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太图网上读书会·第907期——《云中记》1
2021年10月12日 15:55:14编辑撰稿人
翟乐
太原市图书馆典藏部馆员
播讲人
范雨琦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馆员
作者简介
阿来,本名杨永睿,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中国当代作家 。
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八十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2000年,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18年,其中篇小说《蘑菇圈》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成为“双冠王”。
主要作品有诗集《梭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散文《大地的阶梯》《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小说《尘埃落定》《空山》《瞻对》《蘑菇圈》等。
2019年1月,被选为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月17日,由其担任编剧的电影《攀登者》开拍 ;5月26日,出版长篇小说《云中记》,讲述汶川地震后,祭师阿巴的经历 ;9月23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12月13日,《云中记》摘得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小说榜榜首 。2020年04月26日,《云中记》入选“2019中国好书”。
内容简介
汶川地震后,拥有上千年传说的云中村移民到平原。年复一年。祭师阿巴感到身上云中村的味道越来越淡,他的力气在消散,内心越发不安。于是,两匹马,一个老祭师,踏上了回乡的山路。他穿过山林和田野、石碉和磨坊,来到村里每一户人家的废墟前。焚香起舞,诉说过往。于是,一个村子的悠长岁月和那些鲜活面孔扑面而来。祭师用这种方式,为村子吟唱赞歌,安抚亡灵。也用这种方式,找回了内心的安宁。然而,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这片土地和所有的记忆,很快就要伴随山体滑坡长眠江底……
阿来,中国当代作家,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
1994年,阿来完成了他的首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2019年,此书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2000年,阿来凭借《尘埃落定》成为首位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藏族作家。2009年,阿来当选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
《云中记》创作于2018年,是阿来为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而创作,这是他的第三部以地震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2008年汶川地震后,从小在川藏长大,对故乡有着深厚感情的阿来,亲眼目睹了这场骇人的灾难,见证了一个村子仅一夜之间彻底消失的现状,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创伤。
心情沉重的阿来,下决心要创作一部关于汶川地震的长篇小说,通过对逝者灵魂的慰安,实现对生者精神的抚慰。于是,他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沉淀、构思和酝酿。
直到汶川地震十周年那一天,正在写作中的阿来听到致哀的号笛那长长的嘶鸣声,顿时泪流满面。阿来再也无法抵挡内心的呼唤,
生平第一次放下手头正在写作的小说,用五个月的时间,一气呵成创作了这部《云中记》。
此书入选“2019年度中国好书”,并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书中提到的云中村,坐落在岷江中上游半山腰的一块平台上,那里植被茂密,土地肥沃,空气湿润,是一座有着1000多年历史、36户人家、300多人的藏族山村,他们有着神秘的族源神化,崇敬山与神树,有自己的语言和自给自足的生存方式,世代遵循着古老的戒律与法则。
书中主人公阿巴,祖祖辈辈都是云中村的祭师。解放后,他的父亲曾在修路中担任爆破手,由于意外,不幸殒命。
作为英烈之后的阿巴,受到组织上的照顾,小学毕业之后被送到农业中学学习技术。嫁接果树、制作堆肥、配制农药、修理拖拉机……他样样精通。
阿巴十七岁那一年,云中村开始修建水电站,阿巴被召回村里,参加水电站的建设。一年后,云中村水电站正式竣工发电,十八岁的阿巴成为云中村有史以来第一个发电员,云中村发电站也成为全乡第一座发电站。
处于地震带上的云中村,时不时都会发生三四级地震,云中村的人们对此已习以为常。在一个不幸的夜晚,正在值班的阿巴遇到了由于地震而带来的山体滑坡,水电站消失了,阿巴的发电员生涯,也在那一天终止了。
十多年以后,岷江干流上修起了巨大的水电站,高压线塔翻山越岭,把电重新带回了云中村。
随着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保护,阿巴以祭师的身份参加了县里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并拿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证书。
2008年,云中村山神节作为藏族地域文化的代表,被正式挂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县里打算以此为契机,把云中村打造成一个旅游文化村,发展观光农业。
然而,还没等到祭山神的日子到来,大地震爆发了。
地震后天都阴着,还不时来一阵雨。人在哭,天也在哭。
地震后的第三天,也就是山神节这一天,雨终于停了。阿巴一边继续从废墟中抢救乡亲,一边在心里默默哭喊:山神啊,云中村遭了大难了!
山神藏在阴云背后,沉默不言。
正当阿巴和村民们就要感到绝望的时候,从他们头顶的天空中传来了巨大的轰鸣声。这时,云缝裂开,露出了蓝天,太阳光照亮了大地。
直升机出现了,云中村得救了!
经过地质专家的勘探,拥有上千年历史的云中村,处于地震带,坐落在一个巨大的滑坡体上,终有一日会从一千多米的高处滑落下来,坠入岷江。所以,云中村无法原地重建。
经过政府的反复考量和周密的安排部署,第二年春天,云中村集体搬迁,村民们住进了政府统一修建的安置房,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移民村家具厂当了四年多锯木工人之后,阿巴怀揣着对云中村的浓浓乡情,决意离开移民村,回到云中村的废墟中,祭奠遇难的乡亲,慰安逝者亡灵,与故乡长相守。于是,以两匹马为伴,老祭师阿巴,踏上了回乡的山路。
从春到夏再到秋,阿巴身着全套祭师行头,摇铃击鼓,念念有词,在云中村废墟中挨门逐户地作法招魂。他穿过山林和田野,石雕和磨坊,来到村里每一户人家的废墟前,焚香起舞,诉说过往。
于是,一个村子的悠长岁月和那些鲜活面孔扑面而来。阿巴用这种方式,为村子吟唱赞歌,安抚亡灵。也用这种方式,找回了内心的安宁。
在此过程中,阿巴触景生情,感世伤怀,围绕着对一个个死伤乡亲的命运追忆,回顾了云中村50多年的历史沧桑。尽管,作为乡长的外甥和其他乡亲多次劝他离开,阿巴亦不为所动,誓与云中村共存亡。
最终,阿巴完成了他祭师的使命,长眠江底,与云中村以及震中死去的乡亲们永久相伴。也许正因为阿巴的守护,滑坡体停下了,没有形成堰塞湖,从而保护了整个瓦约乡。
作者采取白描的手法,运用大量笔墨描写阿巴回到云中村独自生活的情形,用清新的笔法记述他希望回到过去的生活,用一种较为平淡的文字衬托不可言说的悲痛与哀伤。这种平淡的景物描写与故事叙述,将阿巴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故事衬托得更为沉重。
虽然书中的故事是充满哀伤的,但作者细腻的笔触,让读者的整个阅读过程,就像在一束微暖的光亮之下进行。他让我们看到地震背后,人们用生命的坚强对抗现实的苦寒,用人性的光辉去柔化灾难的伤痛。人与人之间的善,并没有因为商业化的冷冰冰而退却;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因为传统的价值还在闪耀着光芒。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往期回顾:2021年太图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