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精彩活动

听书 ▏太图网上读书会·第958期——《主角》1

2021年12月23日 09:07:52



主角(1).jpg



编辑撰稿人

张慧玲

太原市图书馆研究辅导部馆员


播讲人

邵丹

太原市图书馆古籍部馆员

 

作者简介

陈彦,当代著名作家、剧作家。曾创作《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等戏剧作品数十部,三次获“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编剧奖”,作品三度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五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创作长篇电视剧《大树小树》,获“飞天奖”。著有长篇小说《西京故事》《装台》《主角》。《装台》获2015“中国好书”、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主角》获2018“中国好书”、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和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内容简介

《主角》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作者以扎实细腻的笔触,尽态极妍地叙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




《主角》围绕着秦腔演员忆秦娥展开,描写了她从11岁拜师学艺到51岁功成名就的生命历程和舞台生涯,时间跨度40多年。作者试图通过戏剧舞台生活的一角,窥探一个时代的脉动与一个群体的生命律动。

在秦岭深处的九岩沟放羊的忆秦娥,在家排名老二,那时她还叫易招弟。跟着宁州县剧团敲鼓的舅舅胡三元走出山沟,改名易青娥,来到宁州县剧团欲讨一碗唱戏的饭。凭胡彩香老师的秦腔启蒙和舅舅胡三元的关系,考取了宁州县演员训练班。易青娥虽考进剧团,但因舅舅误杀了人而被安排到灶房成了烧火丫头,受尽冷落和排挤。但她有胡老师和米老师的关心,有“忠孝仁义”四位老艺人的器重,有朱团长的支持,靠着自己的勤学苦练,易青娥从一个烧火丫头逆袭为武旦主角,从初排《打焦赞》,到《杨排风》的“棍法”,从《白蛇传》的“水袖”,到《杀生》的“吹火”和《鬼怨》的“卧鱼”等秦腔技法和绝活,易青娥逐渐炉火纯青。

被调到省上的大剧团——省秦的忆秦娥在这里被迫卷入了主角的纷争。没有名利思想的忆秦娥在争斗过程中不断向后退,她只想好好练功、好好唱戏,可是她越是不争,反而越被往前推,成了大主演。

唱红了北京、上海,把秦腔带到国际舞台。不论受经济大潮冲击剧团衰落,还是多年后戏曲慢慢重现活力,她都始终虔诚地热爱、无悔地付出,体验并承继着这门艺术可能接近本真的衣钵。在大家都抛弃传统时,她反而回到山里找寻老艺人学艺,从他们那里汲取营养,最终成为名震一方的“秦腔皇后”。 

作为女人她获得了事业巨大的成功,可是她不懂生活,不懂爱情,不懂人际,不懂运筹。再加入主角带给她身上“虚无”的光环,反而给她带来比凡人更难的人生。

忆秦娥一生中,遇到过初恋情人封潇潇对她默默付出无私的爱,遇到过副专员之子花花公子刘红兵对她狂轰滥炸死缠烂打的爱,遇到过桀骜不羁的“野人”画家石怀玉对她浪漫狂野的爱。

可是因为怕被嫉妒,她不敢爱封潇潇;因为被诬陷抗争不过,她认命的嫁给了刘红兵;因为想开心“放纵”一下自己,嫁给了石怀玉,却落得“不务正业”和儿子身亡。最终封潇潇英俊斯文却醉酒沉沦,刘红兵出身张扬结局却残缺不全,石怀玉野性浪漫却身淬于艺术。

她儿时受人欺凌白眼,逆来顺受,还得为舅舅担心受怕;成角后,受人排挤嫉妒背后捅刀,不敢爱不敢表露自己;后来行业不景气,却还得努力挣钱,负担着娘家一家人没法埋怨。直到她住在尼姑庵,跟住持聊人生,以及后面经历的种种,她才终于看透了这个人生,以慈悲为怀,大度宽松的态度过人生。她给廖耀辉钱买轮椅,她给保姆加钱让照顾好刘红兵的身体和尊严,她活明白了,也更懂得以己度人,人活着都不容易。

在工作和生活的种种磨难中活明白的忆秦娥,最后也在精神层面得到了升华,忆秦娥听说秦八娃最后写的戏不是给她,而是给养女宋雨,她接受不了,她舍不得下来,可她还是认真教宋雨,然后想起了曾经教过她的四位老师以及胡老师、米老师。带给她一生荣耀的本领和技艺,值得传承下去,这是文化,这是她的使命。

