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太图网上读书会·第867期——《自私的基因》3
2021年08月17日 09:59:45作者简介: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1941— )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首席西蒙尼“公众理解科学教授”,进化论生物学家。他是英国著名科学作家,几乎每本书都是畅销书,并经常在各大媒体引起轰动。
2005年,英国《前景》杂志会同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选出在世的全球100名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道金斯赫然在列。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是他重要的代表作,他的基因观念颠覆了我们对自身的幻觉,深刻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
其他主要作品有《延伸的表型》《祖先的故事》《盲眼钟表匠》《地球上伟大的表演》《解析彩虹》《魔鬼的牧师》《攀登不可能的山峰》等。
《自私的基因》3 ——计划生育
父母之爱是近亲利他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况。父母的关怀看起来好像是繁殖的组成部分,实则并非如此。可以将其区分为生育新个体的行为和抚养现存个体的行为,即生育幼儿和照料幼儿。
个体生存机器必须做两类完全不同的决定,即生育的决定和抚养的决定。生育的决定是这样的:我要不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步骤以便生育一个新的个体?我要不要繁殖?而抚养的决定是这样一种形式的决定:有一个幼儿,它同我在亲缘关系上的接近程度如此这般。如果我不喂养它,它死亡的机会如何如何。我要不要喂养它?
因为在一定程度上,生育和抚养必然为占用某个个体的时间和其他资源而相互竞争,所以这个个体可能不得不做出选择:我抚养这个幼儿好呢还是新生一个好?
单纯的抚养策略在进化上是不可能稳定的。如果所有个体都以全副精力去抚养现有的幼儿,以至连一个新的个体也不生,这样的种群很快就会受到精于生育的突变个体的入侵。所以抚养只有作为同生育的混合策略的一部分,才能取得进化上的稳定。个体生存机器对于要不要生育新的个体,是如何做出决定的呢?
瓦恩·爱德华兹提出个体动物为了群体的整体利益,会有意降低其出生率。这十分符合人类个体应该做出的行动,毕竟人类的小孩太多了。
只要每对夫妻平均有两个以上的小孩存活下来进行繁殖,以后新生婴儿的数目就会以持续的加速度直线上升。每一代的人口不是按固定的数量上升,而更可能是在不断增长的人口所已达到的基础上按一个固定比率递增。由于人口本身也在增大,因此人口的递增量也越来越大。
如果让这样的增长速度继续下去而不加以制止的话,人口的增加会达到天文数字,速度之快令人惊讶。事实上,由于某些非常实际的原因,这种情况绝对不会发生:饥荒、瘟疫和战争;或者,如果我们幸运的话,还有计划生育。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野生动物的数目并不以天文数字的速度上升,尽管在理论上是可以达到这种速度的。有时野生动物的数目相当稳定,出生率和死亡率大体相抵。
野生动物几乎永远不会因衰老而死亡:远远等不到它们老死、饥饿、疾病,或者捕食者都可以使它们丧生。直到前不久人类的情况也是如此。大部分动物在幼年时期就死亡,还有许多尚在卵子阶段就结束了生命。
饥饿以及其他的死亡因素是野生动物不可能无限制增长的根本原因,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自己物种的情况,我们的物种没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弄到那一地步。
只要动物能调节其出生率,就永远不会发生饥饿。任何具体物种的每窝孵卵数或每胎所生数都相当固定:任何动物都不会是无限制地生育后代的。
虽然生态学家拉克从未用过“自私的基因”这一名称,但他却是计划生育的自私基因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他对野生鸟类每窝孵卵的数量曾进行过专门研究,其学说和结论具有普遍适用的价值。每一物种的鸟往往都有典型的每窝孵卵数。
例如,塘鹅和海每次孵一只卵,东亚雨燕每次孵三只,而大山雀每次孵六只或更多。每次孵卵数并非一成不变:有些东亚雨燕每次只生两只蛋,大山雀也可能生十二只。
我们有理由设想,雌鸟下蛋孵卵的数目,像其他特性一样,至少是部分受遗传的控制,这就是说,可能存在使母鸟下两只蛋的基因,下三只的与之竞争的等位基因,还有下四只的等位基因,等等。
现在,自私基因的理论要求我们去探究,这些基因中究竟哪一种会在基因库中越来越多。表面看上去,使母鸟下四只蛋的基因毫无疑问会胜过下三只或两只的基因。然而稍加思索就会发现,越多越好的论点绝非事实。
以此类推的结果就会是,五只比四只好,十只更加好,一百只还要好,数量无限最好。换句话说,这样类推,逻辑上就要陷入荒谬。大量生蛋不仅有所得,也有所失。增加生育必然要以抚养欠佳为代价。
拉克的基本论点是,任何一定的物种在任何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每窝肯定都有其最适度的孵卵数。如果东亚雨燕每窝最适度的孵卵数是三只的话,凡是试图生育四个子女的个体,结果子女可能反而更少。这种情况很明显是由于四个幼儿平均得到的食物太少,以致很少能够活到成年。因此,个体之所以调节其每窝的孵卵数,绝非出自利他性的动机。它们不会为了避免过多地消耗群体的资源而实行节制生育。它们节制生育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它们现有子女的存活数,它们的目标同我们提倡节制生育的本来目标恰好背道而驰。
生育太多子女的个体要受到惩罚,不是由于整个种群要走向灭绝,而是仅仅由于它们自己的子女能存活下来的越来越少。使之生育大多子女的基因根本不会大量地传递给下一代,因为带有这种基因的幼儿极少能活到成年。
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亲代个体实行计划生育,为的是使它们的出生率保持在最适度的数值上。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往期回顾:2021年太图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