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精彩活动

太图之声(第1657期)| 馆员讲书《甲骨文有故事:了解甲骨文不能不学的13堂必修课》3

2024年08月27日 09:50:54


3.jpg


编辑撰稿人·播讲人

梁颖娟

太原市图书馆基建办馆员



活动策划 | 范雨琦

活动统筹 | 卢丽君

活动组织|卢丽君 范雨琦 张瑞峰

文案撰写|卢丽君

资料留存|郝雨欣




思维导图

甲骨文有故事:了解甲骨文不能不学的13堂必修课.png

3堂课:甲骨占卜的秘密

 

甲骨文被发现后,我国的学者们很快就推测出它是占卜的产物,并开始结合氏族社会的习惯和相关文献记载,来研究商代的占卜行为。但是,我国的文献中谈到龟如何杀取、如何制作龟甲等记载,却没有论及骨头为什么会烧裂、如何才能使骨头烧裂的问题。

一般人可能不了解骨头的性质,事实上,它要经过特别的处理,才能被火烧裂。当时只有巫师掌握这项技能,经他们之手,骨头就能用火烧裂,从而增加他们神圣的光环;而且这个秘密还不能被他人发现。因此,如何处理骨头使其用于占卜,就未见于文献的记载,只能用口述的方式传给下一代。

作者曾和他的学术团队做过相关实验,在骨头看不出被人动过手脚的情况下,模拟古代的条件,将其烧出纹路。

首先要了解骨头的性质,骨头为何会被烧出裂纹?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骨头受热后遇冷会收缩产生拉力,如果产生的拉力不均匀,骨头就会裂开成纹,否则只是烧焦、烧化、烧穿,却无法显现出纹路。

事实上,骨头里含有的骨胶原,是一种会导热的物质。如果用火烧并把热量集中于某一点,热量不会停留在那一点,而是借助骨胶原传导开来,不会使某一点上的拉力过大,所以不会产生裂纹,也就没有占卜的效果。因此,占卜前的第一要务是必须使骨头失去所含的骨胶原,但又让人看不出异状。

在太阳光下曝晒,可以使骨胶原蒸发,但这样的话,人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占卜的神圣效果就没有了。所以在古代,必须先在隐蔽的地方把骨胶原去除,巫师的魔力才能顺利显现。意外的是,方法其实很简单,在自己的房中,把骨头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至少半天),骨胶原就会慢慢释出,溶解在水中。这样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去除了骨头上的骨胶原。经过这样处理的骨头,就可以烧出纹路,用这样的骨头,其实人人都可以占卜。

当然,对于古人来说,使用骨头占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是材料十分珍贵。骨头虽然是吃完了肉以后的废物利用,但在商周时期,只有在庆典祭祀时,才屠宰大型的家畜。牛是只有贵族才可以宰杀的,一只牛也只有两块肩胛骨,数量稀少;至于龟甲,还不能肯定有多少是取自当地,但大龟一定是来自沿海地区的贡品,当然也不容易获得。

另外,用于占卜的骨头,需要经过许多修整的手续,包括锯、磋、挖、刻等。以商代使用青铜工具的效率估计,一天大概只能完成一版,而且要经过长时间的浸泡、阴干,所以烧骨头占卜并不是一般人所能轻易施行的。这不但增加了其神秘性、灵验性,更建立了巫师的权威性,甚至可以使用一些技巧,通过控制兆纹裂开的方向,达到控制问卜人(一般是商王)行动的目的,达到以神权控制或支持政治的目的。

早期的占卜是直接用火在骨上烧灼,后来为了使骨上的兆纹容易显现,就先挖个长形的凿或再加上圆形的钻,使甲骨变薄,易于加热显现兆纹。商代武丁时期,有许多甲骨是在长形的凿洞旁边,再挖个半圆形的圆凿(或称钻),使甲骨被烧灼后,表面容易破裂成特定要求的卜字形纹路。但是,这种措施使得火在圆凿的上部烧灼时,横的兆纹容易顺势朝上;在下部烧灼时,兆纹就容易顺势朝下。换句话说,兆纹的角度在烧灼时可能是可以控制的,也就是说巫祝等神职人员可以通过这个关键因素牵制商王的意愿。

 

4堂课:如何理解甲骨卜辞

 

