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精彩活动

听书 ▏太图网上读书会 · 第999期 ——《捡史》10-苏家那点儿事(下)

2022年02月17日 11:11:03



捡史10.jpg


编辑撰稿人

王刚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馆员


播讲人

邵丹

太原市图书馆古籍部馆员

 

作者简介:

郭德纲,相声演员,德云班主。天津人,生于1973年,自幼酷爱各种民间艺术,八岁投身艺坛。1996年创办北京德云社,说相声、讲评书、唱戏、拍电影、拍电视剧、主持电视节目。著有《郭论》《捡史》等。


内容简介:

《捡史》是百万畅销经典“郭论”系列的第二篇。郭德纲通过剖析历史人物,复盘一场场暗流汹涌的权力游戏,剖析君臣博弈法则,发掘出人性的精妙幽深之处。学说话、学办事、学为人处世,不可不读《捡史》。





苏家那点儿事(下)

 

才华和气度都超凡脱俗的苏东坡,在大宋朝是“国民偶像”一般的存在,不但宋朝百姓热爱他,就连契丹人也对他的诗文推崇备至。

元祐四年(1089),吏部尚书苏辙奉命出使辽国,庆贺辽主生辰。奉使途中便看到了契丹人翻刻的《眉山集》,住进驿馆后,一抬头又看到墙壁上也题有苏轼的诗文。大辽都城中许多人听说来访的宋使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纷纷聚拢来向他打听“大苏”的近况。苏辙也不禁开始思念哥哥,并挥笔写下《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其中“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莫把文章动蛮貊,恐妨谈笑卧江湖”一诗,写的就是这段经历。

苏轼之所以成为苏轼,除了天资聪颖,还离不开孩童时代父母的教育和影响,那么天才的父母是如何培养天才的呢?

根据苏洵的记载,苏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武周时期,苏家出过一位宰相,叫作苏味道,苏味道后来被贬官到眉州当刺史,他的子孙后代就在此地定居下来,这才有了眉山旺族苏家。

苏洵的两个哥哥都考中了进士,其中有一个还去外地做了官,在当时的眉山轰动一时。《三字经》里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这句话是用来教育年轻人认真念书的,其中的“苏老泉”,说的就是苏洵,说他二十七岁才开始认真学习。

其实苏洵十八岁的时候就参加了乡试,去考举人了,可惜没考中,当然这也不足为奇。很多人都是考了一年又一年,考到六十岁还是童生的大有人在。但苏洵比较另类,第一次没考中,他就果断决定不考了!开始到处游玩。

更奇葩的是他爸爸苏序,看见儿子放弃学业,一点儿也不担心。同村的父老替他着急:“你管管你儿子呀!别让孩子玩儿了,干点儿正事吧!”

苏序笑着说:“非忧其而不学者也。”——我呀,就不担心儿子不学习。

为什么这么说呢?苏序了解儿子,知道苏洵擅长自由创作,喜爱“我手写我心”的自由的表达方式,科举考试对文章格式做了各种严格的规定,与苏洵的天性相悖,于是索性任由儿子随着自己的天性去发展,对儿子纵情山水的行为“纵而不问”。

苏洵四处赏玩大好河山之余,还娶了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程氏为妻。游山玩水的日子过得很快,一晃苏洵二十七岁了。有一天他回到家里,跟程氏说,我想了想,现在要重新去读书应试也还来得及,但这样一来,家里的负担就重了,也没人来经营,你看怎么办好呢?程氏回答,我早就想过此事了,之所以没开口,是因为我不希望你是出于对我的责任感而去读书,既然你自己主动提出了,那你就放心读书去吧,家里的事别管了。

苏洵便放下忧虑,专心去读书了。可连着两次考试均未被录取。这回他没有放弃,又苦读了八年书,三十八岁这一年再次参加科举,仍然名落孙山。

苏洵回家思索良久,决定从此不参加科举考试了,他要自由地读书,做一个真正的学者。

相传苏洵开始为自己读书之后,态度和以前迥然不同了,他投入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年的端午节,夫人特地煮了几个粽子,剥好,再备了一碟白糖,一起端进书房给他吃。到了中午,程氏进书房打算收拾一下盘碟,发现苏洵嘴角都是墨痕,白糖丝毫不见少,原来苏洵只顾读书,错把墨汁当白糖,吃粽子时蘸了许多墨汁入口,他一心只在书中,粽子都吃完了也没发现味道有什么不对。

