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精彩活动

太图之声(第1518期)| 《中国食物:蔬菜史话》6-明清:中国蔬菜的基础形成

2024年02月14日 10:10:43


6.jpg


编辑撰稿人·播讲人

梁颖娟

太原市图书馆信息部馆员


文稿审核:王晓婷

录音剪辑:卢丽君

配图设计:郝雨欣

思维导图制作:张茹



思维导图


《中国食物:蔬菜史话》.png

明清:中国蔬菜的基础形成

 

明清两代,极端天气频发。比如,黄河屡次泛滥决口甚至改道,给流域内的民生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也造成区域内的粮食减产甚至绝收。如何度过饥荒时期,就成了摆在灾民和统治者面前的难题。朱橚(13611425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编著有一部《救荒本草》,专门介绍可以替代粮食的野菜,核心就是教人们在荒年如何依靠野生植物填饱肚子。

《救荒本草》共记录植物414种,其中草类245种、木类80种、米谷类20种、果类23种、菜类46种,其中的救荒植物种类远远超过以往的本草类著作。书中还记录了不同野菜相应的处理方法。根据野菜的毒性大小,处理方法主要分为直接食用、水提法(用水蒸煮浸泡)、制粉食用、腌制食用和干制食用等。

总的来说,《救荒本草》是一本解决灾荒时期实际问题的实用手册,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古代本草学研究的发展。

榆树就是《救荒本草》中记载的代表性木本救荒野菜。

吃榆钱,一定要趁嫩、趁新鲜。嫩绿的榆钱太嫩,只有“一包水”;深绿的榆钱太老,已经有苦涩味;粉绿色的榆钱才最适口。不过,榆钱的糖分并不高,85%都是水分,碳水化合物只占8.5%,再加上1%的脂肪和3.8%的蛋白质,这使得榆钱远远称不上是可靠的粮食,而只能“哄饱肚皮”。

除了榆树,还有一些春季开花的植物也可以成为青黄不接时期重要的粮食补充,比如洋槐花。

“洋槐”的名字,说明它是漂洋过海而来的,它的中文正名叫刺槐。刺槐浑身是宝,利用率相当高,不论是花朵、叶子还是枝干,都能为人类所用。刺槐木材的热值很高,用来做燃料是非常合适的。刺槐的花朵拥有特殊的柔和香气,而且花蜜多,是重要的蜜源植物。槐花蜜,就是从这儿来的。刺槐花可以拌饭吃:把新鲜的刺槐花摘下来,用流水冲净浮土,再用白面一拌,上笼大火蒸15分钟,好吃的槐花饭就出锅了。

还有一种蔬菜是以前重要的救荒植物,那就是苋菜。

苋科苋属的多种植物都可以作为野菜食用,常见的除了红苋菜以外,还有反枝苋、绿穗苋、皱果苋、凹头苋等,它们的长相大同小异。但要注意一点:苋菜都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如果大量食用,可能会导致中毒,甚至可能致癌。所以,在食用之前最好先汆烫,尽可能多地去除硝酸盐,这样就比较安全了。顺便说一下,马齿苋虽然名字中带个“苋”字,但它跟市场上的苋菜并无“亲属关系”,它自成一科——马齿苋科。大家可别搞混了。

明清时期,除了救荒植物,还有一些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作物。

以川菜为例,如果没有辣椒,川菜标志性的“麻辣”就少了风味;如果没有足够的菜籽油,红油抄手、担担面、水煮肉片等一众菜肴都会缺少滋味;如果没有蚕豆,那就没有豆瓣酱,各种“麻婆”滋味又该如何呈现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辣椒、蚕豆和油菜(油料作物)。

辣椒原产于美洲大陆,公元前4000年,美洲居民已经开始种植辣椒了。在中文古籍中,清康熙十年(1671年),浙江的《山阴县志》最早记录了“辣椒”这个名称,说明在有限的通商过程中,辣椒被带入了中国。全世界辣椒属植物有20多种,一年生辣椒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辣椒。它的果实千变万化,牛角状的青椒、指头状的尖椒、铃铛模样的柿子椒、五彩缤纷的彩椒、四川的七星椒等都是一年生辣椒家族的成员。辣椒能祛湿驱寒,刺激食欲,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适量的辣椒素可以促进血液流动、胃部蠕动以及黏液的分泌。辣椒对栽培环境的适应性也很强,不管是西南的山地,还是江浙的平原,从广东到新疆都可以栽种。

