会”主任拍着桌子大加训斥!如果不是由于他在“文革”中与父亲划清了阶级界线,脱离了关系;如果不是由于他毕业于师范学院;如果不是由于他写批判文章的能力强(每可达到挥笔成章的水平),按他的出身,连分到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村的中学当老师的资格那也是不具备的,更不要说当上一名“革委会”委员了。尽管他一向言行谨束,其实还是有不少人背地里议论他是混入“革委会”的,应该及时将他清除出去……
那次因陶姮开的会,最终以责令陶老师写一份深刻的检讨而结束。
《觉醒》馆藏信息
书名:《觉醒》
作者:梁晓声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9月
页数:236
价格:59.00元
ISBN:978-7-201-16123-5
索书号:I247.57/3364
馆藏地点:文学借阅区;网借书库(成人);
太图流动图书车(成人)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