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精彩活动

太图之声(第1659期)| 馆员讲书《甲骨文有故事:了解甲骨文不能不学的13堂必修课》5

2024年08月29日 17:08:05


5.jpg


编辑撰稿人·播讲人

梁颖娟

太原市图书馆基建办馆员



活动策划 | 范雨琦

活动统筹 | 卢丽君

活动组织|卢丽君 范雨琦 张瑞峰

文案撰写|卢丽君

资料留存|郝雨欣




思维导图

甲骨文有故事:了解甲骨文不能不学的13堂必修课.png


7堂课:演戏与军事有什么关系

 

古代演员在高台上演戏,而军队的指挥官在高台上发号施令,要说演戏与军事之间有什么关系,那还要从老虎这种大型动物谈起。

 

QQ图片20240829170255.png

“虎”字字体演变


甲骨文的“虎”字,有很多种写法,但无论其文字样貌如何演变,都容易看出这个字是描画一只老虎的形象。后来,因为笔画太过繁杂,人们开始将身躯简化,保留头上的耳朵特征;接着,为了书写顺畅,又把在头顶的耳朵移到鼻子前面。东西周金文的“虎”字就是基于这些演变而来的。小篆的“虎”字传承自金文,最上面的分叉是老虎耳朵,中间部分是张开嘴巴的头部,最下面是身躯和脚。

老虎是猫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有着强壮的身躯、锐利的爪牙、敏捷的动作,是一种非常凶猛的野兽。古时候猎捕老虎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不设陷阱、不使用毒药,想要只拿武器去对付它,是很不容易且不理智的行为。所以甲骨文的“虣”(bào)字,就以一把兵戈面对着一只老虎来表达粗暴、不理智的意思。这个字笔画太多,后来常用同音的“暴”字表达。成语“暴虎冯河”中“暴虎”就是指空手与老虎搏斗,“冯河”指徒步涉水过河,用来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对于古代的猎人来说,捕捉到老虎是件可以拿来夸耀自己英勇表现的实证。从甲骨的记载中得知,有一次,商王在鸡麓的捕猎行动中,可能独力(起码是主要的角色)捕获了一只成年的大老虎。为了夸耀其英勇,特地要求工匠取下老虎的前膊骨,又在骨头的正面,利用老虎前膊骨特有的弯曲骨桥,刻上一只蓄意攻击的生动老虎形貌,接着依序刻上两层饕餮纹、一层简省的龙纹,最后是三角形的蝉纹。反面也有刻辞:“辛酉,王田于鸡麓,获大烈虎,在十月,唯王三祀劦日。”用现代汉语翻译就是:“王在第三年举行劦组的祭祀期间,在十月辛酉日这一天,于鸡麓田猎而捕获大烈虎。”依据书体的风格、字形,以及记载的年、月、日,可以肯定这个王是商纣王。现存于世的古代老虎骨雕虽然不少,但这是迄今所知唯一出现在老虎骨上的刻辞。正反两面的花纹和铭辞的刻沟中,还镶嵌着当时非常贵重的绿松石,显然是为了炫耀纣王的打猎成果,并作为赏玩和展示的工艺品。因此,古代以老虎作为战利品装饰的图案有表示地位的功用。


QQ图片20240829170343.png

   虎骨正面       虎骨反面         此为老虎前膊骨的详细绘制图

 

老虎既然对人类具有生命的威胁,又如此难捕获,上古时如有人想夸耀其胆力以及勇气,恐怕没有比跟老虎搏斗更刺激的场面了。所以搬演搏斗老虎的故事剧,甚至真的与老虎搏斗,就成了古代一种十分有吸引力的娱乐节目。


QQ图片20240829170443.png 

汉代画像石上的戏虎图


QQ图片20240829170508.png

“戏”字字体演变


金文的“戏”字,是由一只老虎(以虎的头部代表)、一把兵戈以及一张凳子组成,可想而知是表达一人持兵戈表演刺杀高踞凳上的老虎的游戏,所以才有“游戏、戏弄”等意义。甲骨文还有“虢”字,其为一地名,表现更为惊险的、不拿器械只使用双手跟老虎格斗的样子(也许是当地的拿手表演)。

西周铜器上的铭文里出现了“辅戏”这个官职,是在高台之上发号施令的师长副手。戏在高台上演出,军队的指挥官也在高台上发号施令,两者都是在高台上发生,所以古代也用“戏台”来指称“司令台”。

