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精彩活动

太图之声(第1662期)| 馆员讲书《甲骨文有故事:了解甲骨文不能不学的13堂必修课》8

2024年09月03日 11:41:40


`1XO6NGJJEG3S8WVUA]LIWS.jpg



编辑撰稿人·播讲人

梁颖娟

太原市图书馆基建办馆员



活动策划 | 范雨琦

活动统筹 | 卢丽君

活动组织|卢丽君 范雨琦 张瑞峰

文案撰写|卢丽君

资料留存|郝雨欣




思维导图

甲骨文有故事:了解甲骨文不能不学的13堂必修课.png


12堂课:甲骨文如何断代

 

甲骨文自1899年被王懿荣发现以来,因中国文字的传承性和因循性,有些字很快就被辨识出来,其中包括一些商代帝王的名字。于是,人们知道甲骨是商朝的文物,而且知道它是王室占卜的资料。但它们到底属于哪些王所在的时期,就没有办法确定了,更不用说判断某一片属于哪一位王的时期了。

最初发现甲骨的地点是河南的“安阳”,而不是传言的“汤阴”。由此可以推论,甲骨是商朝后期建都在安阳时的产物,而非商朝前期的文物。

后来,王国维发现某些卜辞中同时有“兄庚”“兄己”“父丁”的称呼。根据史实,在后期的商王名号中,只有可能是在祖甲时代才会称呼武丁为父丁,称呼祖己、祖庚为兄己和兄庚,所以可以断定这些甲骨都是祖甲时代的产物。

约略同时,罗振玉也发现了“父甲一牡,父庚一牡,父辛一牡”的卜辞。历史上,只有武丁的上一代有称作阳甲、盘庚、小辛的王,所以,也可正式推定,这些甲骨是武丁时代的卜辞。

但麻烦的是,有这样鲜明信息的甲骨非常少,所以能利用对父兄辈的称谓来作为甲骨文断代的例子其实不多,甚至难以作为甲骨断代依据的条件。

后来,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1885年-1957年),通过比较甲骨卜辞的书体、事类(卜问的事情类别)、字形、用词等方面的差异,试图比较客观地对甲骨所属的时代做分类,但由于这些现象的主观性比较强,没有绝对可靠的标准,所以也无法成为有效的甲骨断代的系统。

成立于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是民国时期中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1928年至1937年间,中央研究院组织人员在河南安阳进行了15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这是甲骨卜辞分期断代工作的重要发展契机。在1929年的第三次发掘中,挖掘到了所谓的“大龟四版”。甲骨卜辞第一段的序辞(或称前辞),常常写作“支卜某贞”的形式。“卜”是占卜,“贞”是提问,这些都没有疑义。但是在卜与贞之间的这个字,有以为是官名、地名、占卜的事类等等诸多猜测,却都没有坚强的证据。这块完整的大龟版,上头都是卜旬的刻辞,卜问下一旬有无灾难,因此关于官名、地名、占卜事类等等猜测都不能成立了。依据著名的甲骨文学家董作宾的研究,可以证实这些不同的字是贞人的名字,即代替王对甲骨提出询问的臣子的名字。

在这块大龟版上卜问下旬吉凶的贞人共有六位,因此得出一个结论,凡见于同一版上的贞人,他们差不多都属于同一时代。董作宾进一步将这六位贞人与其他拓本书中有同版关系的贞人群做联系,认定他们都属于同一时代,再通过这些卜辞的祭祀辞里对亲人称谓的比对,先是确立了武丁的贞人集团,然后确定了祖庚、祖甲的贞人集团,再通过比较各类卜辞的书体、字形、用词的各项特征,从而建立起了甲骨断代的标准。

董作宾在研究了更多材料后,于1933年正式发表了《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其为划时代的论文,就甲骨文本身,拟定了十个判断年代的标准:一、世系,二、称谓,三、贞人,四、坑位,五、方国,六、人物,七、事类,八、文法,九、字形,十、书体;并将商代从盘庚迁都安阳到帝辛灭国的273年间,分作以下不同的五个时期:

第一期,武丁以及其前(盘庚、小辛、小乙);

第二期,祖庚、祖甲;

第三期,廪辛、康丁;

第四期,武乙、文丁;

第五期,帝乙、帝辛。

董作宾的这一研究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同,确实是既方便又有效的甲骨断代依据。但是,有少部分卜辞的年代归属问题,在学术界激起很多争议。

