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太图网上读书会·第891期——《播火录》1 导读
2021年09月18日 17:37:03作者简介
赵致真,1943年生于河南洛阳,高级记者,首批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科技新闻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教影视协会副理事长。创建大型科普电视栏目《科技之光》。1999年被评为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1999年获意大利普利莫·罗菲斯国际科普奖,2003年被香港科技大学聘为“包玉刚杰出访问艺术家”,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2005年被推荐为联合国卡令加科普奖中国候选人,2008年被评为科技奥运先进个人,2008年被推荐为“全国10位传播科技优秀人物”候选人。
内容简介
书中讲述了近代科学的先驱和巨匠,为开拓人类知识疆界做出的奋斗牺牲;在创建现代医学的奋斗中,利他行为的意义和奉献精神的价值;一代天文学家为测量地球形状和金星凌日而进行的科学远征;无数探险者为征服北极南极而留下的英雄史诗
编辑撰稿人
张瑞峰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馆员
播讲人
黄丽萍
太原市图书馆数字资源部馆员
《播火录》是一部由中国电视科普的拓荒者、科普作家赵致真创作的,并在2020年9月荣获第15届文津图书奖年度优秀科普图书。
广阔恢弘的视野、引人入胜的故事、深邃明澈的思考,以及对科学史上点亮人类文明前进之路种种瞬间的精彩描述,使这本书成为普及世界近代科学史的一部力作。
而这部力作的作者赵致真,是一位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科技新闻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教影视协会副理事长。他还曾经担任科普电视栏目《科技之光》的主编。
“播火者”,一方面寓指科学对于人类,犹如普罗米修斯偷盗天火,蛮荒之地从此火种蔓延,开出一片文明的新天地;另一方面,还有播火传薪,让科学的精神传布天下。为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终生奋斗甚至牺牲自己的科学家,他们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与普罗米修斯一样,都是人间的“播火者”!
本书与以往的科普著作不同的是, 14个章节中不仅客观地描述了人类科学发展的史实,还充满了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分别从“科学入口处”、“科学远征”、“人生有银”、“另眼看诺奖”、“文明的代价”这5个角度来展开叙述。
“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引用马克思的这句话,《播火录》开篇道出的是人类文明的点滴进步,都有高昂的代价。接下来则是无数“探险家”丈量天地、征服南北极的史诗般的征程故事。有意思的是,书中还历数了世界著名的大富豪将个人财富融入人类科学事业的事迹,从而阐释了金钱与理想的关系。
翻阅全书,留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可能是扑面而来、满眼的精美图片。正如赵致真自己所说,写《播火录》,大概只差“两句三年得”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读书上而不是动笔,这期间还包括查找文献和搜索资料,《播火录》中每一个历史细节、每一幅图都经过了严格的考证。作者在创作期间,购买的实体书籍就有二三百本,下载的图书有上千本,其中大多是外文资料。最终,书中所有章节的参考资料加在一起足足有39页。这么做,也是希望为后来者提供方便,无论是学习者,还是研究者。《播火录》选用的1400幅原始资料图片发掘于各国档案深处,每一张图片下方都注明了图片来源,图片收集和甄选时的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赵致真说过:“与世界优秀科普作家相比,我们的主要差距不是知识错误和硬伤过多,而是缺乏机智幽默的情趣、宽广辽阔的视野和博大深厚的人文情怀”。
历史的事实也许只有一个,但对历史的阐释却可以多种多样。在《播火录》中,作者不仅仅重在科学史本身的叙述,更重要的是他充满自信、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评述。
正如卡尔所说,历史,是过去和现在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
而《播火录》,则是赵致真先生和他挖掘出来的事实之间的对话,是过去的西方科学历史和现在的中国现实之间的对话。
写到这里,我想起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驰名世界的科学家、诗人洛德·霍夫曼。他说:“科学的语言是在压力下形成的一种自然的语言,它生来就富有诗意。”言语间流露着对科学的敬畏与审美。
本书令我深刻的是《镭的半世风波》一节,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人文情怀跃然纸上。在怀念丈夫皮埃尔的文章中,居里夫人这样写道:“我们的乐趣之一是夜间来到实验室,看到四处都是柔和的光辉,勾勒出盛着我们产品的瓶子的轮廓。这的确是美妙的景观……像是隐现的圣诞树彩灯。”
阅读这段美文,我仿佛听到居里夫人的声音:“科学的探讨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酬报。我在我的工作里面寻得了快乐。”
但那是怎样的一份工作啊!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一道,在一间夏天漏雨、冬天透风的破烂棚子下,用4年时间,从8吨矿渣中提炼出0.1克的纯镭盐!这是何其艰苦的劳作啊!
居里夫人描绘的富有诗意的实验环境充满了“杀机”,从原子深处发射的“箭镞”严重伤害着居里夫人的健康。1934年7月4 日,居里夫人逝世。医生在死亡报告中写道:“她的病症是一种发展很快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已经不产生反应,很可能是由于长期受到辐射而引起病变。”
《镭的半世风波》以美国女作家斯旺森悼念“镭女孩”的诗句结束:“只有我们破碎的骨头,永远在黑暗的地下发光。”
作者还有一番感慨:“当我们艳羡这些科学大师的特权时,又怎能不感叹班伯克里兄妹的执着。他们用自己毕生的积蓄,把神圣的科学家供养起来,去研究高深的人类大事和宇宙大事,科学精英们又怎能辜负社会信任和期待呢?”这样的思考和阐释,值得深思。
本书中赵致真先生的自序是这样写的: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被甩在现代化进程之外的民族了,科学活动成为我们主流的、大规模的社会实践,并汇入人类科学史的全新篇章。回望过去,谁会说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爱迪生都是和我们风马牛不相及的海外逸闻呢?
要在中国营造科学发展良好的气候和土壤,就需要知道科学为什么会是今天的面貌,科学有什么样的根脉和源流,科学先贤们的探索激情和冒险精神具有何等的价值?科学上哪些大事、要事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集体记忆?细心寻觅和精心开采“他山之石”,这便是我们创作《播火录》的内在动因。
在这篇自序中我们看到了两个关键词:“中国”和“科学”。
《播火录》尽管写的都是外国的、过去的事情,但是出发点、落脚点都是在中国,在当下。
通读全书,当我们合上如火焰一般燃烧着的封底后,不禁掩卷长思。
这位叫赵致真的渔夫,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穷尽他的力气,试图在遥远的西方和现在的东方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我们的民族看到并认识到那段历史,从而更好地认识科学,发展自己,为当今的中国——以史为鉴,为今所用。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往期回顾:2021年太图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