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精彩活动

太图之声(第1259期)▏馆员讲书《植物塑造的人类史》9-人类的未来在植物手中

2023年02月16日 09:28:03



9.png



编辑撰稿人

郝雨欣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馆员


播讲人

范雨琦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馆员


QQ图片20230206164140.png



9-人类的未来在植物手中

 

杂交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实用技术。在孟德尔阐述了遗传学原理之后,人类认识到把作物的优秀基因通过杂交组合在一起,就可以获得更为优秀的后代。道理虽然简单,但很多作物并非那么配合。

水稻是种特别的植物,它们的雌蕊和雄蕊是同时成熟的,一旦开花,所有的雌蕊都会被自家的雄蕊产生的花粉占领。根本轮不到外来的花粉送上去授粉,也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杂交的个体出现。

这个难题同样困扰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在早期育种工作中,更多的是通过收集稻田中的优秀个体来实现的,把稻穗特别壮硕的水稻籽粒收集起来,播种到田里。但是结果却让人失望,种出的水稻全然不像它们的母亲那样健壮,不仅稻秆高高矮矮差异明显,连稻穗也是大大小小各不相同。因为不知道天然产生的杂交水稻的父母究竟是谁,更无从预测这些杂交个体的后代是否真的优秀。即便如此,要找到天然杂交的个体,也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那么,怎样才能高效地制造出杂交水稻的种子呢?可能有朋友会说,直接把一些水稻花的雄蕊去掉,用其他花朵给它们授粉不就好了。如果你看过水稻开花,就会发现这个做法是不可行的,每个稻穗上都有上百个小花,每个小花有6个雄蕊,要把它们挑拣干净,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水稻育种就进入死胡同了吗?

就在大家埋头寻找剔除水稻雄蕊的方法的时候,袁隆平先生想到了另一条路——去寻找那些雄蕊本来就不发育的水稻个体。功夫不负有心人,袁隆平先生在稻田中找到了6株,天然的雄蕊不发育的水稻植株,在接受了正常水稻花粉之后,这些雄性不育的水稻结出了稻穗,并且它们的后代里面也有雄蕊不发育的个体。1966年,这个发现被发表在中国顶尖杂志《科学通报》上,但是当时这个发现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可是意外发生了,由于社会运动的影响,1968年,袁隆平先生的实验受到了阻扰,连实验的种苗也被尽数破坏,就这样,初露曙光的杂交水稻陷入了黑暗。

但是,袁隆平先生并没有就此放弃,他在一口废井中找到了5株秧苗,实验就此继续。可是,杂交的结果并不是很理想。这些杂交后代,并没有如大家想象的那样长得更高更壮。于是,社会上出现了“杂交无用论”。袁隆平先生的工作再次陷入了泥沼之中。

原因究竟何在,为什么杂交后的水稻没有优势呢?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栽培的雄性不育水稻同其他水稻的关系太亲近了。就像人类近亲结婚,有很大的可能会生下有缺陷的后代一样,这些关系亲近的水稻一样不会有太好的结果。

不过,故事并没有这样结束。在海南发现的一颗雄性不育的野生稻,拯救了杂交水稻事业。在引入这颗名叫“野败”的水稻个体之后,整个杂交水稻的道路被打通了。1976年,全国推广杂交水稻208万亩,增产幅度普遍在20%以上。中国的粮食产量达到了划时代的高度。1977年,袁隆平将之前的实践经验总结整理,发表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两篇重要论文。中国的杂交水稻成为世界农业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牌。

到今天,杂交育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稻育种工作中。不过,自然界存在的优秀基因毕竟是有限的,而育种筛选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况且在天然植物中并不存在抗除草剂和高效抗虫害的基因。要想极大增加产量,还需要进行有目的的基因编辑。这件看起来只有在人类社会会发生的事,其实在100万年前,大自然就已经在红薯身上操作过了。

15世纪末,哥伦布带着一帮打算去亚洲找胡椒的兄弟误打误撞来到美洲。他们惊异地发现,这里的人居然不种小麦和大麦,他们的很多食物居然是从土里刨出来的,那些带着泥巴的茎块和茎根居然就是当地人的主要食物。对于吃这些东西,欧洲殖民者是抵触的,因为小麦和大麦都是向着天空生长的,但是红薯则深深地埋藏在土壤之中,而那里是魔鬼撒旦的领域,怎么能够和魔鬼同流合污呢?不过,很快,欧洲殖民者的高贵信念就屈服给了肚子,人饿了总要吃饭,而红薯毫无疑问可以填饱更多饥饿的肚子。那是因为红薯提供的能量实在是太强大了,一公顷的红薯每天能提供7000万卡的热量,而小麦的产能只有4000万卡,产能只有红薯的一半,毫无疑问,同样的土地种红薯,能够养活很多人。

再加上红薯能提供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好食物。如今的红薯更是朝着高甜度、好口感的方向发展了,这么好的食物如今却备受质疑,因为很多朋友都觉得红薯这么软糯甘甜,红薯这么能养活人,特别是还有紫薯这个异类,这都因为红薯是转基因作物。

还真说对了,这红薯就是转基因作物,而且在100万年前就已经操作完成了。对,这事并不是我们人类干的,是大自然的安排。其实,最初红薯的祖先的根并不粗壮,更像我们今天看到的沙参和桔梗。然而,就在100万年前,有一个红薯生病了。它的身体被一种叫根癌农杆菌的细菌入侵了,不甘心的红薯并没屈服,它顽强地挺过了疾病。就好像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获得了火眼金睛一样。红薯在这场大病中获得了发福的基因。

根癌农杆菌是遗传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工具,在这种细菌体内有一种叫质粒的特殊DNA。质粒更像是基因搬运工,它们能把一些基因“扛”在自己身上,送到被感染的生物基因之上。而在100万年前,质粒就把赤霉素基因强塞给了红薯,正是这个基因的加入,让细瘦的红薯拥有了发福体质,被培育成了人类不可或缺的食物。

其实,人类也有被转基因的可能。如果不幸患上艾滋病,那就要经历转基因的过程。因为艾滋病病毒并不是完整的生命体,它们自己不能完成后代生产,必须借助人类的细胞来干这个事儿。更好玩的是,要完成生产后代这件大事,就必须把自己的基因先整到人类细胞的DNA之中去,然后等生产出足够多的病毒复制品的时候,就会把人体细胞搞破裂,然后再去感染其他细胞。然而,有些人体细胞会幸存下来,也就拥有了病毒的DNA。这也是艾滋病病毒可以在人体中潜伏很多年的原因。

人类之所以对艾滋病病毒没办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病毒太不靠谱了,经常复制出错。因为复制出错就变了长相,我们的免疫系统刚刚记住强盗的样子,结果人家就易容了。这就是至今艾滋病疫苗无法成功的关键原因。

人类以为自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掌控了对抗自然的法则。其实不过是自然界的小学生而已。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IMG_0639.jpg


往期回顾:

                 2023年太图之声

                 2022年太图之声

                 2021年太图之声  

                 2020年太图之声

                 2019年太图之声

                 2018年太图之声




新闻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