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精彩活动

太图之声(第1508期)| 《向光而行:老俞对谈录》18-对话尹烨:不要在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没活过(四)

2024年01月31日 15:23:22


18.jpg


编辑撰稿人

张茹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播讲人

张茹

范雨琦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馆员


思维导图

《向光而行:老俞对谈录》.png

对话尹烨:不要在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没活过(四)

 

5.“星空和内心同样重要”

 

俞敏洪:你说“人类进步的本质是下一代不怎么听上一代的话,每一代都在颠覆上一代,这是基因的传承,也是人类创新的本质”,这也可以用在中国现代教育上。中国教育讲究听话、顺从,老师也希望教室里的学生听话、顺从,你觉得原则上人类基因本身就希望能对上一代进行优化和迭代,对吧?对于孩子们的不听话或者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创新的想法,家长和老师是不是应该有更包容的态度呢?

尹烨:我们今天呼唤科技创新,然而科学的创新就是要否定之前的科学,科学不只会和愚昧斗争,科学也会和科学斗争,一个新的科学理论一定是对过去科学的总结、归纳甚至是颠覆。听话的孩子做不了科学创新。我们不能一边提倡创新,一边在教育上否定大家不一样的思想。

很多不听话的观点最终使科技前进了一大步。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不断持续地不怎么听上一代的话,慢慢进步的。

俞敏洪:科学家要有创新、要有不听话的基因,但中国的科学研究资源或者研究资金常常掌握在领导手里,中国科学家的独立精神、独立环境是不充分的。如果他们完全独立了,可能就不能调动那么多资源。对于中国的科学研究来说,应该怎样创造一个更好的研究环境呢?

尹烨:我觉得自古以来,中国的创新能力是很强的,但创新不等于科技创新,创新可以是低技术创新,可以是组合创新。四大发明是技术创新,八大菜系是组合创新,但中国的创新绝大部分停留在商业模式上,现在才慢慢开始有技术上的创新。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段特别辉煌的时期,就是唐宋。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巅峰。但遗憾的是,自文艺复兴尤其是科学革命以来,维萨里、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的年代之后,中国的科技贡献就越来越少了。中国在这方面一直领先到宋朝,为什么后来越来越不行?这当中的原因我有两个看法:第一,中国过去比较崇拜或者说独尊儒术,会把大量的精力 放到从古书典籍中寻找答案,不会创造自己新的流派;第二,因为隋朝的科举制度,人们都在想办法当官,以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对自然科学越来越没有兴趣。今天,我们大部分人衣食无忧,有机会、有能力鼓励更多人做一些科技创新。

我很幸运,这要感谢华大基因的几位创始人,他们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我很高兴看到最近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三个重要信号,如果这些信号能落到实处,中国的创新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第一,破“四唯”。原来的“四唯”,唯职称、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现在不看这四个,否则大家就会像从前专攻八股文一样只想着往上努力,当了副教授要当正教授,念完硕士念博士,然后报奖。我有个朋友在北京某著名医院,最近突然告诉我因为他看病看得最多,评上了高级职称。这就是因为破“四唯”后,不像以前那样看论文、看资质了,我认为这很好。

第二,要大量鼓励和起用年轻人,给年轻人更多机会。华大内部就会“尊幼爱老”,真正最宝贵的科研产出是我们25~40岁的人产出的,而不是成名成家以后的人产出的。是因为有了之前的产出,才使得我们成名成家,所以要尊幼爱老,尊重年轻人的想法。

第三,去年颁布了《科学技术进步法》,里面有条特别写到科普,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要两翼齐飞。做科普也很重要,要让更多孩子在幼年时期就对科学产生向往,种子种多了,就一定能长出庄稼。这三点是我看到的希望。

俞敏洪:你当时写 《你一定想不到:趣解生命密码系列》,是不是就抱着普及生命科学知识的使命感写的?