辣椒对人体有诸多好处,种起来还很方便,被端上中国人的餐桌自然就毫无障碍了。辣椒与花椒(能祛避蛔虫)组合而成的麻辣风味,自然也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

蚕豆的老家在欧洲地中海沿岸、亚洲西南部和非洲北部。相传蚕豆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带回的物品之一,但没有正式的记载。不论怎样,到公元16世纪时,蚕豆已经成为在中国广泛种植的豆类作物了。

蚕豆中不仅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还有多种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中国,蚕豆的吃法多种多样,除了清炒和五香之外,它还是豆瓣酱的主要原料。豆瓣酱的发酵制作工艺将藏在蚕豆中的鲜味彻底引爆(蛋白质分解变成了氨基酸),并成为川菜当中异常重要的调味料。

要想成就美味,食用油必不可少。那么,以前的人们从哪里获得食用油呢?

中国人最早食用的植物油是芝麻油。这种胡麻科胡麻属的植物,是人类最早栽培的油料植物——没有之一。东汉时期,芝麻被带入中原种植。除了芝麻油,中国古代食用最多的当属豆油。大豆原产于中国,是最早被驯化的农作物之一,也是五谷之一。不过,由于芝麻和大豆的生长时间与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时间是重叠的,也就是说,这些油料作物是要与粮食作物争夺土地的。在粮食亩产只有不到100千克的古代,这种争夺将会危及粮食安全。因此,在漫长的农耕历史中,两者作为油料作物并没有大的发展。

清代乾隆时期,从美洲引入的花生的种植范围从闽粤地区扩展到了长江流域,进而覆盖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分省区。花生种子中脂肪占50%55%,蛋白质占30%,榨出的油品质也不错,油酸和亚油酸这些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可以占到总脂肪酸含量的80%。但是,花生油没有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油料作物,关键原因是最初引入中国的花生品种不够好,产量低、生育期长。

另一种油料作物向日葵同样原产于美洲。明代中期,向日葵传入中国,并逐渐成为我国北方一种重要的油料植物。1949年之前,中国栽培的向日葵以直接食用型为主,这类向日葵的特点是果仁大、含油量低(只有25%30%),我们平常吃的有黑白条纹的葵花籽,就来自这种向日葵。在明清时期缺乏压榨设备的情况下,此类籽粒含油量低的向日葵终究只能是边缘油料作物。

“缺少食用油”的窘境直到明清时期才得到极大改善。在清代,真正让植物油成为重要烹饪原料的植物是油菜。我们平常所说的油菜不是单指一种植物,而是指十字花科芸薹属中一类可以产生油料的植物,包括北方小油菜、南方小油菜、油芥菜和甘蓝型油菜。

油菜的广泛种植给中国人带来的远不止口味上的改变,它对耕种习惯和农业文化的影响也极其深远。首先,甘蓝型油菜可以在大田中越冬,收割完稻谷的田中种上油菜,来年栽培水稻之前收获油菜。这种连作模式极大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同时,为了解决油菜收割时间与水稻播种时间重叠的问题,中国人还创造出育秧插秧技术,这样就让整个春季的收割和播种之间有了一定的缓冲时间,极大地推动了作物产量的提升。

油菜的发展还“延长”了中国人的时间。在油菜大规模种植之前,中国人缺乏有效的照明能源。油菜的广泛种植,使菜籽油成为油灯的主要燃料,极大改善了古代中国夜晚的照明状况。

可以说,明清时期,是世界的大变革时期,也是蔬菜的大融合时期。





《向光而行:老俞对谈录》馆藏信息

 

书名:《向光而行:老俞对谈录》

作者:俞敏洪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页数:432

价格:68.00元

ISBN:978-7-5596-6799-1

索书号:K820.76/8083

馆藏地点:社科借阅区; 2020年之后新保存本阅览区

 

《心灵激荡:老俞对谈录》馆藏信息

 

书名:《心灵激荡:老俞对谈录》

作者:俞敏洪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页数:448

价格:68.00元

ISBN:978-7-5596-6800-4

索书号:K820.76/8083

馆藏地点:社科借阅区; 网借书库(成人);2020年之后新保存本阅览区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IMG_0639.jpg


往期回顾:

                 2024年太图之声

                 2023年太图之声

                 2022年太图之声

                 2021年太图之声  

                 2020年太图之声

                 2019年太图之声

                 2018年太图之声






新闻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