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精彩活动

赠书 | 太图网上读书会 • 第578期——《大师巨匠—反纲常名教的完人-钱玄同&学术界的“老顽童”-金克木》43

2020年07月08日 16:24:31


太图之声-《大师巨匠》578-01.jpg


作者简介:


QQ图片20200622154444.png


郑贞铭,曾担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系所教授、主任、所长,台湾金门大学讲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福建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

新闻教育特殊贡献奖(台北扶轮社)

新闻教育终身成就奖(纽约世界中文传媒协会)

两岸交流特殊贡献奖(香港传播文教联会)

丁士轩,青年作家,独立纪录片人,铭轩工作室发起人。现居北京,致力于口述历史、非虚构写作及媒介批评等。

 

内容简介:


QQ图片20200622154505.png


《大师巨匠:百年大师,世纪巨匠,中国人的灵魂书房》是由“台湾新闻教父”郑贞铭教授与青年作家丁士轩耗时三年精心编著的。

本书以精简清朗的小传,写就民国大师们的学养与风骨,可助当代青年以史为镜、躬身自照,持独立思考之精神,砥砺前行。

《大师巨匠》分为上下两册,以风气之先、家国情怀、文化基座、学术昆仑、狂狷名士、人间性灵、思想行者、人文典范、科学高峰和美的世界十个关键词为坐标,试图还原一个个重要的时刻与场景,刻画了百年来近百位大师们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化品格,忠实讲述了他们的伟大与崇高,描绘了一轴无比辉煌的大师画卷。



主播简介

杨晓燕

山西新华书店集团外文书店文宣、阅读推广人。

磨铁图书2017年度优秀图书推广人。

2018书香太原全民阅读优秀推广人。

2018《我是讲书人》国际讲书大赛(第二季)太原赛区“新时代优秀讲书人”。




微信听书,长书短读,读者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太图之声•太图网上读书会,我是主播杨晓燕,今天,我将继续为大家分享郑贞铭、丁士轩编著的作品《大师巨匠》。

 

QQ图片20200708161954.png


今天同样要为大家介绍两位民国大师,首先为大家介绍的是反纲常名教的完人——钱玄同 。

钱玄同,现浙江湖州市人,语文改革活动家,文字音韵学家,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著名思想家。

在蔡元培时代的北大,教文字学的有两位老师,一位是新派的钱玄同,一位是老派的黄侃。

北大学生王昆仑曾说大家选择钱玄同的课,是因为在学生们眼中,钱玄同不仅讲课口才好,而且代表着一种新潮的文化方向。他用普通话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如果化声音为文字,一堂课就成为一篇精练的讲话。而若以口才为标准排列名次,那必是胡适第一,钱玄同第二,钱穆第三。

这天,学生们正在课堂听钱老师讲课,不料对面教室正在讲课的黄侃大声骂起钱玄同来。钱玄同听了也满不在乎,照样讲课。

说实话,我对黄侃的印象非常不好。在我印象里,他除了对母亲比较有孝道之外,其他的除了国学方面的造诣,还真找不出什么优点。我认为,不管是为人还是为师,都要以德为先。在这点上,钱玄同能忍耐黄侃,就可以看出他比黄侃要略高一筹。

清光绪末年,钱玄同赴日本留学,进入早稻田大学师范科。这个时期他在《民报》的报社拜见了章太炎,遂与黄侃成为同门师兄弟。

1917年初,胡适在《新青年》2卷5号发表题为《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之后,钱玄同立即在该刊2卷6号发表《通信》作为声援。

此后,钱玄同又发表了《论应用文之亟宜改良》等重要文章,提出了文章应加标点符号、数目字可改用阿拉伯数字、凡纪年尽量改用世界通行的公元纪元、书写方式“改右行直下为左行横移”等主张。

钱锺书的父亲钱基博认为,胡适提倡新文学,因有了钱玄同的声援而“声气腾跃”。

钱玄同的改良主张,引起了同门黄侃的极大不满。有一次黄侃和钱玄同在章太炎的住处相遇,当时他俩同其他人一起在客厅等章太炎出来。黄侃忽然挑衅,而钱玄同一贯尊重黄侃,但是对他如此戏弄,很是不悦,但也没有过多的反击,但是黄侃不依不饶地继续挑衅,钱玄同忍无可忍,两人就此大吵起来。章太炎闻声赶快出来,调解一番,两人才算作罢。