《史记》的《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都有“诸侯罢戏下,各就国”的记载,这里的“戏下”是指军营之中高高的司令台。古时,指挥官发号施令的地方,设有指挥的大旗,听令的兵将都在台下,所以衍生出了“戏下”这个用语。以前解释“戏”为旌旗,应该是错误的。从“戏”字可以推论,至少从西周时期开始,便有商业性剧团在高台上表演节目了,我们可以利用古文字来了解未见于记载的古代社会。

甲骨文的“斗”和“化”也与表演技巧有关,可能都来源于军事训练。因为战场上有时需要徒手与敌人搏斗,所以军队中,体能训练、徒手战斗是必习技能。


QQ图片20240829170532.png

“斗”字字体演变


甲骨文的“斗”字,是两个头发凌乱的人,彼此用手相互打斗的样子,有“争斗”之意。像这样徒手打斗的竞赛,犹如今日的摔跤。秦汉时期,这种打斗逐渐从战争搏斗演变成带有表演成分的游戏活动,称为“角抵”。


QQ图片20240829170559.png

沣西发掘到的秦汉时代的下马角力纹的透雕铜饰牌


汉代时,“角抵”已经变成十分受欢迎的娱乐节目,不仅在民间流行,就连皇帝招待四方来使,也以此项目助兴。为了增加刺激性、提高观众的观赏兴趣,斗士们会特意装扮成虎、熊等猛兽的样子。一来,猎人伪装后去接近野兽是当时的打猎手法之一;二来,战士们用虎、豹等兽类的皮毛作为军装,扮成猛兽,可以惊吓敌人,想来人们也会以此形象来娱乐他人,说不定还会夹杂歌舞与音乐,呈现生动的娱乐内容。“角抵”这个词,在汉代已被用来作为杂戏或百戏的总称。


QQ图片20240829170624.png

“化”字字体演变


甲骨文的“化”字,是一个正立的人和一个倒立的人的样子。“化”的意思是“变化、变幻”。《列子·穆天子》中出现的“化人”,是指各种变幻术的表演。甲骨文的“化”字除了表达魔术表演,还包含了“翻筋斗”的身体动作。一种说法是,这个“翻筋斗”的表演技巧与军事有关,是因为“倒立”是军队体能训练所变化出来的花巧动作,现代奥运体操项目中也有着重此类技巧的表演。另一种说法是,社会早期的某些宗教舞蹈,常表演带有魔术意味的翻筋斗,它也可能是此种娱乐的源流。当然,我们还可以扩大想象,或许商代就有以娱乐他人为职业的专业杂技表演了。


QQ图片20240829170647.png

白衣彩绘三人倒立杂技陶俑,高24厘米,东汉,公元25~220年,河南洛阳出土


在河南洛阳曾出土了一件白衣彩绘三人倒立杂技陶俑。这件陶俑塑造的是三人倒立表演杂技的瞬间。杂技属于百戏的种类,表演偏重于力量、技巧和危险动作的配合。这件陶俑反映了死者生前可能享受过此类娱乐节目,并将这个陪葬品带去来世继续欣赏。这三人以不同的姿势、叠两层罗汉,倒立于一个圆形围栏之上,这个围栏很可能是一口井。井为居民提供饮水,是人们定居生活的重要设施之一。在人口繁多的城市中,水井处也是聚会的地点。想要吸引观众,水井所在之处是理想之地。同时,井既深又有水,假如不慎掉落其中,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在井边上表演危险的动作无疑更具有紧张、刺激的效果。

汉代的产业兴盛,人们有闲暇从事各种娱乐活动和文学创作,不但在墓葬的画像石上留下当时表演的多彩形象,诸如弄壶、飞剑、跳丸、冲狭、马戏、戏车、寻撞、履索、幻术、杂技、俳优、投壶等项目。从一些具体的文字描写,如张衡的《西京赋》,大略可见汉代乐舞杂技的扮演,不但有歌舞、说白、化妆,也有钟、鼓、锣、笙、筝、笛、琴、瑟等各种乐器的伴奏,表演队伍的规模相当庞大。



《甲骨文有故事:了解甲骨文不能不学的13堂必修课》

馆藏信息

 

书名:《甲骨文有故事:了解甲骨文不能不学的13堂必修课》

作者:许进雄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2月

页数:185

定价:88元

ISBN:978-7-122-37613-8

索书号:K877.14/3834

馆藏地点:社科借阅区; 2020年之后新保存本阅览区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IMG_0639.jpg


往期回顾:

                 2024年太图之声

                 2023年太图之声

                 2022年太图之声

                 2021年太图之声  

                 2020年太图之声

                 2019年太图之声

                 2018年太图之声




新闻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