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图之声(第1581期)| 馆员讲书《东京八平米》4-泡在市井东京
2024年05月13日 15:00:47编辑撰稿人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郭金玲
播讲人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范雨琦
文稿审核|毛晓敏
录音剪辑|范雨琦
思维导图|张茹
配图设计|郝雨欣
思维导读图
泡在市井东京
日本人对泡澡的热爱可谓闻名遐迩,连日本的猴子都会泡澡。雪景中泡温泉的网红猴子们安逸又滑稽可爱的表情,也多少加深了外国朋友们对“日本=泡澡”的印象。我也喜欢泡澡,其实泡澡对日本普通民众来说并不是喜不喜欢的问题,而是一种从小养成的习惯:小时候我喜欢先把身体洗干净,洗完在浴缸里泡个澡从一数到一百。妹妹当时年纪太小,数数时数不过七八,还记得她屈指数数的样子。从浴室出来,穿好睡衣,母亲会让我们喝杯水或牛奶,哄我们刷牙然后睡觉。
自从一个人租房开始,有很长一段时间,泡澡的习惯从我生活中几乎消失了。大学毕业后将近二十年都在世界各处游荡,现在想来大部分时候只是淋浴,回到日本也不太习惯用自家浴缸泡澡。原因很简单:清理浴缸太麻烦。深夜或早晨拿着刷子把浴缸刷干净,若为了亲爱的家人们还愿意忍受,但只为了自己,就不想这么麻烦了。
目前我所居住的小房间不带洗澡间,每次都得去外面的钱汤洗澡,听起来有些不便,但考虑到水电费和清理浴缸的辛苦,我认为五百日元(约合人民币二十五元)洗一次也是值得的。据二〇一九年东京都生活文化局的调查,首都的钱汤数量为五百二十家,全年使用人数约有2340万人次,一家钱汤的平均使用人数有144人次/天。这些数字看似不少,但钱汤在日本社会是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整个东京的钱汤比前一年减少了二十二家,相比十五年前减少了一半。
我目前所居住的中野区有二十家钱汤,离我最近的五家钱汤都在步行范围内,最近的两家走五分钟就到了,另外三家七八分钟也可到达。刚搬进来的那段时间,出门找钱汤的感觉很新鲜,它们都隐藏于宁静的独栋楼之间,从大门、鞋柜到前台设计都留有悠然自得的昭和风格,这种设计估计现代顶尖建筑师也做不出来。就如建筑师安藤忠雄所说,建筑是“那个地点与那个时代的独特产物”,当我踏进这些钱汤老铺时,自然就能感觉到那个时代的集体氛围,甚至是面对社会和未来的基本信任感——大家共用大澡堂,哪怕对陌生人,心理距离也没那么远。我去钱汤时不带手机,一是因为那里不允许用手机(以免发生偷拍等让人不愉快的行为),二是洗澡这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让自己远离数码世界也不错。
说到信任,我认为钱汤的番台(bandai)最能表现人与人的信任感。公共浴场的男女入口是分开的,女的叫“女汤”,男的则是“男汤”。比较新的钱汤,大厅里设有前台,位于男女入口中间,客人在前台付费后分开进浴室。传统老铺又不太一样,男女入口从钱汤大门外就区分开,脱鞋之后直接进更衣室,中间有一扇墙将屋子一分为二,靠着门中央的老板或老板娘坐在离地约半米高、用木板围起来的座位上,这个专座叫作番台,在这里男女双方的更衣室都看得很清楚,客人从进门打招呼、付款、脱衣到洗完之后擦干身体吹头发,就在老板眼前走来走去,聊天的机会自然多。
我常去的两三家钱汤老铺还留有这种传统番台,人们面对番台的心态也挺有意思,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不会在脱光衣服的情况下和别人聊天,但因为这里是钱汤,就不在乎了。
从进入钱汤到开始随意聊天,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是几家钱汤轮流使用,有一家去了大概两个月之后,老板娘才认得出我,就会主动打招呼,比如“你一般这个时段来得多吗”或“今天天气真热呀”之类。这个时候我就笑笑,简单回一两句。随后几次的聊天内容也不会有太多变化,然后再花几个月让对话内容和方向产生一点点变化和深度,如:
老板娘:你大概这个时段来得多吧。
我:是的,吃完饭来洗个澡,回家钻进被窝里,睡得好舒服。
老板娘:说的也是(笑)。白天上班吗?
