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精彩活动

听书 ▏太图网上读书会·第879期——《墨菲定律》4

2021年09月02日 10:20:55


墨菲定律04.jpg


作者简介:

萧雨,心理咨询师,曾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她已经为上百家大中型企业提供过管理咨询、演讲培训及课题研究等服务。已出版作品《向上管理》。

 

内容简介:

越怕什么,越来什么;认定出错,必定出错;倒霉的事,接二连三;越难割舍,越多失去……你的生活也在被墨菲定律困扰吗?

本书从心理学角度深度分析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有着巨大影响力的“魔咒”——墨菲定律。事实上,墨菲定律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不可对抗!本书作者详细阐述了墨菲定律的根本含义和定律背后的心理学原理,纠正人们固有的错误认知。同时,作者通过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实例,着重介绍了如何将这种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转变成积极影响,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  





《墨菲定律》4-墨菲定律与心里错觉

 

当人们在拥堵路段上开车时,总是会感觉自己的车道是最慢的。然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早在1999年就证明,这只是一种“虚幻关联”的错觉,变更车道并不会帮助你更快到达目的地,只会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并且,无论你如何变换车道,始终会感觉自己所在的车道是速度最慢的。

产生这一错觉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们总希望自己的车速比其他车道的车速更快,因而会特别关注那些超越自己的汽车,忽视那些被自己超过的车,因而产生一种自己被很多车辆超越的错觉;另一方面,开车的人更多地会在自己的车道被堵停时观察其他的车道,忽视那些别的车道被堵停的情况,因此产生周边车道都比自己所在的车道要通畅的错觉。

相对于快乐的瞬间,你是不是会更多地记起那些不好的事情呢?美国《华盛顿邮报》对读者的匿名调查证明了这一点。当读者被问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记忆是什么时,大多数人所描绘的是与创伤相关的时刻。相比于积极的体验,人类更倾向于记住那些消极的体验,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斯滕森认为,这是一种进化过程中产生的本能,与我们的生存意识密切相关。

“为了生存,更重要的是要注意灌木丛中的狮子,而不是欣赏田野里的花朵”,于是,人脑对于消极的瞬间印象更加深刻,本质上是一种帮助我们免受重大伤害的保护机制。

从这一角度来看,墨菲定律“坏事总会发生”的表述之所以能够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或许并不是由于小概率的坏事真的如此频繁的发生,而是由于它的发生足够令人印象深刻。

而当墨菲定律未能生效的时候,鲜少有人特别重视“好事”或者“一般的事”是否也在频繁地发生,而这些被我们所忽视的“沉默的数据”,或许才是占据我们生命更大比重的部分。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墨菲定律或许很糟糕,但好在它鲜少会真正发生。而一个更好的消息是,它即使真正发生,也远没有想象中那样可怕,不过是我们的自我防御机制为它加上了厚厚的滤镜,使其表现得狰狞而令人印象深刻。

小概率事件发生所造成的震惊,使我们对小概率事件关注有加。它仿佛一个神秘的幽灵,总会突然出现,制造一场意料之外的麻烦。我们难以预测它会在何时、何处、以何种形式发生,不知道它可能造成多大的损失,并为此忧心忡忡,却已然忘却,小概率事件之所以被称为小概率事件,正是因为它发生的概率极低。

我们总是选择性地记住那些事件爆发的时刻,却忘记了,平凡的生活总是多过意外的瞬间,更多的时候,小概率事件不曾真正降临。可能出错的,在很多时候,从未真正出错。

我们似乎忘记了,不确定的世界在带来不确定的坏事的同时,更多的时候,也在创造不确定的“惊喜”。

不确定性并不总是坏的,我们讨厌飞来横祸,却期望天降幸运。当坏事发生时,我们为其未知的发展走向、破坏程度而焦灼不安;但面对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时刻时,我们就像看电影前讨厌被剧透一样,喜爱探索、冒险、追寻,讨厌在他人口中得知事情的结局。

试想,如果世界的运行规则是确定的,那一切将变得多么无趣,又多么绝望。因为确定的结局意味着无论付出怎样的努力,都不会存在任何转机的希望,这显然是一种比坏事随机出现更令人恐惧的状态。

某种意义上,人类社会的发展演进,正是源于我们永远对新事物保持好奇,永远向新证据敞开怀抱。世界的复杂性、矛盾性、无序性,让我们充满疑惑,心生焦虑,却又斗志昂扬。

理性与规则,是对抗错误发生的利器。正因如此,我们会制定计划、设置预案、书写规范。但理性与规则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我们依据随机做出的选择,甚至优于应用理性分析得出的结论,尽管我们一直不愿正视这一点。

无论出于何种因素,正如墨菲定律所描绘的那样,人总是会犯错。但犯错未必是一件坏事。很多时候,逆境承担了踏上成功之路的阶梯,错误扮演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我们正是通过不断遭遇坏事,不断犯错,进而不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不断变强的。

正视错误,错误才不会变得更糟。提到错误,我们总会联想到损失、痛苦,我们畏惧错误的强大,战战兢兢,不敢前行,这是一种天然的“心理防御机制”。

所谓心理防御机制,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提出的一个概念。这一理论认为,当我们面对某一种想法或感受时,如果发现它会给我们带来痛苦,我们便会竭力避开它,将它阻挡到意识领域之外的潜意识领域中,不去直接感知。然而,无论我们如何逃避,错误依旧会发生。甚至我们越是躲避,错误越是严重。

为了躲避已经发生的错误,我们会尝试隐瞒它、粉饰它,或者是自我欺骗。人们说,“人生最大的错误是逃避”。事实上,逃避问题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它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逃避会为我们争取到一个短暂的缓冲和过渡的时间,让我们在压力面前喘一口气,但做错的事情没有任何改变,造成的损失没有任何弥补,这些问题和痛苦,我们迟早都要面对。

错误会带来损失,但绝非一无是处。至少,通过错误我们可以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错误中进行学习,从错误中收获成长。进而,改正错误,完善自我,使类似的错误不再发生。

错误的一大益处在于可以承担一种信息源的作用,告诉我们哪些行为是不可取的,哪些道路是行不通的,进而帮助我们不断优化行为处事的方式,不断纠正前行的道路,发现更有效、更精准解决问题的路径。这也使得许多企业不仅引导员工正视错误、敢于犯错,甚至鼓励员工主动试错,创造问题。

而对于个人,错误可以教会我们提升自我、收获成长。

唐太宗虚心纳谏,开创“贞观之治”的典故为大家所广泛熟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名言,更是振聋发聩。这正是因为唐太宗明白,在错误中可以吸取教训,获得提升。

错误可以教会我们如何避免再次犯下相似的错误,也可以教会我们如何以更加冷静的心态、更加敏锐的观察、更加迅速的反应,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试想,如果你第一天上班,操作打印机时机器突然不运转了,此时你的反应一定是惊慌无助的。由于第一次遭遇这一问题,你不知道问题发生的原因,无法预估可能造成的结果,更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团乱麻、毫无头绪。

如果你已经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职场老手了呢?在过去的这些年中,你或许已经无数次遭遇过类似的情况,你可以轻松地判断出是机器过热、卡纸,还是操作失误造成了这一问题,并迅速对症下药。甚至,你可以在打印机发出吱吱咔咔声音的那一刻就迅速做出预判。

由此可见,当你未有过类似的经历时,一个小问题可能演变成大问题;而当你经历过无数类似错误的历练之后,就会更容易、更轻松地将大问题化解为小问题。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IMG_0639.jpg


往期回顾:2021年太图之声  

                 2020年太图之声

                 2019年太图之声

                 2018年太图之声





新闻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