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太图网上读书会 · 第988期 ——《鲜衣怒马少年时:唐宋诗人的诗酒江湖》5-辛弃疾:我的忧伤你不懂
2022年02月02日 09:48:34编辑撰稿人
李佳
太原市图书馆办公室馆员
播讲人
赵美华
太原市图书馆信息部馆员
作者简介:
“少年怒马”,本名马子阳,微信公众号“少年怒马”掌门。处女作《鲜衣怒马少年时:唐宋诗人的诗酒江湖》深受好评,成为2020年畅销书,登上多个图书排行榜。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选取大小李杜、王孟、元白、刘柳、苏辛,以及李清照、陆游等唐宋代表诗人词人,以现代的立场、开阔的视角、幽默的笔调,用小说化或者独白的方式,另类解读他们的人生故事,并对诗歌经典做个性化解读。全书融诗、史于一体,从隋炀帝杨广开始,到陆游为止,讲述了一部热血跌宕的历史,可以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唐诗宋词的时代。
辛弃疾:我的忧伤你不懂
公元1157年,大宋首都开封,此时已被金国占领。
一座朱门大院内,一个年轻人喝完一杯爷爷泡的茶,就要离开家了。
那一年,他十八岁,他要去做大事。
他的祖父辛赞,是当时的开封府知府,一心想要抗金,收复中原。可是他已经老了,重任就落在年轻人身上。
辛赞想让孙子成为一代枭雄,就像西汉名将霍去病一样,于是给孙子取名:辛弃疾。
辛弃疾是济南人,从他出生时那里就是沦陷区。父亲死于战争,他从小由祖父带大,是一个全能天才。
祖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点江山”, 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期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远大志向,并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彼时,南北对峙期间,南宋对金国占领区过来的人很谨慎,称他们为“归正人”,明摆着搞地域歧视。
所以要想取得南宋的信任,就得拿出诚意。
当时年轻的辛弃疾,用了两三年时间,玩了几把角色扮演。
首先,他借着赶考的机会,去了燕京,当时的燕京是金国首都。辛弃疾考完试,没像别的同学那样喝酒撸串,而是骑着单车满城转悠,把金国的高官住所、军营位置、政府要员之类的情报,摸了个门儿清,还绘制了地图。
其次,他在几年后组建了一支两千人的小部队,跟金军打游击战,还带领同志们学习持久战的精神,要跟金国死到底。
第三,在他二十三岁那年,有个叫张安国的叛徒,杀了即将投靠南宋的爱国领袖。辛弃疾就带着五十个兄弟,冲到五万人的金军大营,愣是把张安国绑了出来。
总之,青年时代的辛弃疾,一点都不像个写歌词的。
宋孝宗对辛弃疾的一番作为大加赞赏,并表示:来了就是大宋人。
然而,辛弃疾到了南宋,发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当时的南宋集团分为两派,主战派和主和派。主战派的口号延续了岳飞的梦想:还我河山。主和派的口号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忍。
可是当时的朝廷重用主和派,把主战派晾在了一旁。
辛弃疾血气方刚,初来乍到,对南宋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每天的口头禅就是一个字:干。
他在南宋任职初期,曾写下《美芹十论》《九议》等许多著名的抗金北伐的建议。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的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应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几年的时间里,从江阴到广德,从南京到滁州,他先后担任转运使、安抚使等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
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也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那一年秋天,被调到南京的辛弃疾很郁闷。他终于知道南宋战败的原因了:不是敌人太猛,而是队友太���。
一日,他饮罢一碗酒,登上“金陵第一胜概”赏心亭,极目远眺祖国的大好河山,百感交集,腰间的吴钩宝刀都快生锈了,还没派上过用场。想到这里,一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浮现: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然而他的英雄泪,朝廷是无暇理会的。杭州城里的达官贵人们,依旧是天上人间,夜夜笙歌。
不过,对朝廷有意见的不止辛弃疾一个人。各种不满的诗一出,朝廷很不高兴。谁再提“抗金”“屈辱”,一律屏蔽。严重者,罢官。
大家一想,是呀。你看超级大咖岳飞,够牛吧,整天喊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结果,自己被收拾了。
所以,码字是高危职业,要当心。
从此以后,辛弃疾变成了一个“典故狂人”。在他的词里,到处都是典故,像密码电文,要是不多读几本历史书,根本看不懂。
这一年元宵节,辛弃疾到首都杭州出差。在回客栈的路上,他看到车水马龙的杭州城,宅男美女走上街头,参加一年一度的元宵联欢活动。
集市上,商人们在挑选货品;花灯下,年轻人在相互加好友;青楼里,大咖们在酝酿诗词大作。
辛弃疾瞄了一眼手里的调岗文件,又一首词涌上心头。在宋词的浩瀚海洋里,有过那么多神作,但这首《青玉案·元夕》一直占有重要一席: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人说,这首词没法解释,一解释就是画蛇添足。
而很多人喜欢的一种说法是:他这是跟朝廷说,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你们要找人才,为啥还把我放在灯火昏暗处呀。
虽然不得志,但他这时对朝廷还没有失去信心,他相信,自己总会有驰骋沙场的一天。
只是他不曾想到,这一天一直都没有来到。
此后的很多年,辛弃疾一直没有得到重用,最大的成就就是在湖南平息茶商叛乱。
在不得志的后半生里,辛弃疾结识了范成大和陆游,当时这二人与杨万里、尤袤被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都梦想着朝廷能雄起。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大咖跟辛弃疾成为朋友,比如陈亮、刘过,以及哲学教授朱熹等等。他们都是主张复仇的主战派,可以叫作:复仇者联盟。
所有这些人里,将复仇进行得最彻底的,还是辛弃疾。
他的一生,有二十年基本是被闲置的,在江西过着闲居生活。这二十年,他每一天都在想报国杀敌。每当前方传来坏消息,辛弃疾都会大声喊:稳住,我们能赢。
然后写下一首首杀气纵横的词。词里有“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有“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当然,还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那首满篇典故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然而,不管辛弃疾怎么愤怒,朝廷还是没有重用他,在他五十岁那年,竟然给了他一个在武夷山主持道观维修的小官。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他退休。
公元1206年,朝廷终于决定要攻打金国。时任平章军国事的韩侂胄未作充分准备,便贸然发动北伐。结局自然是大败而归。南宋攒了多年的家当,一夜重回解放前。
辛弃疾在悲痛中撑到第二年,最终带着忧愤的心情和爱国之心离开人世,享年六十八岁。
在人们的印象中,文人一般不懂军事政治。但宋朝文人例外,他们都是业余写写诗词的实干家,比如苏轼、王安石。
到了南宋,遭遇家仇国难,岳飞、范成大、陆游这样能文能武的人就出现了。而辛弃疾,是把多面手发挥到极致的人。
他曾在其军事论文《练民兵守淮》中,提出了关于游击战的观点:“与虏骑互相出没,彼进我退,彼退我进,不之战,务在夺其心而耗其气。”体现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思想。
再看看他在三十来岁时的远见:“仇虏六十年必亡,虏亡则中国之忧方大。”
果然, 六十二年后,蒙古消灭金国,开始向南宋进攻。
这神一样的预言,没有军事战略眼光是不可能做出的。
结果呢?这些平乱的策略著作,朝廷根本不予理会。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这悲凉如冰的文字,恰是辛弃疾心伤透骨的真实写照。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往期回顾:2022年太图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