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精彩活动

赠书 | 太图网上读书会 • 第604期——《人类的终极问题》4

2020年08月14日 09:41:58


太图之声-《人类的终极问题》604.jpg



作者简介:

袁越:1968年出生于上海,199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工程系,毕业后被分配至 动物研究所从事分子免疫学研究。1992年初留学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动物学系获得生物学硕士学位。1994年至1998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工程中心担任研究助理,1998年至2004年在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从事生物制药研究。在《分子神经科学》以及《分子与细胞神经科学》期刊上各发表过一篇关于神经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的D一作者论文。2005年8月加盟《三联生活周刊》,担任特约撰稿人至今。

 

 

 

 

内容简介:

人类来自哪里?我们为什么会变老?创造力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三个问题是人类的终极问题,因为只有了解了人类的过去,才能看清我们的未来;只有了解了死亡的本质,才能弄清生命的意义;只有了解了创造力的来源,才能明白人类为何变成今天的样子。本书作者借助专业的科学背景、大量的阅读梳理、实地的采访调查,把目前已知的这三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和推理过程呈现出来,并借此传达这样的理念:今天世界上的所有人几万年前都是一家人,我们是同一群非洲居民的后代,共享同一个地球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位成员的利益也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进化绝不只是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互助才是进化的主旋律。而创造力,正是从这种万物相连的信息共享机制中诞生的。



主播简介

杨晓燕

山西新华书店集团外文书店文宣、阅读推广人。

磨铁图书2017年度优秀图书推广人。

2018书香太原全民阅读优秀推广人。

2018《我是讲书人》国际讲书大赛(第二季)太原赛区“新时代优秀讲书人”。




微信听书,长书短读,读者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太图之声•太图网上读书会,我是主播杨晓燕,今天,我将继续为大家分享袁越的作品《人类的终极问题》。

尼安德特人化石被发现的3年后,也就是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了,立刻在学术界引发了一场大地震。虽然一开始双方斗争激烈,但支持方逐渐占了上风,达尔文的进化论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

达尔文虽然是生物学界公认的泰斗,但他对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猜测却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德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就是反对派的代表人物。

时间来到1943年,德裔美籍人类学家魏敦瑞提出现代中国人是北京猿人的后代,三年后他又将这个思想扩展到整个欧亚大陆,提出了人类起源的“多中心假说”。他认为现在的人类并不都是来自同一个源头,原本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古人类各自独立进化,变成了现在的不同族群。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各个族群之间发生了很多基因交流,并不是完全孤立的。

多中心假说”挑战了当时流行的“走出亚洲”学说,魏敦瑞试图用这套理论解释世界各地不同人种的差异性。

当然,时至今日,关于现代之人起源的问题至今仍然存在两种理论。彼此间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化石和石器的证据都太少了,研究方法也不够精确,因而存在多种可能行。

有趣的是,欧洲考古界并不存在这样的争论,绝大多数欧洲科学家均已承认尼安德特人不是现代欧洲人的直系祖先,他们全都是非洲移民的后代。

而DNA是写在生命体内的一本历史书,记录了生命进化史上发生的所有大事。如果科学家们能够学会解读这本生命之书,就有可能穿越到遥远的过去,弄清楚每一个生命都是怎么来的。

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遗传的秘密从此大白于天下。然而,用Y染色体来追寻祖先的踪迹,功能虽然很强大,但毕竟是用现代人的遗传密码倒推古人,中间有很多逻辑链条都是建立在假说之上的,难以服众。由于人群不断迁徙的缘故,现代人的居住地很可能和他们的祖先不一样。这也是考古遗传学的缺陷之一。如果能直接测出古人的DNA,解读出古人的生命之书,再来和现代人作比较,就能更准确的搞清楚真相了。

2017年3月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了一篇论文,几个加拿大学者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生物化石,距今已有42.8亿-37.7亿年了。考虑到地球的年龄只有45亿年,能够形成化石的生物肯定都已经进化了很多年,所以这个新发现说明生命早在地球形成后不久就出现了。

这个新发现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生命的出现在地球环境中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地球上之所以会进化出智人这个物种,有人认为是因为气候变化导致的生存压力,有人认为是因为吃肉促进了大脑发育,也有人认为是因为用火改变了食物的消化方式,甚至还有人认为是因为语言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所有这些理论的背后都有一批支持者为其背书,但真正的原因很可能不止一个,甚至还可能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理由。

还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我们并不是唯一获得这些进化优势的物种。30万年前的旧大陆上至少生活着五个不同的人种,我们的祖先和罗得西亚人、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和弗洛里斯人共享这个世界。不久前,南非考古学家又在一个非洲深洞中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人种,取名“人属纳乐迪种”,他们生活在距今30万-20万年的非洲,脑颅容量比智人要小,却表现出了很高级的智慧,甚至已经知道埋葬同类了。

最近又有一些新的证据显示,我们的祖先也并不像传统理论预言的那样来自某个20万年前的东非部落,而是曾经遍布整个非洲大陆。因为交通不便,各个部落之间很可能长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没有交往,各自在不同的生态圈内独立进化,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因为各种原因相互接触,彼此交换基因和信息,祖先们正是在这种相互交流和学习中飞速进步,最终脱颖而出进化成今天的智人。

好,接下来为大家分享第二章的内容,人类到底能活多久?

每个人都想长寿,这个愿望古已有之,寿命则分为人均预期寿命和绝对寿命两种。

人均预期寿命指的是一个族群中的每一个出生的人平均能活多久,这个值受婴儿死亡率和战争死亡率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全世界的人均预期寿命直到100年前还只有40岁。

而绝对寿命指的是一个人理论上最多可以活多久。即使在人均预期寿命只有20岁的远古时代,活到90岁的人也是偶尔可以见到的,两者之间巨大的差距使得古人把长寿者敬若神明。

再来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人均预期寿命的增加。如今全球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1岁,相当于在100多年的时间里翻了一番。

不过,长寿研究之所以发展缓慢,真正的原因还是研究难度太大了!

于是,从长寿研究换了个名称,改成衰老研究。研究目的也随之改变,从提高绝对寿命改成了延长健康寿命。

好,今天的太图之声•太图网上读书会,袁越的作品《人类的终极问题》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jianbianjinsefulidapaisongyishuzi-30351497_1.jpg


微信听书,邀您品味经典。

长书短读,带您感受书香。

本周我们开始分享袁越所著的作品《人类的终极问题》,带你了解生命的过去、死亡的本质、创造力的来源,

看清我们的未来,弄清生命的意义。

您是否感兴趣呢?

赶快来收听并留言评论吧!

走心的留言将会在“太图之声-精彩留言板”进行展示,并且有机会得到我们的赠书哦!

我们将随机抽取“太图之声-精彩留言板”的5位读者,为您送出《人类的终极问题》一本。

怎么样,心动了没有呢?

赶快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吧!




往期回顾:2020年太图之声

                 2019年太图之声

                 2018年太图之声


新闻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