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太图网上读书会 · 第981期 ——《汉字就是这么来的·走进汉字世界》4-楷书
2022年01月24日 10:01:33作者简介:
孟琢,北京师范大学汉字专家,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古代汉语研究所副所长,师从语言文字学家王宁先生。曾发表汉字研究、普及类文章近百篇,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级、教育部级汉字重点项目。
内容简介:
《汉字就是这么来的》系列是北京师范大学汉字专家孟琢写给孩子的趣味汉字书,按新课标精选小学生常用、能体现造字逻辑与中国历史文化的标准 ,选取了约400个神奇汉字。用300多幅全彩手绘、文物图,以及汉字树形结构,画说3000岁汉字的前世今生、演变历程;以5种字形演变、生动有趣又知识满满的语言,说透6大造字法,让孩子从根源杜绝易错字;更以一个个汉字穿起一条条知识线,带孩子读懂5000年历史文化的跌宕起伏、磅礴巨变。
编辑撰稿人
王晓婷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馆员
播讲人
范雨琦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馆员
楷书
在隶书之后,还有草书、行书等不同字体,但影响最为深远的,还是楷书。
楷书诞生的时间并不晚,1800多年前的汉魏之际就已经形成了,之后又过了200多年,到南北朝时期渐渐成为主流字体,进而一举成为汉字的标准字体。我们今天学写字,都是从楷书开始。
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从历史走到今天,跌宕起伏,实在不易。
“楷”有楷模、标准的意思,也就是正体书法。由于这种字体端正大方,所以能够成为汉字的标准,也就有了“楷书”这样的好名字。楷书也叫作“真书”“正书”——一种“真真正正”的字体,带有标准的内涵。
一般来说,和行书、草书一样,楷书也是由隶书发展而来的字体。和隶书相比,楷书发生了几个明显的变化。楷书的字形结构由扁平变成了正方,所谓“方块汉字”,指的就是楷书。此外,楷书中的笔画没有明显的蚕头燕尾了,比隶书更为平直,写起来也就更加便捷。到最后,楷书的字形比隶书更加简化了。
在汉字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大批善写楷书的大书法家。其中,最有名的是楷书四大家。
他们是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还有元代的赵孟頫,分别为欧体、颜体、柳体、赵体的创始者。在四大家中,有三个都是唐朝人,足见唐朝是楷书发展的高峰。四大家的书法各有特色,欧体端庄刚劲,颜体雄浑厚重,柳体瘦硬遒劲,赵体圆润俊逸,真是各有千秋、自得风流。
在楷书四大家中,我最喜欢颜体,那种雄浑苍劲、大气非凡的感觉,看起来仿佛千军万马、长枪大戟一般。
为什么颜体这么有力量呢?
传说,颜真卿曾经告诉别人:“写千斤之字必先有千斤之力!”人家不解,“敢问,什么叫千斤之力呢?”
颜真卿哈哈大笑:“你看着啊!”他弯下腰,握住椅子腿,将一把太师椅举过头顶,一、二、三……一口气举了几百下,再轻悄悄放回原处,大气不喘,面不改色。“看好了,这就是千斤之力!”
好家伙,颜体是这样练出来的啊!
这只是一段趣谈,其实颜体可谓字如其人。读《新唐书》中的颜真卿传记,会让我们对颜体字的理解又深了一层。颜真卿一门忠烈,他堂兄叫颜杲卿,是安禄山亲手提拔的常山太守。安史之乱时,颜杲卿举兵讨贼,把安禄山弄得狼狈不堪。后来城破被俘,安禄山恨透了他,把他捆在天津桥的柱子上,凌迟处死!
