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书 | 太图网上读书会 • 第560期——《大师巨匠—要无恨于此生—顾颉刚》25
2020年06月12日 11:55:08作者简介:
郑贞铭,曾担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系所教授、主任、所长,台湾金门大学讲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福建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
新闻教育特殊贡献奖(台北扶轮社)
新闻教育终身成就奖(纽约世界中文传媒协会)
两岸交流特殊贡献奖(香港传播文教联会)
丁士轩,青年作家,独立纪录片人,铭轩工作室发起人。现居北京,致力于口述历史、非虚构写作及媒介批评等。
内容简介:
《大师巨匠:百年大师,世纪巨匠,中国人的灵魂书房》是由“台湾新闻教父”郑贞铭教授与青年作家丁士轩耗时三年精心编著的。
本书以精简清朗的小传,写就民国大师们的学养与风骨,可助当代青年以史为镜、躬身自照,持独立思考之精神,砥砺前行。
《大师巨匠》分为上下两册,以风气之先、家国情怀、文化基座、学术昆仑、狂狷名士、人间性灵、思想行者、人文典范、科学高峰和美的世界十个关键词为坐标,试图还原一个个重要的时刻与场景,刻画了百年来近百位大师们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化品格,忠实讲述了他们的伟大与崇高,描绘了一轴无比辉煌的大师画卷。
主播简介
杨晓燕
山西新华书店集团外文书店文宣、阅读推广人。
磨铁图书2017年度优秀图书推广人。
2018书香太原全民阅读优秀推广人。
2018《我是讲书人》国际讲书大赛(第二季)太原赛区“新时代优秀讲书人”。
微信听书,长书短读,读者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太图之声•太图网上读书会,我是主播杨晓燕,今天,我将继续为大家分享郑贞铭、丁士轩编著的作品《大师巨匠》。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民国大师是要无恨与此生的顾颉刚。
顾颉刚,江苏吴县人,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上古史讲义》等。
1893年5月8日,顾颉刚出生在苏州悬桥巷顾家花园,顾家是苏州有名的书香世家,康熙皇帝下江南时,曾特地题写“江南第一读书人家”以示嘉奖。作为数代单传,顾颉刚在两岁时,其祖父便迫不及待地教他识字,到了六七岁时,顾颉刚已经认识几千个字了,“还能读些唱本小说和简明的古书”。
最疼爱他的祖母,对他生活上十分宽容,但是在读书这件事上却特别严格。一次下大雨,顾颉刚想逃学,他祖母严厉地对他说:“就是天上下铁,你也得去!”顾颉刚曾在《玉渊潭忆往》中说:“我的一生,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我的祖母。简直可以说,我之所以为我,是我的祖母亲手塑造的一个艺术品。”由于没有什么玩伴,寂寞的顾颉刚把兴趣都转移到了书上,他常把吃零食的钱拿去买自己喜欢的书,一年下来居然买了500多本书。
1913年,顾颉刚从报上看到一则北大招生广告,便与同学一起前往上海考点报考,结果他以第9名考取北大预科。1916年夏,顾颉刚以“自修”身份考入北大哲学系。
1922年12月,上海商务印书馆,正在编撰《中学本国史教科书》的顾颉刚,收到了钱玄同寄来的一封长信,信中钱玄同跟他讨论经部的辨伪问题。顾颉刚当即回信,除了谈论信中的问题外,还把他一年来逐渐形成的有关古史的见解也写在里面,一吐为快,希望得到钱玄同的应和。但是两个月过去了,却音讯全无。久久得不到回信的顾颉刚,顺便将信中讨论古史的一段文字拟作文章《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这篇文章发表在《读书》杂志第9期上,这时顾颉刚第一次公开地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他认为古代的史实记载多由神话转化而成,其因有三:第一,“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大”;第三,“我们在这上,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至少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此学说一出,“竟成了轰炸中国古史的一个原子弹”,当然这个称呼是加双引号的。随后,在《读书》杂志第10期上就发表了钱玄同的回信,在信中,钱玄同表示完全赞成顾颉刚的古史观。与此同时,刘楚贤、胡堇人等人来信反驳,从而引发了一场史学界旷日持久的论争。赞成顾颉刚的,称他为“烛照千载之前,发前人之所未发”,反对的则骂他为“想入非非,任情臆造”。
顾颉刚因此一夜之间暴得大名,成为史学界的一颗新星。胡适热情洋溢地称赞道:“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一个中心学说,已替中国史学界开了一个新纪元了!”在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后,顾颉刚开始将史学上的创见运用到民间文学、民俗学领域来,为之贯注新血液,探讨新方法。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是中国首次对传说故事进行精细和系统的考证。本着“为研究古史方法举一旁证事例”的目的,顾颉刚对记载于各种古籍和流传于当时口头的有关材料进行分析,试图由此来认识故事的源头、发展及变形。顾颉刚写就了《孟姜女的故事转变》和《孟姜女故事研究》,从纵横两方面提出了故事的历史系统和地理系统,而他的“演变法则”,也成为至今仍在沿用的研究方法。
除此之外,顾颉刚还对歌谣有所贡献,当时北大教授刘半农等人发起征集歌谣的运动,征集各地民歌,并按日在《北大日刊》上发表一两首。此事引起了顾颉刚的兴趣,在一两年间他竟然搜到了歌谣数百首,后来发表于《晨报》,他还得到了“研究歌谣专家”的称号。
1924年,顾颉刚在《歌谣》周刊上连载《吴歌甲集》,对歌谣结合吴地的地域文化进行阐释,获得学术界好评。1926年,北大歌谣研究会出版单行本《吴歌甲集》。
胡适称其是“独立的吴语文学的第一部”“道地的方言文学”,认为这部书的出世“真可说是给中国文学又开一新纪元了”。
刘半农写信给顾颉刚说:“中国民俗学的第一把交椅,给你抢去坐稳了。”
就在同一年,顾颉刚编撰出版其史学巨著《古史辨》(第一册),再次轰动士林,直至1941 年,《古史辨》共出7册,汇编350篇文章,共计325万字,成为史学界的一大盛事,也正式奠定了顾颉刚作为古史辨派创始人的地位。
1980年,顾颉刚因病住院,仍坚持在病床上校阅旧作《孟姜女故事研究集》重版校样。12月25日下午,他坐在医院病床旁的沙发上阅读《十三经注疏》,晚饭后又想着第二天要写的文章,女儿顾洪表示明天可由父亲口述,她记录,顾颉刚拒绝了,坚持明天要自己写。可当晚9时许,顾颉刚不幸病逝,享年87岁。虽明天不再,但他善纳钱锺书“箴言”、躬行“要无恨于此生”的实践,如同他研究历史的才情一般,成为留给明天的珍贵财富。
好,今天的太图之声•太图网上读书会,郑贞铭、丁士轩编著的作品《大师巨匠》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微信听书,邀您品味经典。
长书短读,带您感受书香。
本周我们开始分享郑贞铭与丁士轩的作品《大师巨匠》,带你走进一轴无比辉煌的大师画卷。
您是否感兴趣呢?
赶快来收听并留言评论吧!
走心的留言将会在“太图之声-精彩留言板”进行展示,并且有机会得到我们的赠书哦!
我们将随机抽取“太图之声-精彩留言板”的5位读者,为您送出《大师巨匠》一本。
怎么样,心动了没有呢?
赶快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吧!
往期回顾:2020年太图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