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太图网上读书会·第878期——《墨菲定律》3
2021年09月01日 09:45:18作者简介:
萧雨,心理咨询师,曾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她已经为上百家大中型企业提供过管理咨询、演讲培训及课题研究等服务。已出版作品《向上管理》。
内容简介:
越怕什么,越来什么;认定出错,必定出错;倒霉的事,接二连三;越难割舍,越多失去……你的生活也在被墨菲定律困扰吗?
本书从心理学角度深度分析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有着巨大影响力的“魔咒”——墨菲定律。事实上,墨菲定律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不可对抗!本书作者详细阐述了墨菲定律的根本含义和定律背后的心理学原理,纠正人们固有的错误认知。同时,作者通过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实例,着重介绍了如何将这种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转变成积极影响,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
《墨菲定律》3-名为“墨菲”的潜意识魔咒
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演讲比赛,你在过去的一周中曾反反复复地准备,却依旧惴惴不安,生怕在众人面前露怯。“好害怕演讲啊,台下这么多人,一定会令我紧张到忘词的。”你在心中默默地想。结果,演讲比赛的现场,早已演练过无数遍的稿子还是被你忘得一干二净。
你最近换了一个新搭档,虽然彼此还不太了解,但你直觉他是个不好相处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你们合作的机会越多,你越是能发现他身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真的被我预感到了,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搭档。”你在心中暗暗地懊恼。
昨晚做了噩梦,起床也变得不及时了,又是个雨天,心情很差,周围的一切似乎也都是那么不顺心。于是你又是生气,又是无助,心里想着:“真是祸不单行,‘水逆’的一天。”
遇到这些情况,我们常常会说,自己遭遇了墨菲定律的魔咒。
但仔细观察这些生活中的墨菲定律,似乎与概率问题并不相关。如果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些被我们惯以“遭遇墨菲定律”名义的事,甚至不是能称得上是小概率事件。
事实上,我们也并不纠结于这些事件发生的概率,更多的是借由墨菲定律感叹一句“真是倒霉”。从这个角度来看,墨菲定律更多的是在探讨一个心理学层面的问题,用以描绘一场潜意识驱使下的悲剧。
对于墨菲定律的来临,我们并非毫无察觉。事实上,许多时候,我们可以预测到可能出现的差错,并因此投入百倍的精力,拿出了万分重视,进行了细致的准备,却依旧未能避免坏事的发生。
我们没有心存侥幸,也没有盲目乐观,事实上,我们甚至已经无法做到更谨慎了,却依旧迎来了宛如命运般的败局,这不禁令我们发出“无论如何准备,坏事总会发生”的感叹。
美国高空钢索表演艺术家瓦伦达,因稳健而精彩的走钢丝技艺闻名于世。而令所有人都不曾料到的是,在走钢丝表演中从未出过差错的瓦伦达,在他生前的最后一次表演中,仅做了两个难度不大的动作之后,就从10米高空失足坠落,当场死亡。
这是一场在瓦伦达心目中相当重要的表演,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经过反复地琢磨,早已烂熟于心。甚至直到正式上场之前,他还在不停地念叨:“这场演出太重要了,我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在瓦伦达的妻子眼中,恰恰是这种“重视”,造成了悲剧的发生。“在之前的表演中,他一直都是只关注走钢丝本身,对其它的事情毫不关注的。”瓦伦达的妻子无比悲痛地说,“可这一次,他把演出的成败看得太重了,结果出了事。”
心理学家们分析了瓦伦达悲剧发生的原因,并由此提出了“瓦伦达定律”。定律认为,即使如瓦伦达一般拥有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一旦开始为了达到目的而患得患失,将注意力集中在结果是否成功而非事情本身上,就会犯下致命的错误。
我们不难看出,瓦伦达出错的原因在于一件事——对结果的患得患失。对于可能出现的错误,他不是心存侥幸,而是太过重视,以至于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
对失败的害怕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但如果这种恐惧已强大到扰乱正常的思考、影响理性判断的地步,就不得不使人警醒了。这种恐惧不仅摧毁我们的心理防线,使我们丧失应对、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可能形成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加速危机的到来。
认识到“事情可能出错”固然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不在于认识到“错误”这一可能发生的结果,并因此忧心忡忡;而在于认识到“如何避免错误发生”这一过程,专注于问题解决路径的探索上。
我们应当重视可能出现的错误,提醒自己做好应对危机发生的准备,不要心存侥幸、盲目乐观;也应当轻视错误的发生,倘若将失败看得太重,使自己陷入焦虑,恐惧的状态之中,又怎能找到应对错误的方式呢?
正如著名的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言:“拼命去换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会成功,结果往往会成功。”
身中“墨菲魔咒”的人们,或许也曾有过这样的体会:倒霉的事情,不仅终将发生,而且会一件接着一件地发生,正所谓“屋漏偏逢连阴雨”。
比如说著名的踢猫效应。
一位老板不小心延误了接待一位重要客户的时间,非常生气,便将经理叫到办公室训斥了一番。经理无故遭受训斥,心里窝火,回到办公室后便对自己的秘书挑剔了一番。秘书被人挑剔,自然也是怒气冲冲,回家后便和自己的妻子大吵了一架。妻子受了委屈,看到在沙发上蹦蹦跳跳的孩子,便训斥了起来。孩子遭到训斥,也很恼火,便一脚踢到了自家猫的身上。
坏情绪会像瘟疫一样,随着社会关系的链条不断传递,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链条末端的无辜受害者们成为情绪宣泄的牺牲品,这便是心理学中著名的“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的根源在于我们内心的恐惧和懦弱。当我们无法正常排解郁积在内心的负面情绪时,潜意识会驱使我们寻找一个“出气筒”,将情绪转嫁到他们身上。这些被转嫁的对象或者能力较弱无法还击,或者由于与我们关系亲密不愿还击,往往只能被动承担无故降临的怒火。
不幸的是,伤害不会在他们身上终结,他们往往会选择寻找下一个“出气筒”,将负面情绪继续传递下去。
更为糟糕的是,当我们将负面情绪转嫁到他人身上,所能换来的仅仅是心情片刻的缓解,这种效果并不长久,会不断地死灰复燃。
由于我们伤害了更弱小或者最亲密的人,做出自己理智判断中并不正确的决策,也因此往往会感到自责。愤怒、悔恨、内疚等更多负面情绪接踵而来,坏情绪并没有被我们转移走,反而加深了程度,传播给了更多的人。
面对压力的时候,人们难免都会出现情绪失控的冲动,这使得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排解成为一项重要的技能。
负面情绪的敌人是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大脑,运动、沟通、娱乐、睡眠……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调节情绪的方式,这些方式都好过简单的情绪转移。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发现负面情绪背后真正的诱因,并斩草除根。
情绪的产生不是空穴来风,情绪的消解也不能是无本之木。学会合理调节情绪,并找到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源,加以解决改善,是一个人真正迈向成熟和进步的表现。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往期回顾:2021年太图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