哥哥壮烈殉国,这件事对颜真卿影响很大。到了颜真卿的晚年,李希烈在汝州造反,朝中奸臣陷害颜真卿,让他前往招抚。这是要把他送到狼嘴里去啊,不少人劝他别去,颜真卿却毫不犹豫地出发了。
到了汝州,有上千名士兵拔刀冲上来,李希烈的将领们纷纷谩骂,“将食之”——“把这老东西吃了”!颜真卿面不改色,坦然宣读朝廷旨意。
到后来,李希烈派人劝降,颜真卿正色说道:“你没听说过常山颜杲卿吗?那是我的兄长啊!我一个年近八十的老头子,眼看要死的人了,还会改变自己的操守吗?”
李希烈没办法,便把颜真卿关了起来,挖了个坑要活埋他。颜真卿淡然一笑,说道:“生死有命,你以为挖个坑就能吓到我吗?”最后,颜真卿被李希烈派人绞死,临死前骂贼不止,和兄长一样壮烈殉国。
颜真卿去世时是七十六岁,已是风烛残年,却爆发出刚强的气概。我们今天讲他的故事,仿佛还能感受到那股堂堂正气。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评价颜体书法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意思是说,颜真卿天性忠义,他的字画就像他的为人一样,遒劲有力,不承袭前人的印记,挺拔奇伟。这也正是我最喜欢颜体的原因,读颜真卿的传记,再看他雄浑刚劲的书法,心中不禁会生出一种由衷的敬意。
楷书诞生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从历史到今天,楷书经过了一个不断简化的过程。最大的变化,便是繁体转变为我们熟悉的简体。
汉字从古至今,不断简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更大力推行简化字。因此,我们如果读古书的话,会看到很多繁体字,但在今天的图书中,则是以简体字为主。
也许你要问,繁体字和简体字,哪个更好?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吧,世界上有没有绝对的“好”,和绝对的“不好”呢?战国时代有一位哲学家,叫庄子。他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什么意思呢?是非对错,从来不是绝对的,要看在什么样的角度上理解。
就书写方便来说,当然是简体字好!为什么要追求书写效率呢?文字,是为社会应用服务的,一种好写、好认的汉字,当然更受欢迎。
简化,是贯穿汉字发展的整体规律。从甲骨文开始,汉字就在不断简化了。在新中国简化汉字的过程中,汉字专家们在简化字时尽量做到有所依据。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今天的简体字里,只有0.26%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完全新造的,其他简化字都有历史来源。
中国古人在写字的时候,会进行自发的简化。因此,我们千万不要以为,简体字是今人随随便便造出来的,它们其实是历代古人追求书写便利的智慧结晶。
新中国推行简化字后,汉字好学好认,其一大好处便是扫盲。
你听说过扫盲这个词吗?
扫盲,就是扫除文盲。在古代,知识是奢侈的,只有少数的读书人才会写字,大多数老百姓根本没机会接受教育,更不认字,这样的人被叫作“文盲”。你能想象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中国大约80%的人都是文盲吗?你能想象文盲的生活吗?我有一次出国旅游,就体会了文盲的痛苦。吃饭点菜,菜单上都是不认识的洋文,随手叫了几个菜,那叫一个难吃……
点菜还是小事,不认识字,老百姓就会被人欺负,被人骗,整个社会更毫无平等可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下了很大的力气扫盲,教那些不认字的老爷爷、老奶奶识字。扫盲,用的就是简体字,因为它好学啊!
但是如果你想要了解汉字的历史、汉字的文化,就需要掌握繁体字的知识了。在繁体字中,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汉字的历史脉络。要知道,简化字也是有副作用的,那就是会导致汉字字义丢失、汉字的历史源流断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教学生掌握汉字的道理,都忽视了汉字源流的讲解,对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也不怎么清楚,导致我们只能机械地记忆汉字。今天,我们越来越重视汉字的历史,还有它背后的道理了,在学汉字的时候,也会注重汉字历史和汉字字理的讲解。
总之,简体字方便使用,繁体字保存历史,二者各有所长。对我们来说,踏踏实实地用简体字,再了解一下繁体字的知识,加深对汉字的理解,这就足够了。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往期回顾:2022年太图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