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图之声(第1438期) ▏《中国食物:水果史话》3-秦汉:版图扩大以及寒潮对水果的影响&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和农业技术的发展
2023年10月25日 16:16:19编辑撰稿人·播讲人
梁颖娟
太原市图书馆基建办馆员
思维导图
秦汉:版图扩大以及寒潮对水果的影响
秦始皇虽然统一了中国,但其主要控制区域是黄河和长江流域。秦始皇的餐桌上,常见的水果依旧是桃、李、梅、杏以及大枣和板栗。从南而来的荔枝和柑橘,只是作为远方朝贡的贡品而已。
到了西汉,随着版图的扩张,皇帝的水果篮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西汉王朝征服了南越国以后,以往只是作为朝贡礼物的荔枝、枇杷、柑橘这些异域水果,突然变成了帝国属地的乡土作物。汉武帝决定尝试将这些岭南的亚热带水果移植到长安,于是在上林苑中修筑了一座利用温泉作为热源的温室——扶荔宫。毫无疑问,历次尝试都失败了。
虽然灵渠的开凿,连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但直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南北方的物流才真正通畅起来。而对水果来说,官道和驿站的建设才是保证流通的基础。经过历代的持续建设之后,才有了杨贵妃吃荔枝的物流基础。
张骞出使西域,极大地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物产的流通,其中就有从西域引入的两种水果——葡萄和石榴。
对于汉朝人来说,葡萄是个新鲜东西,它是中原文明对外联系的一个见证。在随后的很长时间里,葡萄酒都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饮料。因为唐朝以前,中原的葡萄品种和葡萄酒酿造技术都远远没有完善,中国人真正接触葡萄酒已经是唐朝以后的事情了。
石榴被引入中原后,在我国南北都有广泛栽培。石榴之所以在中国被接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圆圆的石榴果的种子非常多,这符合“多子多福”的寓意,所以石榴作为祭品,也就不奇怪了。中国人如此钟爱石榴,就是与石榴的这种构造有关系。
今天,葡萄和石榴已经不再神秘新奇。但是翻看这些水果的传说,我们仍然能感受到文明交流和融合的力量。
汉朝的水果发展波澜不惊,除了继续推广大枣和板栗(广义上属于水果)之外,无论北方还是南方,都没有其它新的品种了。
从东汉初年开始,温暖的气候结束了,整个中国东部都进入了低温状态。长时间的低温严寒,使作物的生长期变短,农作物产量因此下降。在当时,大枣依然是北方水果种植的主力。在《齐民要术》中,排在最前面介绍的水果,就是枣。毫无疑问,大枣对于缓解饥荒,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其他水果相比,大枣的储藏性能无可匹敌,再加上丰富的糖分,俨然就是饥荒时的救命神器。
不过,即使在这个时间段,水果也仍然只是人们生活中的救急物品,并不是嗜好品,也没有成为日常生活的普通食物。
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和农业技术的发展
对水果的影响
在战国和秦汉时期,中国人对植物的认识有了一次飞越。人们开始初步意识到:给果树传播花粉,会让果树结出更多的果实。这种辨别植物的雌雄,了解授粉的意义,对植物的种植和培育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巨大的进步。
除了对开花结果的认识进步了,在克隆繁殖方面,中国农业也有了巨大的飞越。人们发现,把果树枝条埋在土中,就可以长出新的根系,等小苗长得足够大之后,截断它们,就可以得到与母树一模一样的果树,并且结出的果子也是一模一样的。
除此之外,农学家还理解了枝条生长对开花结果的影响,于是出现了摘心的技术。并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理论也开始萌芽。
古代中国的遗传学,也在这一时期极大地发展了起来。
贾思勰总结的“十梨八杜”就是遗传学的萌芽。他已经认识到,从梨树种子栽种出来的幼苗,并不一定会结出好吃的果子,更多的树苗成为结出酸涩果实的杜树(对野生梨树的通称)。用现代科学来解释,因为梨树是一种严格的异花授粉的植物,所以梨树的后代种子,一定是经过重新组合的新的个体,它们怎么可能跟原始的梨树一模一样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用嫁接这个方法。今天,这种技术也被叫作“克隆”。而在《齐民要术》中,贾思勰特别把有关梨树培育的一章定名为“插梨”,足见他当时对有性繁殖(从种子栽种)和无性繁殖(嫁接)同梨果品种的关系,已经认识得相当清楚了。
中国古代的加工水果,被突出的味道恰恰不是甜,而是酸,这点在梅子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魏晋时期,中国的酿造和调味事业已经有了蓬勃发展。比如,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各种酒和醋,但是对酸味的体验,仍然依赖天然的果品。长江中下游流域出产的梅子就成了理想的酸味调料来源。那个时候,梅子通常是作为“调料”和“蜜饯”的角色出现的。梅子通常会被捣碎,掺入各种肉酱(醢)和综合调味料(八味齑),为菜肴增添风味,或者直接含在口中。
这个时候的梅子加工,已经与现代的加工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了。那时候的梅子制品,除了有尽可能保持梅子本身味道的“蜜制梅”之外,还有增添特有风味的“烟熏乌梅”。
这一时期,水果贸易一度出现,但这充其量只是富贵人家的擦边经营,而非一个广泛存在的产业。
在之前的章节里,我们谈到了中国人对水果的看法和认识。聊到了“果不如菜,菜不如粮”的尴尬状态。但是毫无疑问,有一些水果是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体系当中的。中国人对于水果的认识,要么是要有具体含义,要么就是能满足舌尖的诉求。比如代表长寿的桃子和无处不在的梨就是这样的符号化的水果。
“桃子”与“长寿”联系在一起的最早记载,出现在东方朔的《神异经》中,“东北有树焉,高五十丈,其叶长八尺、广四五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小狭核,食之令人知寿。”据说,自此之后,桃子就成了长寿的象征。
在中国,“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孔融让的为什么是梨,而不是苹果?那是因为在那个时候的中国,没有苹果可以让。相对于苹果,中国的梨就有着更多的机会。全世界水果摊上的苹果,都是一个种。但是世界上梨的种类却数不胜数,甚至划分出了“东方梨”和“西方梨”两大阵营。广泛的分布区域和纷杂的种类,让梨的家族更为丰富多彩。梨家族有着丰富的汁水和糖分,同时兼有爽脆或者细腻的口感,这些特点与中国人的典型口味相适应。
说到口味,在中国水果的口味中,最受欢迎的自然是甜味,因为甜味代表了蔗糖、果糖、葡萄糖等一众碳水化合物的味道,而这类物质是人类赖以为生的重要能量物质。对甜味的渴求,在我们的味觉体系中,被放在无以复加的位置。只要是甜味的食物,多多少少会刺激我们的进食欲望。
无论是甜味、苦味还是酸味,在传统认知中,中国水果的主要功能是作为重要的食物补充,而不是赏味的副食。这样的角色决定了中国人选择野果子的原则,就是最好能填饱肚子,越大越好,越甜越好。这是写在我们基因里的偏好。
《中国食物:水果史话》馆藏信息
书名:《中国食物:水果史话》
作者:史军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0年4月
页数:194
定价:58.00元
ISBN:978-7-5217-1638-2
索书号:TS971.2/5037
馆藏地点:2020年之后新保存本阅览区;自科借阅区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