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太图网上读书会 · 第995期 ——《捡史》6-郑和:一手“烂牌”怎么翻盘
2022年02月11日 17:15:30编辑撰稿人
王刚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馆员
播讲人
邵丹
太原市图书馆古籍部馆员
作者简介:
郭德纲,相声演员,德云班主。天津人,生于1973年,自幼酷爱各种民间艺术,八岁投身艺坛。1996年创办北京德云社,说相声、讲评书、唱戏、拍电影、拍电视剧、主持电视节目。著有《郭论》《捡史》等。
内容简介:
《捡史》是百万畅销经典“郭论”系列的第二篇。郭德纲通过剖析历史人物,复盘一场场暗流汹涌的权力游戏,剖析君臣博弈法则,发掘出人性的精妙幽深之处。学说话、学办事、学为人处世,不可不读《捡史》。
郑和:一手“烂牌”怎么翻盘
郑和下西洋,大家都听说过。作为一个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身世充满了神秘色彩,他是哪里人呢?他下西洋到底出于什么目的?一个太监怎么逆袭成航海家的?
郑和从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七下西洋(今南洋一带),历经了亚洲、非洲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过非洲东部和红海沿岸,比欧洲航海家抵达时间早半个世纪。每次下西洋,都有两万多随员,两百多艘大船编队航行,去的时候,船队带着大量的装备与礼品,像节日游行一样隆重;回来的时候,船队又像个庞大的杂技团,装满了各种奇禽异兽。
以当时背景而言,郑和下西洋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了不得的壮举。但这么伟大的航海家出身却非常卑微,郑和起初是一名战俘。
战俘——太监——大航海家,这中间发生过哪些故事呢?
郑和,云南昆阳人,就是现在的晋宁。他本姓马,叫马和,小字三保。郑和这一家人是非常虔诚的伊斯兰信徒。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曾朝拜过伊斯兰的圣地麦加。
郑和出生在元、明两朝交接的时期,改朝换代的动乱年代。他很小的时候就被俘虏,不但失去了亲人,还被人阉割,送进皇宫做了宦官。
就在这时候,郑和抓住了他的第一个机遇:燕王朱棣。
郑和聪明伶俐,办事牢靠,朱棣对他非常信任,将他作为心腹培养。不但教他文化知识,燕王府的一些书籍也让他任意翻阅。这为郑和将来七下西洋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储备。
史书记载,长大成人后的郑和,“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洪亮”,传说有相面先生评价他“虎头燕颔,铁面剑眉”,是“兵权万里”之相。
洪武三十一年,朝里出了大事!朱元璋逝世后,将皇位直接隔辈传给了孙子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
建文帝登位不久,就开始削藩,朱棣本来就蠢蠢欲动,建文帝一削藩,这算是直接踩到朱棣脚上了,燕王朱棣把心一横,要造反!夺皇位!
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公开反叛建文帝。在朱棣夺权的靖难之役中,郑和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为燕王立下了汗马功劳。朱棣登基之后论功行赏,赐郑和“郑”姓,将他升职,官居正四品。
当初的小战俘马和,从此正式改名叫郑和。
永乐三年(1405),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出使中国南海以西的国家和地区。
朝廷为什么选择郑和?他都有什么了不起的本事?
先说郑和的军事能力。
郑和曾被朱棣任命为“钦差正使总兵太监”,就是可以领兵的外交大使。郑和管辖的舰队拥有两万七千多名士兵,在当时绝对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海上武装力量。
郑和第一次航行时,在苏门答腊南部的旧港,遇到了一个叫陈祖义的海盗头子。
陈祖义长期抢夺明朝使臣船队,还袭扰、攻陷过五十多座明朝沿海城镇,朱元璋龙颜大怒,悬赏几十万两白银要他的脑袋。所以郑和下西洋,第一枚要拔掉的钉子就是陈祖义。
郑和率舰队与陈祖义展开了三次大战,两个月不到,就将其一举歼灭。
如果说抓捕陈祖义还算处理大明朝自己的国事,那么在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旅途中,与锡兰国展开的就是一次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了。锡兰国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是郑和下西洋的必经之地。锡兰国是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涅槃的地方,到处是佛教圣迹,佛寺里供奉着佛祖的佛牙和舍利子。锡兰国国王觊觎郑和奉旨布施的各类贡品,打算打劫郑和船队。郑和冷静地分析了战局,认为既然国王派大军进攻船队,国都必然空虚,于是,他决定突袭锡兰国都城。生擒了国王亚烈苦奈儿和他的家眷,锡兰军队只得向明军投降了。
除了军事能力过硬,郑和的管理能力也很强。在当时的条件下,率领一支全世界最庞大的舰队万里远航,其危险性和困难程度都远远超出我们今天的想象。那么郑和是怎么管理这些船的?
他把这两百多艘船,按不同用途,分为宝船、战船、粮船、水船、马船。宝船,体形巨大,是当时世界上尺寸最长、容量最大的船舶。粮船负责承运口粮,水船装载淡水。粮船和水船是整个船队的后勤保障,是全体人员的生命之船。马船有多种功能,主要负责运输载货。
咱们再看郑和的人员组建。
船队中不但水手、海军、翻译应有尽有,还按照150:1的比例为船员配备了军医。此外,还有专门负责对外交流的官员、维修船舶的技工和观测天文气象的专业人员,就连动物饲养员、炊事员、唱戏的演员也一应俱全。
最后我们来看看,郑和历尽艰险,七下西洋,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历来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后世经人们考察,朱棣派郑和下西洋,主要有三个目的:一、“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二、加强官方贸易。三、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靖难之役中,南京陷落,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是从自己侄子手里抢来的皇位,现在侄子不知所终,还把象征正统皇权的玉玺也带走了,朱棣日日心里不安,就担心哪一天朱允炆再次带着玉玺出现,来个复辟。所以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找建文帝”才是他下西洋真正的目的。
郑和可以说是圆满地完成了朱棣交付他的航海任务。虽然没有找到建文帝,但也一直没有关于建文帝的任何消息,眼看朝局逐渐稳定,朱棣也慢慢安下心来。
1433年,六十三岁的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远航途中,不慎染病,死在了航海途中。海上气候炎热,不可能将遗体带回中国。部下只好将郑和就地埋葬,将他的头发、靴帽带回国,宣宗将其赐葬于南京牛首山南麓。
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之时,年事已高,朝中反对他下西洋的舆论也越来越多,他自己也预感到这次可能会有去无回,所以在最后一次出发之前,郑和以立碑的方式留下了自己一生航海事业的记录,给历史和后人一个交代。郑和不仅在太仓天妃宫刻立了《通番事迹记》碑,还在长乐天妃宫刻立了《天妃灵应之记》碑。一碑两刻,分立两地,这也蕴含了郑和的良苦用心:太仓在苏州,离南京近,石碑易被发现遭损毁;长乐在福建,遥远偏僻,石碑更容易长期保存。一旦一碑被毁,还有一碑。
正如郑和预测。《通番事迹记》碑原碑已不知所终,只在文献中留下碑文。而《天妃灵应之记》碑虽未载入文献,实物却被保存了下来。今天我们了解到的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大多来自当初郑和留下的这些石碑。
郑和死后,他的船队驶回江苏太仓刘家港,永远地停泊在了那里,当年恢宏的宝船再也没有扬起过风帆。郑和下西洋的史料,也被人为地抹去了许多。但郑和传奇般的个人经历和丰功伟绩不会被遗忘。从富贵公子到卑微的战俘太监,再到战斗英雄、大航海家,把这么一手烂牌打得这么精彩,郑和其人的确了不起!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往期回顾:2022年太图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