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太图网上读书会·第782期《目光》7
2021年04月20日 16:08:36作者简介:
陶 勇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眼科学博士。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导,葡萄膜炎与眼底病专家。
李 润
原名李光辉,山西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曾任TCL集团、华孚集团品牌总监,“80后”新锐后现代作家,歌词创作人。
内容简介:
《目光》是一本医生的沉思录,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成长的启示录。书中包含了陶勇从医二十年来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对生死的看法,对人性善恶的思辨,对放弃与坚守、少数与多数的选择,对医患关系的审视……
他的文字就像是他的手术刀,将人间种种悲欢都精准而细腻地在窄小的纸面上铺开、沉淀,他想治好每个人的病,也想医好每个人的心。虽然被伤事件迫使他的人生转变了方向,但是他一直坚持的以仁心做事的信仰,从未改变。
我经常想未来医疗会是什么样子,是否真可以如科幻片里演的一样,家里有一个“大白”,不仅存储着顶级医学知识,还拥有人类的情感,无论任何病症,他都可以轻易治愈。也许会有那么一天的,但我觉得那时的人类社会可能会是另外一种状态。
现在,我每天还如往常一样,挤一个小时地铁赶到医院,穿过人流汹涌的医院大堂、电梯、楼道,换上白大褂,迎接一个又一个患者,为他们诊治以及解除身体上的疾病痛苦。
互联网虽然改变了很多行业,但医疗行业这二十多年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化,只不过是可以在网上挂号了,付款可以扫二维码了,看病在本质上还是医生和患者一对一的事情,并没有太多区别。我出事以后,医患矛盾也被推上了一个舆论高峰,很多媒体也希望我对此谈谈看法,是否可以改变或者呼吁一些什么。而事实上,复杂的问题不能指望他们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医患矛盾,不能简单地归结在医生和患者身上,毕竟这其中还有社会法规、医疗体系、就医环境、服务配套等等众多因素,而医生和患者只不过是露出水面的一部分冰山,要想改变,还需要从水面以下的部分着手。
对于医生来说,每天都要面临众多患者,每个人的病症都不尽相同,所以与每个患者交流和沟通的时间也仅仅有几分钟,其间还要时刻注意流程合规等问题;对于患者来说,都觉得自己的病是最重要的,自己的时间是最宝贵的,而医生的精力和耐心分摊到每个患者身上就会显得不足,甚至有患者觉得医生冷血无情。
因为对患者来说,挂一个号要提前好久预约,然后千里迢迢赶过来,见了医生不到几分钟,就被开出一堆自己看不太懂的单据,晕头转向地被指挥到各个地方交费、做检查、化验、再等结果、再挂号……疾病本身已让他们心力交瘁,加上艰难的就医过程,会让他们的情绪更容易处于崩溃的边缘。
医患双方各有各的辛苦,站在任何一方指责或要求另一方都显得不近人情。
所以,在受伤后休养的这段时间里,我也细细地思考了很多医疗现状的问题,但是确实难以有一个立竿见影的举措,因为看似只是医患矛盾,但真要改变,关系到的却是社会众多的关联对象。从患者的角度来说,看病难、看病贵几乎是最大的问题;从医生的角度来说,病人多、流程烦碎、病人不理解是最大的问题。这两者综合来看,就是医疗资源紧张,求大于供的问题。
然而,确实如此吗?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级医院的数量有3.2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已超98万家,全国卫生人员总量达1117.3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达339万人,乡村医生90.1万人,按人口基数比例来看,我国的医疗资源并不算少。
但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问题是优质医疗资源太少的,患者往往一窝蜂往大医院扎,而有近一半的医疗资源是被浪费的。如何能有效地利用好基层医疗机构,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功能呢?国家目前主推的分级诊疗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大医院的就诊压力。那么就是小病就应该在小医院看,大病再转到大医院就诊。
然而具体执行起来的确存有困难——因为作为患者,他们是无法分辨什么是大病,什么是小病。因为很多疾病初期往往无法断定它的严重性,如果造成疾病的拖延也是会导致人财两失的原因。
我综合了身边一些医生同行的建议和自己的思考,提出以下的建议,这也许只是一个理想化的蓝图,但希望未来医疗能朝这个方面去改进,最终构建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
首先,就是设立家庭医生。医学院可以扩大招生量,开设家庭医生专业,除了在专业层面上进行全科培养,还可以增设慢性病康复、婴幼儿照护、心理治疗、家庭关怀等方面的课程,培养更多的家庭医生。
其次,加强医联体。将家庭医生办公室、社区医院、大医院数据打通,每家三甲医院直接管理下面数家社区医院,家庭医生办公室日常收集的用户数据都可以共享;这样当家庭医生预判到一些严重的病症后,可以及时向上反馈,三甲医院可根据基层医院的检测数据做初步判断,如果确认需要向上治疗,即打开绿色通道,将患者转移到三甲医院,交由专科医生进行诊治。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这样可节省大量的检测时间;第二,也有效地实现了分级诊疗。当患者在大医院结束治疗,进入康复观察期后可再转回到基层医院,进行日常的输液、照护等工作,专科医生也可以和家庭医生定期进行康复期会诊,以保证患者的平稳康复。这样也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大医院床位紧张的问题,保证重症患者住院的需求,将一些慢性病、康复期的患者安置在基层医院或家里,患者的感受也会更好一些。如果患者在康复期又出现问题,可再转回大医院,如此循环,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医院的作用,也可以缓解大医院就诊和住院的压力。
再次,治疗方法标准化。现在很多的医院之所以就诊人数多、压力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足够经验和资历的医生较少,患者往往都是冲着某一专家而来的。我想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手段,将专家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进行标准化研究,输出各类病症的治疗方法,这样普通医生在接诊时,通过患者的健康档案数据,电脑就能分析出基本的病情以及相似的患者案例,并给出曾经治疗的专业方案供普通医生参考,普通医生可结合临床情况对患者进行治疗;如遇到特殊的疑难杂症,再请专家进行会诊,这样一来可以提升基层医生的医疗水平,也能最大限度地节省专家的时间,可以使专家有更多的时间做科研、带学生,大大地提升医疗效率。
然后,研发可穿戴设备。未来可能只需要一块腕表,就可以检测到个人的身体状况,无需复杂的采血过程,通过汗液和皮肤表层细胞就能检测出大量的健康数据。
最后,当然是要营造全面的就医环境。
我渴望有一天,这种理想化的医疗环境得以实现,那时,医患之间的矛盾可能就会大大缓解,不至于让此成为阻碍医患之间齐心对抗疾病的拦路虎。
真心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抱着一颗乐观的心去迎接这一天的到来。
更希望有一天能天下无疾,医护卸甲!
愿所有人都能被充满阳光的生活紧紧拥抱。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往期回顾:2021年太图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