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精彩活动

太图之声(第1649期)| 馆员讲书《不朽的落魄:十三个科举落榜者和他们的时代》4-触不可及——吴承恩(上)

2024年08月15日 09:42:49


4.png


编辑撰稿人

张若丹

太原市图书馆借阅部馆员

播讲人

张茹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文稿审核|郝雨欣

录音剪辑|郝雨欣

思维导图|郝雨欣

配图设计|张茹



 

思维导图

《不朽的落魄:十三个科举落榜者和他们的时代》.png


触不可及——吴承恩(上)


吴承恩出生于淮安府西北隅一个古镇,古镇濒临京杭大运河,顺带有了一个依傍运河的名字:河下。尽管这只是一个小镇,却有着不凡的地理位置。大明永乐年间,统管全国漕运事务的机构——漕运总督府设于淮安城,淮安成为交通枢纽和贸易重镇。河下临水靠城,自然成了淮安崛起的受惠者。到弘治年间,河下又赢得了另一项政策性机遇,淮北盐运分司下属主要业务机构批验所迁至河下,这样一来,带动了一大批盐商进入河下。商业人群集聚,必然带动城镇繁荣。河下的一小部分人先富了起来。

富庶的生活一定会带来观念的改变,河下一地经商人家渐渐增多,读书的子弟也随之增多。在明代,衡量家族真正兴盛的标准,并非这户人家出了多少商贾,而是这户人家出了多少读书人。

到了吴承恩出生的时期,河下靠读书仕进的大户人家已越来越多,即便小户人家,也都有了一个固不可彻的“考学”的执念。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朝,河下出过六十七名进士(其中不乏状元、榜眼、探花),一百二十三名举人。

就在吴承恩十五岁那年的春天,河下新鲜出炉了一位甲戌科探花。锣鼓喧天,鞭炮脆响,戴着大红花的高头大马载着小吏将捷报送至探花郎父亲的手中,威风又喜庆,看热闹的人群中各样的声音都在传递着一份与有荣焉的喜悦。

那天晚饭时,吴承恩的父亲吴锐特意开了瓶珍藏的黄酒,先给自己斟上一杯,又郑重其事地给儿子倒了半杯。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举动。

吴锐自己先抿了一口酒,随后问吴承恩:“今天的热闹你去看了吧?儿子呀,这热闹可不是白看的,爹爹期待着再过几年,我们吴家也出现送捷报的快马,到那时候你爹一辈子就没白活喽。”

“来,为河下的探花干杯。”吴承恩第一次端起酒杯,他的小手紧紧捏着杯子,脸上满是紧张与羞涩,笨拙地与父亲的酒杯碰了一下。

父亲仰起头,一口喝干了杯中酒,仿佛完成了一个重要的仪式。他如释重负地往嘴里送了几筷下酒菜,一边吃一边说:“儿子呀,今晚这酒老爹可不是白给你倒的。几年后,看你了!”

往后,吴承恩一直未能忘记父亲第一次和自己干杯的情形,还有父亲说出那一句“看你了”时的表情。

 

中国有一个词叫“子承父业”,吴承恩虽然没有继承父亲的彩纱铺行当,但确实继承了父亲的梦想。父亲的梦想不是做成大生意,而是靠读书改换门庭,靠科举走向那个世人皆羡慕的彼岸,父亲的梦想也是吴氏家族数代人的梦想。

自吴家高祖开始,吴家就已经紧紧跟上了河下的读书风气,让子孙后代读书是吴家每一代当家人义无反顾的决定。然而,一代又一代,吴家的后人们并没能在举业上开拓出一番大气象,充其量也不过担任过一些小官职而已。

到了吴承恩的父亲吴锐这一代,更是体会到了命运的磨难。由于吴锐的父亲生病早逝,家庭境况不允许他进私塾读书,更不可能请先生上门坐馆,甚至连收费极低的社学(一种地方学校),也最终难以为继了。

吴锐就这样在人生正待开始的时候放弃了孩提时的读书入仕的梦想,随后进入一家经营彩缕文彀的彩纱铺,做了一个小学徒。彩纱铺的东家看这小伙子文质彬彬,很有一些读书人的样子,就将唯一的女儿许配给了他,后来小伙子顺利继承了岳父大人的铺子。

这位新上任的小老板是河下一带公认的“痴人”,他成天穿着青色长衫,头上戴着方巾,全不像别的商人,他似乎是在刻意维持着读书人的身份。

他确乎是一个读书人。他成天寂寂地坐在自己的店里,手里总有一卷书。不论寒来暑往,他都埋头于书籍,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他长久地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做生意倒像是临时客串。

没有人知道,他在等,他将所有的希冀都郑重地放在了儿子的身上。早在儿子还未降生前,他就已经给孩子取好了名字——承恩,他期待儿子有一天承接到浩荡的皇恩,他相信这个儿子能实现自己未尽的理想。

