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太图网上读书会 · 第983期 ——《汉字就是这么来的·走进汉字世界》6-形声字•因形求义•汉字与古代经典
2022年01月26日 09:35:40作者简介:
孟琢,北京师范大学汉字专家,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古代汉语研究所副所长,师从语言文字学家王宁先生。曾发表汉字研究、普及类文章近百篇,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级、教育部级汉字重点项目。
内容简介:
《汉字就是这么来的》系列是北京师范大学汉字专家孟琢写给孩子的趣味汉字书,按新课标精选小学生常用、能体现造字逻辑与中国历史文化的标准 ,选取了约400个神奇汉字。用300多幅全彩手绘、文物图,以及汉字树形结构,画说3000岁汉字的前世今生、演变历程;以5种字形演变、生动有趣又知识满满的语言,说透6大造字法,让孩子从根源杜绝易错字;更以一个个汉字穿起一条条知识线,带孩子读懂5000年历史文化的跌宕起伏、磅礴巨变。
编辑撰稿人
王晓婷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馆员
播讲人
范雨琦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馆员
形声字•因形求义•汉字与古代经典
合体字中的第二类字——形声字,是汉字中最常用的造字方法。根据统计,汉字中有将近90%的形声字,那什么是形声字呢?
许慎先生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形声字可以一分为二,一半是形符,一半是声符,形符表达汉字的意义,声符提示汉字的读音。
什么是形符呢?请看“溪、江、河、湖、海、洋”这几个字,它们表示大大小小不同的水系,都和水有关,因此都用“水”作为形符。“以事为名”,“事”是事物,也就是形符所表示的内容,“名”指汉字,“以事为名”指形声字以形符为基础来造字。
知道了形符的含义,声符也就不难理解了。顾名思义,声符表示汉字的读音。还以“溪、江、河、湖、海、洋”这几个字为例,“溪、湖、洋”的声符分别是“奚、胡、羊”,声符和形声字的读音一样;“江、河、海”的声符是“工、可、每”,声符的读音和形声字不太一样。
为什么会有声符和形声字读音不同的现象呢?原因很复杂!有的是因为声符和形声字在古代读音一致,随着汉语的发展,今天的读音已经不同了,比如“工”和“江”;还有的是在造字之初,古人就选择了读音相近的字作为声符,比如“可”和“河”。无论如何,声符都能起到提示字音的作用。
注意!声符提示字音,而不是完全等于字音。在我们识字的时候,有一个很容易犯的毛病,那就是根据声符的读音来念形声字。所谓“秀才识字念半边”,不假思索地把声符当作形声字来读,是要犯错误的。
形声字是一种很好用的造字方法,它的来源是什么呢?
一开始,古人发明形声字,是为了强化字义。
除了强化字义,形声字也能够分化一个汉字的不同意义。分化就是指通过添加不同的形符,使汉字表达的字义更加清晰、准确。
在强化和分化之外,还有很多形声字来自类化。而类化是指古人为了规整没有形符的汉字,给这一类字统一添加了形符。类化产生的形声字往往是批量的。比如,和金属有关的字,一般都加上了金字旁,于是有了“铜、钢、锡、铠”等形声字。和人有关的字,一般都加上了“单人旁”,于是有了“傍、他、佛、伯”等形声字。和小草有关的字,一般都加上了“草字头”,于是有了“芽、花、芙、莉”等形声字。
这种一批一批出现的形声字,就是类化。
无论是强化、分化,还是类化,古人在不断地使用自己的聪明智慧,让汉字表意更清晰、分类更明确、汉字系统更完整。在这种追求中,形声字成了最常用、最好用的造字方法!
在学习六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要把形声字和会意字弄混了。特别是有些形声字的声符是古代的读音,今天读起来已经不像了,很容易被误解为会意字。据说,赫赫有名的王安石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宋代的大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也是一位说文解字的爱好者。王安石研究汉字,写了一本书叫《字说》。有一次,大文豪苏东坡向他请教:“听说您研究汉字很有成果,给我讲讲‘波’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吧?”王安石一听,可高兴了。想不到才高八斗的东坡先生,也有向我请教的时候,我来告诉你吧:“波者,水之皮也!”
“波”应该怎么讲?它实际上是一个形声字,从水皮声,“皮”的古音和“波”是一样的。但王安石不懂,他把“波”讲成会意字了,所谓波浪,就是水面上一层光滑的皮肤。听上去也蛮有道理的,对不对?
但聪明的苏东坡不以为然,他脑筋一转,反问王安石:“照您这么说,那‘滑’字,难道还是水的骨头吗?”王安石一听,默然无语,无法回答。
王安石的错误,是把形声字讲成了会意字。汉字是有系统的,我们可以像苏东坡一样举一反三——如果“波”是“水之皮”,那么“滑”能是“水之骨”吗?“江”能是“水之工”吗?“河”能是“水之可”吗?完全说不通!
在学习汉字时,我们一定要避免这样的问题,要有一种汉字系统的观念,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去学习汉字。
以上这些知识,是解读汉字的基础。可了解了这些知识,你可能还不太会运用。有一种分析汉字、熟练运用六书解读汉字的实操方法,就是因形求义。顾名思义,因形求义就是利用汉字的字形来解读汉字的字义。自古以来,这都是一种重要的解释汉字的方法,有些因形求义的过程,就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有趣。
使用因形求义法,第一步要注意找寻汉字的源头。汉字是不断发展演变的,在时间的长河中,字形会发生变化,古人造字的用意也会不断丢失。因此,因形求义必须要找到比较古老的字形,追溯古人造字的真意。
使用因形求义法,除了找源头,还要注意的是,千万别把六书的知识忘掉了。一个字是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还是形声字,对于准确理解它的意义至关重要。
在分析六书的时候,我们说过,一定不要把会意字和形声字弄混了。犯这种错误的人还真不少,有人说,鹅和人的关系很亲密,左边是一个“我”,右边是一个“鸟”,鹅就是“我的鸟”,指和我们关系最亲密的一种鸟。这么讲似乎有点儿道理,但问题在于,其它家禽呢?如果我们以此类推,举一反三,就会发现按照这个逻辑,会闹出一连串的笑话:“鸡”是“又一只鸟”吗?“鸭”是“甲的鸟”吗?“鸿”是“江上的鸟”吗?这样讲解汉字,你说好笑不好笑?
会意字解释不通,我们可以试试形声字的思路。如果“鹅”是个形声字,那么“鸟”就是它的形符,而“我”可能是个读音不那么准确的声符。再举一反三一下,“鸭”的声符是“甲”,读音很像。这么看来,它们应该都是形声字。
找到了汉字的源头,准确地分析六书,在因形求义法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步骤,是要核对古代的典籍文献,确定汉字的本义。解谜汉字,就像侦探一样,要找到语言使用的蛛丝马迹,相互印证。这些古籍,就像解开汉字谜团的“物证”一样。
通过前面的讲解,我们基本掌握了汉字的知识和应用。而掌握汉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古代典籍。在阅读古代经典的时候,如果从古老的汉字出发,来解读那些历史悠久的文本,往往能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汉字的根本特点是“形义统一”,在汉字的形体中,蕴含着丰富的汉语词义的信息,也承载着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我们探寻汉字的奥秘,也是在探索中华文化的美丽画卷。希望我们的分享可以给你一些有益的启示,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汉字世界,从而掌握推开中华文化大门的能力。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往期回顾:2022年太图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