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太图网上读书会·第943期——《内向性格的竞争力》(青少版)5-网络社交
2021年12月01日 10:22:40编辑撰稿人
安春媚
太原市图书馆数字资源部馆员
播讲人
邵丹
太原市图书馆古籍部馆员
作者简介
苏珊•凯恩(Susan Cain)
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在华尔街担任律师多年,为大型企业和律师事务所担任过商业咨询顾问。TED 演讲获比尔•盖茨盛赞,点击量超2000 万次。2016 年创立“安静的革命”公司,旨在鼓励内向者不管在学校里、工作中还是社会上,都可以自如地做自己。
插画作者:
格兰特·斯奈德(Grant Snider)
美国“网红”插画家,漫画作品有趣又深刻,常见于《纽约客》《纽约时报图书评论》《堪萨斯星报》上。
内容简介
其实内向性格安静的生活态度里,一直潜藏着一种“超能力”,关键是需要去“看见”它,并学会如何恰当使用它。这本指南通过大量真实成长案例探讨他们“安静”融入不同生活场景的表现——从学校生活到社会交往,从追寻兴趣爱好到与家人相处。每一章后提炼实用交际技巧,书后附有给父母和老师的建议,配合《纽约客》漫画家对“安静”日常的趣味演绎,切实指导内向孩子发掘自己与生俱来的优势,以安静的方式令人刮目相看!
通过社交媒体跟进朋友圈,从而在现实世界中实现更紧密的关系联结
作为内向的人,我们自然而然地会被较为安静或私密的环境吸引,我们知道那些“避难所”有多么美妙,但在Facebook上看到同学们成群结队开派对的照片时,我们还是会忍不住想,是不是错过了一些本来“应该”去做的事情。社交媒体会强化我们对于被孤立的恐惧。
内向的洛拉想通了,既然她选择做的事能让自己非常开心,那就不要再为“错过”的机会后悔。事实上,她发现自己学会了在与大家“分头行动”时,利用社交媒体和朋友们保持联络。不在一起时她会发发信息或视频聊天,就觉得自己还是圈内人,而非局外人。如此一来,社交媒体让她既能和朋友保持联络,又不必改变自己的内向风格。
对我们这种处在“内外向光谱”中内向的一端、常常不愿置身于人群中的人来说,在网络上探索兴趣爱好可能更为容易,毕竟互联网和各种应用软件都是联结周围世界的极好途径。比如,洛拉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自己的拼贴画,收到的反馈令她惊讶。在那之后,她开始与其他有抱负的年轻艺术家交流,而她们也喜欢分享自己的作品。
与教室不同,网络是内向者表达观点的好地方,因为他们不需要与别人竞争发言的机会,而社交媒体也是寻找存在感的好机会。
网络交友有好处也有坏处。要始终记住,大部分人在网络上呈现的都是自己光鲜的一面,如果仅仅通过社交媒体的相关表现了解他人,你可能就看不到事实。如果跟一个朋友大部分的沟通都来自网络或游戏,那么这份关系就有着诸多局限,因为“友谊”的真正含义在网络上呈现得并不完整。一段真实、成熟的关系包括私人的、社会化的双重联系,是面对面坐着吃吃聊聊才能发展出来的。
因为网络是对所有人开放的,所以网上也充斥着很多小人、罪犯和霸凌。留心自己的网络发言,不要轻信陌生人。
如何发挥社交媒体的最大功效。以下是几条建议,供你在陌生而迷人的社交媒体之海航行时参考。
保留隐私:不要公开你的社交媒体档案,也就是说只有你和你的朋友可以查看。这样不仅更安全,也会让你在网络上更自在。
珍视你真正的朋友:你可能有幸在网上交到真正的朋友,不过要注意保持平衡,维护好现实中的友谊。社交媒体有助于结交新朋友,但更有助于升华你既有的友谊。
表达自己:社交媒体的好处之一,就是让分享思想、意见,甚或艺术作品、照片和视频,变得相当简单。很多内向者发现,自己在网络上更容易被“听见”。
发现自己:网络世界大得不可思议,从提供素材到组织社区,各种主题无所不包。 这一广袤的资源,既能用来发掘和发展兴趣爱好,也能用来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
设定“非屏幕时间”:洛拉发现,如果她时不时地把手机调到“免打扰”模式,就会感觉自己心情平静、富有创造力。一个小时不看手机没有什么大不了,而且有助于健康:研究证实,睡前远离电子屏幕能让人睡得更深,第二天起床后精神也会更加集中。
与外向者搭档
欣赏和学习那些气质相异的人,与之建立强大的合作和友谊
相信你一定知道那个创造了iPhone、iPad、MacBook以及很多其他产品的苹果公司。已故的斯蒂芬·乔布斯是加州硅谷一位坦率直言的人物,最终成为了公司的形象代表。除了程序设计上的天赋,他还以敏锐的商业直觉和极具魅力的公众演讲而著称。然而,苹果公司始于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二人的合作,是斯蒂芬·沃兹尼亚克(在幕后默默地)发明了第一台苹果电脑!正是这两种不同的性格类型——一个内向,一个外向,共同塑造了苹果品牌。
内向和外向的人是可以建立惊人的强大合作和友谊的。志趣相投的朋友固然可贵,然而跟与自己全然不同的人相处,也可以很有趣,甚或更有趣,因为有太多地方可以向他们学习了!