在这些卜辞的年代归属问题争议不断之时,本书作者经过数年的研究和比较发现,每一时期甲骨上的钻凿有不一样的形态,以此可以作为卜辞断代的佐证。1973年,作者撰写了《卜骨上的钻凿形态——断代的标准》一文,1979年出版了《甲骨上钻凿形态的研究》一书。

作者将甲骨上的钻凿形态分为五种类型:

1.正常型——单独的长凿;

2.异常型第一式——圆凿包摄长凿;

3.异常型第二式——小圆钻;

4.异常型第三式——长凿旁有圆凿;

5.异常型第四式——于骨面施凿。

作者通过研究,发现这些卜辞的钻凿习惯相同,并认定这些卜辞都属于第四期。作者还从钻凿形态的观点,包括长度、排列、骨沿等现象,排列出了卜辞从第三到第四期的变化过程,从此可以有效地分别第三期和第四期的甲骨。

197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安阳的小屯南地发掘到几千片属于第三与第四期的甲骨,有明显的地层证据证明本书作者所提出的从第三期到第四期钻凿形态变化的观点。几年前,在村中与村南,发掘到更多的第三与第四期的甲骨,这就印证了作者提出的这些甲骨卜辞属于第四期的论点。

 

13堂课:古文字学的重要性

 

研究古文字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文字在最初发明时的创意为何?二是文字在使用过程中的意义为何?我国文字至少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字形慢慢有所变化,字义也可能经过多次的扩充与转折,因此导致意义偏离本来的创意。

阅读古代文献时,我们有时会因为不理解创意而误解意义,会错古人的意思。甲骨文虽然距离文字初创也已经将近千年,但毕竟是目前我们所能追溯的最早的文字。因此,基于甲骨文的创意,我们还是可以试着解读甲骨文当初的原义的。

比如屯田的“屯”字。古文献常有“黹屯”“屯福”“屯难”的辞句,很多人把屯字读成纯,认为是音的假借。“黹屯”意为有刺绣的衣缘,“屯福”意为纯洁的福分。但是,我们从文字最初的创意来看,这样的解释可能不是很贴切。甲骨文的“屯”字字形是两块牛肩胛骨用绳索捆绑成一包的样子。金文和小篆的“屯”字,形态慢慢有变化。发展到《说文解字》中,许慎误以为屯字表现的是种子从地下破壳生长出来的样子。

牛肩胛骨是占卜的材料,商朝王廷使用的数量过多,甚至需要外地诸侯的入贡,所以,文献中有不少关于某诸侯进贡甲骨材料的相关记录。因为一只牛有两块肩胛骨,会包成一包作为一个计算单位,“一屯”就是左右一对牛肩胛骨;如果是单块肩胛骨,就作“一骨”或“一”。

金文、铭文常见的“黹屯”赏赐,则是包覆在衣服边缘的刺绣条幅,重点在于把衣服边缘用有刺绣的布条包裹起来,使衣服不散开。“屯福”是厚厚的福气,不是纯洁的福气,福气没有纯洁、纯粹一说,重点是厚或薄;至于周易的“屯卦”,意为“刚柔始交而难生”,有屯难的意思,很可能是从骨头被牢牢捆绑着,不能脱困的意思衍生而来的。

发现甲骨文之前,古人讲文字结构与创意的著作,几乎只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其被视为经典之作,人们不敢轻易怀疑其解说的可靠性。有了甲骨文字形的比较以后,《说文解字》的权威性开始受到挑战。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了《说文解字》对于文字创意的错误解释。不过,《说文解字》中也保存了一些古文字形态,可作为后来文字由表意字演变成形声字之间的桥梁。



《甲骨文有故事:了解甲骨文不能不学的13堂必修课》

馆藏信息

 

书名:《甲骨文有故事:了解甲骨文不能不学的13堂必修课》

作者:许进雄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2月

页数:185

定价:88元

ISBN:978-7-122-37613-8

索书号:K877.14/3834

馆藏地点:社科借阅区; 2020年之后新保存本阅览区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IMG_0639.jpg


往期回顾:

                 2024年太图之声

                 2023年太图之声

                 2022年太图之声

                 2021年太图之声  

                 2020年太图之声

                 2019年太图之声

                 2018年太图之声





新闻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