景祐四年苏轼出生了,又过了两年,苏辙也出生了。苏洵也渐渐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培养儿子上。

苏轼、苏辙两兄弟天资聪颖,但生性活泼,十分贪玩儿。为了培养两兄弟对读书的兴趣,苏洵经常故意在两个儿子玩耍的时候,出现在一个他们俩看得见的角落,假装在那儿看书。小哥儿俩很好奇啊,赶紧跑过去看看爸爸在干啥,每到这时,苏洵就故意慌慌张张地把书给藏起来,好像是在藏什么宝贝似的。这就引起小哥儿俩的兴趣了,苏轼便经常带领苏辙趁爸爸不在的时候偷书看,久而久之,两个孩子都爱上了读书。

苏洵对儿子的阅读方向也做了很仔细的引导,他给孩子们读的主要还是儒家经典,除了四书,便是韩愈、司马迁等人的著作。告诫孩子不要死记硬背,而是活学活用。父子三人常常边看书边一块儿讨论历代兴废成败的动因。

在苏洵的指导下,苏轼兄弟遍读经史百家之书,长大后的苏辙写诗回忆:“惟我与兄,出处昔同。幼学无师,先君是从。游戏图书,寤寐其中。”(《再祭亡兄端明文》)就是说:我跟我哥哥幼年读书的时候,只有一个老师,就是我父亲。我们跟着父亲,以读书为乐,醒着和睡着的时候都在读书。

在写作方面,苏洵为避免儿子走弯路,把自己失败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全数传授给了两个儿子,指导他们很快进入成熟的写作。

苏洵还时常教育他们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行。苏洵写过一篇小文章,叫《名二子说》,写了自己为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命名的缘由,表达了对儿子的希望与告诫,并介绍了二子的性格。苏洵说,苏轼的“轼”是车子上的一个小部件,这个东西装在车的最前面,看上去可有可无,实则绝对不能去掉,他以此告诉苏轼,我知道你能力大,但是做人要低调,就像“轼”这个东西一样,将才华收敛在心中,厚积薄发。

苏辙的“辙”字,指的是车跑过之后在地上留下的印记。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辙走的,但谈到车的功劳,车轮印从来都不参与其中。即使这样,车毁马亡,也不会责难到车轮印上。这车轮印,是能够处在祸福之间的,既能够让功,也能避开灾祸。苏辙的性格比较沉稳内敛,知子莫若父,苏洵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苏辙一辈子能够平平安安的。

苏洵跟苏轼苏辙两兄弟之间的关系,亦父亦师亦友。可以说,苏洵对两个孩子在文学修养乃至为人处世方面的影响和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眉山,程家不但是首富,也是名门望族。程氏为了让苏洵安心读书,接过了整个家庭生活的重担。她将自己的嫁妆卖掉,悉心经营,不到数年,家里比过去反而富裕了许多。可见程氏是非常有打理家的才干的,但她有一个现在的世界富豪们也很认同的观点:家中钱财太多,反而累及子孙。

怎么办呢?程氏开始搞慈善事业,帮助当地的贫困人家,凡婚丧嫁娶有困难的,都给予赈助,因此得到远近乡人的称赞。

除了养家,程氏其实也是个大才女,她非常好学,头脑也机敏,尤其爱读《史记》《汉书》一类典籍。她还能按照两个儿子不同的性格,施以教育。苏轼和苏辙兄弟俩虽然都很聪明,但苏轼性格好动,苏辙爱静。为了让苏轼安下心来,母亲命他抄写《史记》《汉书》,既练习书法,又能从古圣先贤那里学习做人的道理。对于两个儿子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程氏也很重视,经常用古代名节操守高尚的人的事迹来教育他们。苏轼的豁达,有一大半来自他母亲的影响。可惜后来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进京赶考,三父子名扬京城的时候,还没等消息传回眉山,程氏就病逝了。

苏轼这个不世出的天才,就是在这样明白道理、注重家教的双亲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

由此看来,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苏东坡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教给他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行为和性格,也造就了他在当时和现在的影响力。

从东坡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东坡,还有影响他成为这样的东坡的人和事。倘若他不生在那个家庭,他或许早已经不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那个苏东坡了。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IMG_0639.jpg


往期回顾:2022年太图之声

                 2021年太图之声  

                 2020年太图之声

                 2019年太图之声

                 2018年太图之声




新闻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