她最后终于吟唱出属于自己的歌,终于活成了自己人生的主角。

成就一个角儿真的很难很难,能成为舞台主角者无非三种人:一是确有盖世艺术天分,“锥处囊中”,锋利无比,其锐自出者;二是能吃得人下苦,练就“惊天艺”,方为“人上人”者;三是寻情钻眼、拐弯抹角而“登高一呼”、偶露峥嵘者。

忆秦娥属于第二种,舞台上的光鲜和舞台下的掌声,缘于她勤奋的汗水。她的成角儿之路,步步血泪,处处惊心,像是个被命运拨弄的珍珠,被追着拼命向前,还得迎着风浪。忆秦娥秉性纯真,性情执拗,认定要做的事情,再难也会坚持。从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每天坚持不懈的练功;演《游西湖》中李慧娘吹火而被松香熏染演一场呕吐一次;无论外界商朝涌动还是风言风语,依然傻乎乎地坚持练功唱戏。

她单纯到人人说傻瓜,没有心机和防人之心,一次次的被竞争对手陷害、攻击,再到培养新人、退居幕后。她善良、宽容,对秦腔强烈的热爱和社会家庭责任感使她坚强地走过一道道坎,成长成熟起来,在生活上不依靠不等待,自强自立,内心安然,活得坦荡。

在《主角》里,围绕主角忆秦娥个人命运的兴衰际遇所展开的世界,背后自然不乏时代的锣鼓,以及各色人等如走马灯样的来去。他们共同构成了时代的影像。不仅忆秦娥是主角,那些配角,也都是以自己生命为轴心的主角,由舞台到生活无不如此。出场的每个人物都刻画得细致入微,每一个人物都在你面前活灵活现:忆秦娥的木讷、痴傻、不解风情但却心无旁骛、刻苦勤奋;她舅胡三元敲鼓技艺精湛却谁都不服,个性狂浪;同学楚嘉禾母女的嫉妒成性、阴暗算计……不得不说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入微,在一个个人物演绎和故事情节中把人世的苍凉和悲苦、希望和坚强把控得十分到位,众生百相在作者笔下挥洒得淋漓尽致,既发人深省又叫人叹息,故事情节丰富复杂,人物形象生动鲜活。

诚如作者所言,小说涉及二三百号人物,他们都在自己的轮盘上争当着主角。“主角”的争抢不只是唱戏时胡老师与米老师的争角,也有剧团灶上宋师与廖师的大厨之争,戏校同学之间的家境之争……因而,主角是一种象征,生活中谁都是主角,谁又都是配角。或者说,普通人才是生活的真正主角。这也是陈彦聚焦小人物书写一以贯之的基石。

在作者看来,即便是主角,也是整个行当吃苦最多的人。正如陈彦在后记中写道:要当主角,你就必须学会隐忍、受难、牺牲、奉献。这种基调夯实了作者对小人物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精神的歌颂与褒奖。

《主角》之所以真实、接地气,让人读起来酣畅淋漓,与作者陈彦的生活创作经历有极大的关系。就像在厨房做饭一样,用熟悉的食材、熟悉的技法才有把握炒出一盘好菜。陈彦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工作了20多年,始终在接触各个时期的秦腔,包括传统秦腔和现代戏秦腔等。

作者陈彦说,“写作有千条道理,之于我,只有一条,那就是写熟悉的生活,写反复浸泡过的生活,写已然发酵了的生活。”而这个“浸泡池”就是陕西省戏剧研究院。他干过专业编剧,也干过团长、院长,始终都在与各种角儿打交道。是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命运起伏,搅动着作者的心灵,让他有一种讲述的欲望。

作者陈彦的小说《西京故事》展现生活在城市中的农村人面对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如何自强不息、努力实现梦想的历程,于平凡中传递一种折不弯、压不垮的人性品质和人格力量。再到后来被拍成电视剧火了一把的《装台》描写了一群常年为专业演出团体搭建舞台布景和灯光的人,以一个装台人为视角,描写西京城里的人生百态。陈彦的作品都在聚焦小人物的命运,展现普通人的生命张力。

这部《主角》较陈彦之前几部作品更为成熟,丰富复杂的故事情节,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方言口语的巧妙运用,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熟稔和叙事的精准与老到。思考的问题也更深入。作品努力寻找人性的闪光点和人类温暖的一面,为勤劳吃苦敢于拼搏的普通人立传,为小人物带去心灵的慰藉。

《主角》的底蕴源于传承有序、扎实又坚韧的秦腔文化根脉之上。作者对戏剧传承与保护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所有的文化都是从民间走出来的,如今高雅的“庙堂文化”也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民间,对民间文化的整理与保护确实应该引起重视。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IMG_0639.jpg


往期回顾:2021年太图之声  

                 2020年太图之声

                 2019年太图之声

                 2018年太图之声



 





新闻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