我:不,在家里工作呢。
老板娘:那也挺好,疫情还没结束,不用上班挺好。
我:是的。
认识这位老板娘已经有两三年了,我们的聊天范围不超过上述内容,老板娘知道我住在这家钱汤附近,在家里工作,偶尔去打工。但她不知道我工作的具体内容、打什么工,也不知道我住在哪里、叫什么名字。我对她的了解也差不多,知道她有一个儿子(偶尔在番台上),也知道她爱干净,因为她经常从番台下来帮我们擦地板。但我还是不知道她的名字,她不在番台上时做什么,也不太清楚。有时候我会想,这也是我和社会的一丝关系,它对我的工作起不了多大作用,但有助于我精神上的健康。
泡澡让人保持精神健康,这并不单单是我的主观想法,据东京都市大学人间科学部早坂信哉教授的调查,每周至少去一次钱汤泡澡的人有七成以上感到自己“非常幸福”,比从不去钱汤的人高了二十多个百分点(抽样人数为558人)。早坂教授解释,钱汤的浴池比家里的浴室宽绰许多,但这并不是唯一让人放松的原因,钱汤里若即若离的人际关系也非常重要。这里的人际关系和职场不一样,它和你的得失无关,而是能让你从另一个角度看社会。
和世界各地的任何公共场所一样,日本的钱汤也有一些“客人须知”,比如进浴池前务必把头发及身体洗净,淋浴时避免喷溅到他人等,这些在澡堂门口写得很清楚,还加了英文、中文等翻译。但除了这些明文规定之外,我们还有很多礼仪要从老年人和其他客人身上学习。我到这个年纪也还在学习中,“打招呼”是其中之一。就像北京也有“碰头好儿”,进更衣室先说声“晚上好”,或进浴池时说句“打搅了”,离开澡堂时说句“晚安”等。很可能没人回复你,让别人知道你打招呼了就行,这样当你想跟别人搭话的时候更加容易。所谓的礼仪不只是为了别人方便,也对自己有好处。
我开始并不懂这个道理,觉得反正都是陌生人,除了在番台付钱时说几句,整个洗澡过程不开口,也觉得不碍事。我刚搬到八平米房间的一个晚上,在钱汤更衣室遇见一位和我年龄相仿的美女,不过她的打扮有点夸张,颜色搭配很鲜艳,我当场猜她是黑社会成员的女友。她跟我说一声“晚上好”,我听出了她的大阪口音,瞬间和服装风格联系起来,大阪人确实会喜欢稍微抢眼的打扮。我连忙回句“晚上好”,她没再接话,穿好衣服,把头发整一整,拿好东西出去时又说一句“那晚安哦”,举止潇洒。我没来得及回应,但她在我心里的印象提升了不少。
后来几次在钱汤里遇到过这位大阪口音的女士,她碰到别人会适当地打招呼,可能东京人不习惯和陌生人打交道,但她不在乎,潇洒的风格始终没变,该打招呼的时候先张嘴,干干净净地离开。说来也奇怪,若没有这简单的一两句,我对她的印象也就停留在“穿得有点可怕的美女”,而她并不给人压力的淡淡寒暄,莫名其妙地让人在心里产生一种亲切感。
在钱汤与人沟通考验你真正的交际能力,因为在这里人没穿衣服,妆也卸了,当然也没有证明你社会地位的名片,你得靠自己的肢体和声音来和陌生人交流。曾经我想象过几十年后的自己,成为在高温的浴池里不让年轻人冲冷水的老太太,但这种想象恐怕也有些太乐观,因为钱汤的数量正在锐减。为了保障“居住于不带洗澡间的住民”的卫生条件,地方政府每年为钱汤提供补助金,也会减免自来水费用,但由于修补钱汤设备很花钱,加上燃料费的上涨,钱汤的数量在全国范围内逐年减少。当我老的时候,不知身边还能留有几座钱汤这个世俗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