 

十几岁的时候,吴承恩早早参加了府学考试,督学使者见到吴承恩的文章后,下过一句评语:“一第如拾芥耳。”意思是,这孩子将来考个功名就像俯首拾起一根稻草那么简单。这句话就像一杯烈酒令人上头,少年吴承恩备受鼓舞。

二十岁,吴承恩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秀才。

大约在嘉靖四年(1525)前后,吴承恩与河下大户叶家的小姐成了婚,剩下的事就是立业了。正值大比之年,吴承恩迎来了人生中一场重要考试。父亲将他送到码头,这是他第一次乘船南下。

以后,他还将无数次走这条水路,沿着京杭大运河去往应天府,去往京师。摇摇晃晃的小船,承载的不仅是一段旅程,还是一种人生的可能,这条长河多少有点命运的意味,它寄托着远行的希望,又带来失败的惆怅。

这一场远行并不寂寞,河下一地同去的学子可不少。除却极少数幸运儿,科举之路当然没有那么顺利。他落榜了,但他没有太大的压力,毕竟同去的小年轻大部分都落榜了。从秀才到举人,谈何容易。应天府给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秦淮河的灯火,还是夫子庙的建筑,都让他看到了世界另外的面貌。

就这样,吴承恩回到河下,继续埋首经书,研制八股。

嘉靖七年(1528)的乡试再次败北,这一次,踌躇满志的吴承恩自然比第一回尝到更苦涩的滋味。

紧接着,时间到了嘉靖十年(1531),吴承恩与两位少年时代的好友共赴南京应考。这一次的乡试,对于吴承恩和他的父亲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同行者均抵达彼岸,独独自己翻了船。

乡试惨败后的第二年春天,老父亲吴锐就与世长辞了。父亲这一辈子都在等待儿子高中举人,谁承想竟会这般仓促地离去。吴承恩在心痛之余,亲自动手为父亲写下一篇墓志铭,文中,他表达了自己未能中举的深切遗憾,他责备自己散漫不刻苦,没能够入官为仕,为父母更改身份,而是令父亲以布衣身份离开人世。

随后,吴承恩入了淮安知府葛木创办的龙溪书院。葛木着实是欣赏吴承恩的,他还请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撰写了《告先师庙文》,镌刻于学宫大成殿之侧。

嘉靖十三年(1534)六月,葛木升任山西布政使司右参议。那年秋天,他自山西任上南归省亲,船只经过淮安,听闻吴承恩再一次乡试落地,心下格外记挂,于是访承恩,未遇。后来船经过扬州,他再次派下属快马加鞭赶到淮安,想接吴承恩一同北上,或许也有帮他开导、让他散散心的意思。可等差役赶到吴家时,吴承恩正卧病在榻,秋闱归来,旅途劳顿,加上再一次落第的沮丧,吴承恩生了一场大病,就这样错过了这位伯乐的好意。而人生莫测,葛木于上任山西的第二年在任所病故。吴承恩以沉痛的笔调写下《祭卮山先生文》,再次向这位离世的师长表达了自己将发奋图强、重振举业的决心。那一年吴承恩已三十余岁。子曰三十而立,以举业结果来衡量,吴承恩的人生当然远远没有立起来。

他注定要在这遥迢的长路上跋涉下去,他不知道自己要走到哪一年哪一月。他想过放弃,无数次想过。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深知自己并不靠科举活着,但似乎又是为了科举而活着。他的父亲,他的母亲,他的妻子,他的家族,没有一个人不曾等待,等待那个邈远又抽象的荣耀降临吴家。

经过一回又一回内心的战斗,“继续考下去”这个念头再一次占据上风。等吴承恩考到四十多岁,差不多已经成为了“孤家寡人”,那些儿时的学伴和青年时代结识的好友,不少人在科举的道路上都是一路披荆斩棘,而后在仕途上一路高歌猛进。

只有他,自二十岁到三十岁,又从三十岁到四十岁,再从四十岁到五十岁,还是无法通过乡试这条船渡向彼岸。最后,这段行程上,只剩下老去的年华和踽踽独行的身影了。

五十岁左右,吴承恩铁了心,决定放弃这漫长而屈辱的考试,他再也不想考了,他受够了,他开始相信这条路根本走不通了。



《不朽的落魄:十三个科举落榜者和他们的时代》

馆藏信息

 

书名:《不朽的落魄:十三个科举落榜者和他们的时代》

作者:徐海蛟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7月

页数:341

定价:68元

ISBN:978-7-5559-1466-2

索书号:K82/2835

馆藏地点:社科借阅区;网借书库(成人); 2020年之后新保存本阅览区


新闻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