布莱恩和詹姆斯是完美的竞选搭档。布莱恩渴望聚光灯,而詹姆斯则宁愿在幕后安安静静地做事。一开始,布莱恩并不太理解他这位安静的伙伴。一对一的讨论中,詹姆斯妙计迭出,可是一旦人都来齐、围桌而坐时,他就像是变了个人。而布莱恩就会变成桌上的领导者,推动讨论、引导辩论,而詹姆斯则几乎不发一言,别人都不知道他到底起了什么作用,甚至布莱恩也开始怀疑这位朋友。
渐渐地,布莱恩开始看到詹姆斯跟大家在其他层面上的互动。詹姆斯花了很多精力跟学生们私下交流。通常,这些学生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想法,而詹姆斯会把他们的提议带到与布莱恩的私人会议里。开会时,詹姆斯从不抢着说话,可他总是乐于倾听。合作越多,就越能看得出来,詹姆斯和布莱恩能搭档成功,不是“尽管”有着性格差异,而是“正因为”他们相异互补。
格雷斯也深有同感。“我的两个最好的朋友是十足的外向派。”她说,“吃午餐时,她们喜欢尝试不同的餐桌,跟不同的人进餐。”刚开始,格雷斯不敢跟不熟悉的人坐,她担心别人对她的看法,尤其因为她说话比较少,不过她的朋友们让她在社交上变得更自如。“她们带着我认识了很多人,她们几乎马不停蹄,总在召唤:咱们去舞会!去图书馆!去商场!哪里都要去!”然而,她们的友谊又是平衡的。那些女孩独独跟格雷斯要好,是因为她的不同令她们耳目一新。那些爱热闹的女孩也开始改变,因为她们看到了安静的生活也有种种好处。她们的父母曾经向格雷斯的父母感叹道,格雷斯竟能把她们“镇住”。而女孩们开玩笑说,她们的社交能量是如此过剩,要不是格雷斯,她们早就飞到外太空去了。
几年前,一位叫艾薇儿·索恩的心理学家设计了一项实验,旨在探索外向者和内向者之间的社交互动。索恩特别观察了这两种人在电话上的交流。实验选取了52名年轻女性,一半内向,一半外向,让她们两个一组进行对话。很多人都以为内向的人总是寡言少语,而这项研究显示,其实他们跟外向的人说得一样多。
实验中,当内向的人跟内向的人交流时,倾向于集中于一两个深刻的话题。而当外向的人跟外向的人交流时,倾向于涉猎很多个话题,哪一个都不会深入。真正有意思的结果出现在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混搭时,两种人都说这些对话才是最好玩的。人们喜欢跟与自己相反的人聊天。内向的人发现,与更健谈的人聊天会更加轻松有趣,外向的人则发现对话会变得更加严肃和深入。实际上,那些女性互为中和了,所以她们的交流既轻松又深入,恰到好处。
结识比你更加外向的人时,跟外向者搭档,想想下面的建议。
认识自身的价值:不要害怕同比你外向的人交朋友。他们会欣赏你的细心和冷静,你们可以互惠互利。
观察和学习:我并不是说你要把外向的朋友当成某种导师,不过要记得努力向他们学习,并且试着扩展自己的舒适区。也让他们向你学习!
了解自己的局限:你要结识新人,拓展自己,比如参加派对或进入其他便于外向社交的领域,不过,也要注意自己的内在需求。想要休息时,就休息一下。如果你有内在需要的话,即便别人都出发了,你也可以留下来。
优势互补:以他人所长补自己所短,形成具有启发性的“阴阳互动”。你在 Twitter上的关注对象中谁言辞最为风趣机智?你有没有总是精力过盛的亲戚?思考他们的所作所为,或者他们会给予你何种建议。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往期回顾:2021年太图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