1918年《新青年》第4卷5号上,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这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而钱玄同正是这篇小说的催生者。

钱玄同在为《新青年》撰稿的同时,也在为该杂志寻求合适、优秀的撰稿人。他自然不会忘记在东京的同窗好友周树人、周作人两兄弟,认为他们是国内少有的文学人才。

周作人很快就有稿子交来,而周树人却迟迟没有动手。后经钱玄同不断的建议,周树人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写出了振聋发聩的《狂人日记》。从此,周树人(鲁迅)一发而不可收,小说、杂文等作品不断,成为民国文学大家。

1939年1月17日傍晚,钱玄同从外面奔波回来,即感身体疲惫、头痛,被立刻送往医院,确诊为突发性脑溢血,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52岁。

 

 QQ图片20200708162016.png

 

好,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学术界的“老顽童”——金克木。

金克木,安徽寿县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与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一起被称为“未名四老”。著有《梵语文学史》《金克木散文选集》等代表作。

金克木出生在书香门第。3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他既没有伙伴,也没有玩具,“幼小的他看着这个家庭的景象是安静、和平、寂寞、单调的,就连小孩子也没有生气,一片死气沉沉”。童年的好奇心被环境长久地封闭着,直到大嫂开始教他学会了第一个字——人。

在大嫂的热心教导下,金克木开始记诵《三字经》。后来接受过新式教育的三哥,继续指引他学习了中国第一套新式教科书,这促使金克木对书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以致于养成了凡是到手的书都要看一看的习惯,“他想通过书本进入一个又一个世界”。

 1930年,18岁的金克木离开家乡,来到北平。临别时,三哥对他说:“一定要想法子上大学,不要念中学了,家里供不了那么多年。”

可是,他只拿过小学文凭。无力通过插班的方式考取高中毕业证,上大学的梦想就此破碎了。有一天,彷徨的金克木游逛到宣武门内头发胡同,突然他发现了一大宝藏:市立图书馆。

这个图书馆,使读书青年金克木有了归属感,他觉得这个图书馆就是他的新家,是他的大学。此后,他几乎是天天去,并大开了眼界,还补上了许多常识。市立图书馆的这段经历也为金克木今后成为文化界大师奠定了基础。

虽然金克木只是小学毕业生,但在文化界,他绝对是一位知识渊博、中外融通的大师级人物。他确实是以“杂”家著称的:他精通梵语、巴利语、印地语、乌尔都语、世界语、英语、法语、德语等多种外国语言文字;他曾经还仅靠一部词典,一本恺撒的《高卢战纪》,就学会了非常复杂的拉丁文;金克木除了在梵语文学和印度文化研究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佛学、美学、比较文学、翻译等方面也颇有建树,为中国学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说:“像金先生那样博学的长者,并非绝无仅有;但像他那样保持童心、无所顾忌、探索不已的,可就难以寻觅了。以‘老顽童’的心态与姿态,挑战各种有形、无形的权威——包括难以逾越的学科边界,实在是妙不可言。”

2000年8月5日,金克木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他的临终遗言是:“我是哭着来,笑着走。”这位学术界有名的“老顽童”,终生用“探秘”的方式不懈探寻,致力于解答世界上的任何学问。

好,今天的太图之声•太图网上读书会,郑贞铭、丁士轩编著的作品《大师巨匠》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1593397877909013190.gif

微信听书,邀您品味经典。

长书短读,带您感受书香。

本周我们开始分享郑贞铭与丁士轩的作品《大师巨匠》,带你走进一轴无比辉煌的大师画卷。

您是否感兴趣呢?

赶快来收听并留言评论吧!

走心的留言将会在“太图之声-精彩留言板”进行展示,并且有机会得到我们的赠书哦!

我们将随机抽取“太图之声-精彩留言板”的5位读者,为您送出《大师巨匠》一本。

怎么样,心动了没有呢?

赶快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吧!




往期回顾:2020年太图之声

                 2019年太图之声

                 2018年太图之声





新闻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