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图之声(第1440期) ▏《中国食物:水果史话》5-明清:闭关锁国下的水果交流
2023年10月27日 15:39:45编辑撰稿人·播讲人
梁颖娟
太原市图书馆基建办馆员
思维导图
明清:闭关锁国下的水果交流
中国的明清时代,是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中国的水果,也同中国社会一样,经历了从毫无交流到被迫交流的转变,番姓水果大肆入侵,使苹果逐渐成为中国水果市场的主流,而猕猴桃等物种也被植物猎人带到国外,并发扬光大。
从明末到清末,虽然有郑和下西洋这样的壮举,但再也没有像张骞那样带回助力帝国发展的物种资源,更没有像唐高宗时期那样霸气带回的马奶葡萄和酿酒技术。
在明朝末年,一大堆带有“番”字头衔的水果冲入了中国。“番石榴”和“石榴”并无直接的亲戚关系,就好像“番荔枝”之于“荔枝”,“番木瓜”之于“木瓜”,“番茄”之于“茄子”。多一个“番”字,只是对比而已。通常来说,带“胡”字的蔬果,大多是两汉、两晋时期,由西北陆路引入中原的;而带“番”字的蔬果,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期由“番舶”(外国船只)带入的;带“洋”字的蔬果,则大多在清代乃至近代被引入。
可以想见,番石榴引入中国的时间还算比较早,虽然它的老家在南美洲。番荔枝家族的老家在热带美洲和西印度群岛。这些番姓水果来到中国后,似乎都生活得很好。东南亚地区和我国台湾逐渐成为番荔枝的天下,也成为番石榴的重要产地。
随着欧洲人的介入,中国的水果构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殖民地和租界的拓展,苹果悄然登陆中国大陆,大有一统北方水果疆域的气势。什么?苹果是外来物种?很多朋友可能会表示怀疑,不过确实是这样。
很早之前,单独踏足中原的苹果品种是新疆野苹果,进入中国后变成了“柰”。柰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超过2000年,在司马相如撰写的《上林赋》中,就有关于柰的描述。它酸溜溜、软绵绵的口感,实在无法勾起人们的食欲。于是,柰一直是中国水果的配角,以至于很少有人知道这种果子是苹果家族的成员。
现代苹果真正意义上的老家是美国。也正是从美国开始,许多好的苹果鲜食品种才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之上。实际上,真正的西洋苹果,是美国传教士倪维思在1871年带入山东烟台的。1898年,青岛成为德国的租界。在这里,德国人种下了从欧洲和美洲带来的苹果树。在随后的日子里,俄国人在大连建起了苹果园,日本人在辽宁熊岳种上了自己的苹果树。随着英、美、日殖民的推进,北戴河也有了苹果树。但1949年之前,中国人没有成规模地种植苹果,一方面是因为战乱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要接受这种完全不同的水果,毕竟是需要时间的。
中国的水果摊子,因为中国与世界的主动或被动交流开始改变。在我们不经意间,苹果这样的外来水果开始取得中国水果市场的主导权。
中国人拥抱洋水果的节奏,其实远比接受粮食和蔬菜慢得多,原因还是在于水果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地位低微。例如番木瓜和牛油果的处境就比较尴尬,因为它们的滋味完全不像中国人传统认知的水果。
牛油果进入中国,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早在1918年,我国就进行了牛油果的引种实验。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在我国两广地区以及四川、云南,都有牛油果的种植。可是长期以来,牛油果都没有发展成大规模种植的水果。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牛油果完全不在中国人对水果的想象范围之内,所以在市场上吃不开。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时期,中国的一种野生水果因“植物猎人”的到来开始输出,并最终成为世界瞩目的明星水果,这就是猕猴桃。
什么是植物猎人?这其实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这个人群很难界定,有人说他们是冒险家,有人说他们是博物学家,还有人说他们就是赤裸裸的物种强盗。不管怎样,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植物猎人在全世界搜集奇花异草,成为欧美贵族圈里的红人。
与猕猴桃产生联系的植物猎人非常多,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威尔逊。威尔逊堪称最成功的植物猎人之一,在1899到1911年间,他曾先后四次来到中国,大规模采集植物种子资源,收集种类涵盖了珙桐、罂粟花、报春花、川木通、绣线菊、双盾木等重要的植物类群。这些植物资源在西方的园艺花卉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威尔逊也没有错过猕猴桃这类特别的植物。
1899年,威尔逊就将采集到的美味猕猴桃种子寄回英国。1900年,这些种子顺利生根发芽,但是在1911年之前,英国人都没有得到猕猴桃的果实。在同一时间,美国农业部也间接从威尔逊手中获得了猕猴桃的种子,到1913年,已经有超过1300株猕猴桃在美国各地试种,然而没有结果子。后来调查发现,英国和美国培育的首批美味猕猴桃植株都是雄性的,不结果子。
因为猕猴桃是功能性的雌雄异株植物,雄性植株只有雄蕊,也只能产生花粉;而功能性雌性植株,虽然既有雌蕊又有雄蕊,但这些雄蕊都只是摆设,根本不能产生合格的花粉,这些外表上的两性花都只是雌花而已。所以,对任意一种猕猴桃来说,都必须由雄性植株和雌性植株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实现开花结果。
1904年,一位名叫伊莎贝尔的新西兰女教师,将美味猕猴桃的种子带到新西兰。这包种子发芽后长出了三株猕猴桃,并且于1910年顺利挂果。不久之后,英美种植者们也从中国得到了雌性植株,但是他们似乎并没有在果实选育上投入太多精力,只是把美味猕猴桃当作观赏植物,任其在庭院中花开花谢。而新西兰的种植者却利用这三株猕猴桃植株成就了现代猕猴桃产业。目前占世界80%供应量的猕猴桃品种——海沃德,就是这三株美味猕猴桃的后代。
中国的猕猴桃资源不可谓不丰富,除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新西兰美味猕猴桃。中国本土还有更具有优势的“中华猕猴桃”,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红心猕猴桃”和“黄心猕猴桃”,其实都是中华猕猴桃这一物种的后代。它们的特点是果皮上并没有细密的绒毛,同时还拥有更细腻的果肉、更高的甜度和颜值。
除此之外,中国的山岭之间,还藏着许多口味特别的猕猴桃,其中“狗枣猕猴桃”和“软枣猕猴桃”是被关注最多的种类。这两种猕猴桃的形象,完全不同于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这两种猕猴桃的个头要小得多,并且果皮光滑无毛,所以看起来就像是一颗颗枣子。只不过,因为它们的果皮通常是绿色的,所以更像是没熟的枣。这些猕猴桃都有着特别的口感,然而这些果子成为水果,也是近几年才有的事情。
中国为什么错过了这么多美好的水果?根本原因,还是农耕社会的生活状态并不足以推动水果产业发展。而到今天,世界已经变成地球村,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高度发展。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水果培育和水果市场又将何去何从呢?
下期,我们来探讨种子权利的竞争和新品种的研发以及电商带来的新机遇。
《中国食物:水果史话》馆藏信息
书名:《中国食物:水果史话》
作者:史军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0年4月
页数:194
定价:58.00元
ISBN:978-7-5217-1638-2
索书号:TS971.2/5037
馆藏地点:2020年之后新保存本阅览区;自科借阅区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