尹烨:是的,这个科普课是从幼儿园开始讲的。我专门给华大幼儿园开发过一套孩子的生命科学课,就是因为在写《生命密码》的时候,有七八岁的孩子也很想看,但看不懂,就问能不能出一个科普版,我就和其他几个编辑朋友一起出了这套书。

俞敏洪:这套书很棒,一是语言上的棒;二是里面配了很多漫画、图片,让孩子们看起来没有枯燥感。中国的教育一开始都是往宇宙走,让孩子看星星、看月亮,但是像这种往内看,把生命分解到很细致的教育是缺乏的,一般要到初中、高中,学了生物学才会了解一点点。但对孩子来说,了解生命本身跟了解宇宙是同样重要的。

尹烨:没错,我一直引用康德的“星空和内心 同样重要”。1543年是科学革命的元年,一是有哥白尼的 《天球运行论》问世,即“日心说”的复兴,这是向外看太空的;二是有维萨里的《人体构造论》,这是向内看人体的。这两件事情都做到了,科学革命才开始了。既要关心星空,人类是不是能成为多行星的物种,也要关心人类的内心,人类能不能把人性的恶牢牢地用人性的爱给控制住。我想这不仅仅是孩子,可能是每个成人都要进行的终身必修课。

俞敏洪:这正是哲学家的伟大之处,康德在200年前说出这样的话,同时关注星空和内心世界。但人类今天连星空都没有认真关注到,更不用说关注内心,大家更多在关注物质世界的不断满足,而这反而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空虚。

尹烨:这就是多巴胺的刺激。奢侈品为什么越卖越贵?就是因为只有卖得跟别人不一样,才能显示出不一样,越卖越贵,最后就内卷。永远不要和别人比,那是内卷,我们应该自卷,自己跟自己比。

 

6.生命的意义与自由意识

 

俞敏洪:是的,这涉及另一个大问题。当人类过多关注物质世界,并且更多关注物欲或者内在欲望——贪、嗔、痴——的时候,内心是一直在被掏空的。但有些人没有关注到,一个人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终极问题,就是不管生命科学怎么发展,至少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永生仍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我们必然要面临生老病死。当我们面对这些,就会不自觉地思考,我这一辈子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有没有意义?我到底有没有内心的满足?当人类面临生老病死,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与自己和解、与这个世界和解,并且让自己过得更充实、更值得?

尹烨:《死亡诗社》里有一句台词让我很震撼,“我不要在我死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没活过”。最近马斯克也说了一段很深刻的话,“宇宙最终会归于死寂,会消耗完所有的能量,然后自己就停止了”。

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的。生命科学有一个基本观点——死亡是一种程序。如果没有死亡,每个出生都是悲剧,因为有了死亡,才使得人类在生死之间、七情六欲之间体会到生的意义。对我来说,生命的长度固然重要,但我更在意生命的广度、丰度、深度、温度。换言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我们到今天应该给世界留下什么?我们只能留下一点点东西,也许过了500年,还有人提俞敏洪一个字,提尹烨半个字,只要这个地球上还有人记住你,那你就没有真正地逝去。

真正的死亡不是离开世界,而是再也没有人记住你。反过来想,孔子、苏轼、李白这些人死了吗?没有,他们活着的时候,哪有今天的江湖地位。他们是用自己的文脉永生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有义务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些正能量,要相信如果这个宇宙是真实的,我们今天讲的每一段话,都已经用信息的方式永久驻留在此刻的时空之内了。

虽然宇宙会归于虚无,会走向死寂,但依然不耽误我此生为人的目的,因为人生唯一的目的就是旅途中的风景,你体验过的一切就是你的一生。

 

俞敏洪: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只能聊到这里了,希望我们互相守望、互相支持,尽管人生不容易,但我觉得只要有朋友在,我们的人生就是一场盛宴,谢谢大家!

尹烨:谢谢俞老师,谢谢大家!




245568a94a30b211b4418612d17df12.jpg

《向光而行:老俞对谈录》馆藏信息

 

书名:《向光而行:老俞对谈录》

作者:俞敏洪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页数:432

价格:68.00元

ISBN:978-7-5596-6799-1

索书号:K820.76/8083

馆藏地点:社科借阅区; 2020年之后新保存本阅览区

 

《心灵激荡:老俞对谈录》馆藏信息

 

书名:《心灵激荡:老俞对谈录》

作者:俞敏洪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页数:448

价格:68.00元

ISBN:978-7-5596-6800-4

索书号:K820.76/8083

馆藏地点:社科借阅区; 网借书库(成人);2020年之后新保存本阅览区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IMG_0639.jpg


往期回顾:

                 2024年太图之声

                 2023年太图之声

                 2022年太图之声

                 2021年太图之声  

                 2020年太图之声

                 2019年太图之声

                 2018年太图之声








新闻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