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精彩活动

太图之声(第1256期)▏馆员讲书《植物塑造的人类史》6-疟疾,阻挡人类步伐的疾病

2023年02月13日 09:48:33


6.png


编辑撰稿人

郝雨欣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馆员


播讲人

范雨琦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馆员


QQ图片20230206164140.png



 6-疟疾,阻挡人类步伐的疾病

 

如果你身边有世界地图的话,可以去看一眼。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还有古印度这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有一个共同特征,都分布在北纬30°线的左右。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与此同时,为什么在热带区域没有文明古国的出现,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毫无疑问,如果仅仅考虑文明起源的物质基础的话,热带区域的物产毫无疑问更为丰富。我们今天熟悉的多种粮食作物和水果,都是热带起源的,比如说我们喜欢吃的甘蔗、玉米、辣椒、土豆、菠萝、芒果、番木瓜都是热带起源的作物。

但是为什么在真正的热带区域没有产生强大的古代帝国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在这些区域有人类无法克服的困难,那就是传染病。

到底什么样的传染病阻止了人类的步伐?在热带区域有很多的传染病,其中有一种非常凶猛,那就是曾经让人谈之色变的疟疾。在没有药物对付疟疾之前,这种疾病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杀手。

疟疾是怎么引起的?疟疾其实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疟原虫实际上是一种动物寄生虫,它可以在人体内进行寄生。进入人体之后,疟原虫会在人体的肝细胞里面寄生,然后再进入人体的红细胞。作为寄生虫,它们与人体并非相安无事,疟原虫会大量地破坏红细胞。

当红细胞被大量破坏时,人体就会出现高热等症状反应。在发病时,疟疾患者的体温会超过40℃,引发高热惊厥,浑身像筛糠一样颤抖。所以,这种疾病也被俗称为打摆子。如果这种症状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致死率是非常高的,这就是可怕的疟疾。

疟疾恰恰是在特别温暖、潮湿,蚊虫特别丰富的地方大大地流行,因为蚊子是传播疟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介,叮咬过疟疾患者的蚊子会把疟原虫传递给健康的人。

这样来说就可以很容易理解,在人类文明发展早期,热带区域很难发展出大的文明社会了。但是热带区域的丰富资源对人类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如何有效地对抗疟疾,能更好地获取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就要依赖于植物。

在人类还没有发现金鸡纳霜和奎宁之前,要想逃脱疟疾的魔掌,就得靠自己的身体。在强大的寄生虫面前,人类的身体并不是只会硬碰硬,也会委曲求全。人类跟疟疾的搏斗一直持续了很长的时间,从人类有文明文字记载开始就一直与疟疾进行搏斗,但是一直以来都缺乏有效的对抗手段。

第一种有效的对抗手段,或者说公认的手段就是奎宁。奎宁是什么地方来的?

在最初获取这类化学物质的时候,是在一个没有疟疾流行的地方发现的。这听起来有点奇怪,却是事实。

这还要说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在当地发现了一种特别的植物——金鸡纳树,是对付疟疾的灵丹妙药。但当地人谁也不知道这种植物可以对付疟疾,因为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当地并没有疟疾,是哥伦布以及后来的欧洲殖民者把疟疾带到了美洲大陆。

因为各种阴错阳差,人们发现金鸡纳树的树皮对疟疾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后来人们发现金鸡纳树的树皮里面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叫奎宁。而奎宁对于疟原虫有非常好的杀灭和控制作用。一个灵药的出现极大地扩展了人类在热带区域的活动范围,因为人类不再怕疟疾了。

有意思的是,这种灵药的推广,也极大地影响了人类历史走向。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在历史上有记载,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也得过疟疾,当时正是因为传教士给的奎宁救了康熙皇帝的命。如果当时传教士没有奎宁,或者说人类还没有发现奎宁这种东西的话,也许中国清朝的某段历史就要被改写了。

但是金鸡纳树并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很多疟原虫开始有了对抗奎宁的能力。

很多的疟原虫就展现出了对奎宁的抗药性,因为抗药性这个东西是很容易出现的,为什么这样说?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被细菌感染的时候,会用抗生素对抗细菌。如果一旦没有按照医生嘱咐的时长和剂量服用药物,即便是感觉病症消失这时并非痊愈,有些细菌在抗生素杀灭过程中幸存下来,它就获得了一些很强大的对抗抗生素的能力。更准确地说,我们把那些能够对抗抗生素的细菌都筛选出来了。当这些耐药细菌再次搞事情的时候,我们只能加大抗生素的剂量来对付它们。这样一步一步筛选下来那就是超级细菌了,这就是大家不能滥用药物的原因所在。

人类用奎宁这个过程中也会把拥有耐药性的疟原虫筛选出来。这个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成为一个影响战争走向的大问题,那怎么样解决疟原虫的抗药性问题呢?

不同国家的科学家有不同的想法。比如说美国的科学家研究出来了驱避蚊子的避蚊胺。避蚊胺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可以影响蚊子的嗅觉,不让蚊子来叮人。这样就能大大降低感染疟疾的风险。而避蚊胺,直到今天也是非常重要的驱避蚊虫的化学物质。

于是研究人员开始寻找新的药物。研究者在最初选择的原料是胡椒,提取出的胡椒酮在动物实验中表现良好,就在疟疾的难题看起来已完美解决的时候,让人失望的结果出现了。胡椒酮在临床实验中并没有预期的效果,或者说对人体内的疟原虫是无效的。

稍后,科学家发现了青蒿素,然而这种物质的表现并不稳定,时而有效时而无用。事情的转机发生在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小组(包括钟裕蓉、朗林福等)发现了线索,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之治寒热诸疟方》中有这样的记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这里有个小插曲,虽然这种药物被命名为青蒿素,但是真正的原料却是黄花蒿。这种异物同名的现象在古代东西方都是很常见的,直到卡尔·林奈建立起了生物的命名规则——双名法,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这个命名和分类的大麻烦。同时,林奈建立起了以花朵为分类特征的分类体系,让人类对于植物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而中国古代的植物认知体系中并无此类的理论。

话说回来,得到了真正的青蒿之后,为什么不是用常规煎煮的方式来获得药物,而是用浸泡榨取的方式来获得药液,最大的一个可能就是高温有可能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于是研究人员把提取溶剂从常用的乙醇换成了沸点更低的乙醚。很快实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71年10月4日研究组取得青蒿中性提取物,实现了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而这项发现也让屠呦呦先生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

毫无疑问,科学花朵的绽放是建立在理性思维营养的积累之上。而中国的研究显然已经踏上了这条前进的道路。

当然了,人类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路上,遇到的挑战远不止疟疾这一种疾病,而战胜疾病仍然需要植物来帮忙。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IMG_0639.jpg


往期回顾:

                 2023年太图之声

                 2022年太图之声

                 2021年太图之声  

                 2020年太图之声

                 2019年太图之声

                 2018年太图之声







新闻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