商代的甲骨背面,挖有许多特定形态的洼洞,这就是所谓的“钻与凿”。窄长形的凿是从事占卜所必要的,每一个长凿可以从事一次占卜,占卜的内容称为“刻辞”,多契刻于长凿相对位置的表面上。第一期武丁王时代,多从上面的长凿开始占卜,所以刻辞的段落往往是由上向下阅读的顺序;但是,第二期祖甲王时代,就逐渐变成从最下面的长凿开始占卜,所以刻辞的段落就变成由下往上阅读的顺序,这种独特的习惯一直维持到西周初期的《周易》。

甲骨上因为占卜目的而契刻的文句,最为完整的可以分为四个单位,也就是占卜刻辞的四个段落,分别是前辞、贞辞、占辞和验辞。前辞也称为序辞,是刻辞的第一部分,记述占卜日期和实施占卜的贞人;接着,贞辞的部分是问卜的具体内容;占辞则是甲骨被烧灼之后,王检视兆纹所显示的现象,对照事前与骨头约定的意义而做出顺利或不顺利的判断;最后是验辞,即事后检验结果与预示是否准确、具体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四部分段落都完备的甲骨并不多,多数甲骨的刻辞只有前辞和贞辞,甚至只有贞辞的一部分。作者举了一版四部分内容齐全的卜骨为例,来作具体介绍(图中最中间的一段句子):

 

QQ图片20240827094516.png  QQ图片20240827094546.png

卜骨描本                 卜骨拓本


癸巳卜,㱿贞:旬亡祸?王占曰:乃兹亦㞢祟。若称,甲午王往逐兕,小臣古车马,硪驭王车,子央亦坠。

前辞部分是“癸巳卜,㱿贞”,意为,在癸巳日做卜问,由贞人㱿来说出卜问的内容。每一相关事件的第一次占卜必定标出干支日期,以后相关事件的占卜则可能省略日期。贞人是代替王读出占问词句的官员,有时王也自己问问题。写有贞人名字的前辞,数量相对较少,有些时代出现的甲骨根本不会标出贞人的名字。“贞人”是帮助学者判别不同甲骨刻辞的时代性的一个关键因素。

贞辞部分是“旬亡祸?”就是问,下一旬的十天里不会有灾祸,是吗?贞辞在占卜中是绝对必要的一部分,提出的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事情尚未发生,想预先了解如果做某件事情,会造成怎样的结果或者要如何处理;第二种情况是某件事情发生了,卜问该如何应变。大多数是以第一种方式呈现的。学者在研究中,要清楚了解这两种卜问的方式,否则就会把想要做的事情解读成已经发生的事情,这样就可能出现严重的错误。

占辞部分是:“王占曰:乃兹亦㞢祟。”意思是,王检验烧灼后的兆纹,判断显现的预示后,说:“这个预示是说将有灾难。”

最后是验辞部分:若称,甲午王往逐兕,小臣古车马,硪驭王车,子央亦坠。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如预示所说,甲午日,王去打猎,追逐犀牛,由小臣来套合固定车与马,硪来驾驭王的车架。结果车子出了状况,王的护卫子央也坠下车来。

商代习惯在一旬的最后一天,也就是癸日,由王来卜问下旬有无灾难,如果卜问后的结果为有,王做起事情来肯定就会特别谨慎,以免出错。验辞经常使用“允”字,有“确实”的意思,表示预示完全应验。

我们知道,骨头本身并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预示不准确的情况应该是常见的。但是,研究发现,甲骨中,占卜所显示的判断,很少会看到预示的结果是错误的,这可能是做记录的人有意回避预示不正确的情况,维护占卜的神圣性和权威性。



《甲骨文有故事:了解甲骨文不能不学的13堂必修课》

馆藏信息

 

书名:《甲骨文有故事:了解甲骨文不能不学的13堂必修课》

作者:许进雄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2月

页数:185

定价:88元

ISBN:978-7-122-37613-8

索书号:K877.14/3834

馆藏地点:社科借阅区; 2020年之后新保存本阅览区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IMG_0639.jpg


往期回顾:

                 2024年太图之声

                 2023年太图之声

                 2022年太图之声

                 2021年太图之声  

                 2020年太图之声

                 2019年太图之声

                 2018年太图之声




新闻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