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精彩活动

听书 ▏太图网上读书会 · 第1005期 ——《千古学案: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密记》1—导读

2022年02月25日 17:20:30



夏商周1.jpg


编辑撰稿人

张雪霏

太原市图书馆古籍部馆员


播讲人

范雨琦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馆员

 

作者简介:

岳南,1962年生,山东诸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考古文学协会副会长。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中国自由知识分子与重大考古事件,有《陈寅恪与傅斯年》《南渡北归》三部曲等作品问世,同时创作出版有《风雪定陵》(合著)《复活的军团》《天赐王国》等考古文学系列作品十余部。


内容简介:

国务委员宋健出访途中,一份亚述学成果报告触动了他的心弦。面对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和司马迁留下的千古学术悬案,中国学术界将以怎样的心态和行动直面历史的遗产?经过社会各界充分的酝酿,举世瞩目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拉开了序幕。






导读:千年梦寻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如广袤而璀璨的星空,其间闪烁的点点星辰,凝聚了历史精华与灵气。从旧石器时代崇山峻岭中的结绳石火,到新石器时代村落先民的朱陶璞玉,从上古三代的青铜车马,到诸侯列国的庙礼朝乐;从秦汉的武功盖世,到唐宋的文采风华;从元明清的恢弘与殷富,到近百年的屈辱与奋争。五千年的文明,充溢了山川湖海,写满了丹青尺牍,尽是波澜壮阔与跌宕起伏。这是跨越千年的魅力,更是华夏文明的足迹。

然而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也有缺失的书页,真正有传世文献支持的“信史”迄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由兴起到繁盛的重要历史时期——自黄帝至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是模糊不清的。

中国古代纪年,尤其是夏、商、周三代年代学的勘定,在庙堂和坊间就争论了2000多年。当年孔子作《春秋》时,就曾战战兢兢地认为没有把握,并产生了“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的感慨。而更早的夏代和商代,在后世子孙的心中已经很遥远了,遥远得如同朦胧的夜空中隐去的星际,只留下了一片迷惘与混沌。

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在文字尚未产生之前,中国人的祖先是靠口耳相传把远古时期的历史传述下来的,只是到了文字产生后,远古的历史和现实发生的事迹,才用各种书写工具断断续续地记载下来。由于口耳相传的缘故,对于远古的人和事,就不免有后人增益、编撰的成分。加之,焚书坑儒等浩劫的发生导致了先秦典籍大量失传、伪书出现,先秦的历史年代在古书中的记载可谓真假难辨。

司马迁的《史记·三代世表》中,尽管太史公竭尽心力,百般穷究,反复推研,设法求本溯源,追之史实,但由于条件所囿,仅记录了夏商周各王的名字,而没有具体在位的年代,最终未能将中国远古文明的链条清晰而确凿地连接起来。这种“有世无年”的状况,是司马迁竭力求真务实却无法达到完美的遗憾,也是中国远古文明史的一大缺陷。

这双重的缺憾,在历史长河的流动中,逐渐郁结为一枚情感的化石,在华夏子孙心中膨胀,它压迫人们的血肉,牵动民族的神经。这同世界上其他远古文明以不同的方式孕育了它的子孙一样,博大久远的中国和中国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坚毅的性格、不屈的灵魂和宽广的胸襟,炎黄子孙在这母体的滋润中,也在不断地为中国文化宝库增添强壮不衰的养分和永不枯竭的源泉。

对中国远古文明历史的探索,成为历代学者和仁人志士所追寻的科学理想和伟大志向。班固、刘歆、皇甫谧、僧一行、邵雍、金履祥、顾炎武、阎若璩、梁启超、章鸿钊、刘朝阳、董作宾、唐兰、陈梦家、张钰哲等不少鸿学硕儒为此耗尽了一生的精力和心血。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考古成果不断涌现,改变“有世无史”的时间已经成熟。

“夏商周断代工程”这一项史无前例的文化工程,于1996年5月16日作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正式启动,勇敢地向千百年来的历史难题发起了冲击。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系统工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来自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学等多种学科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在李学勤、李伯谦、席泽宗、仇士华四位首席科学家的带领下,团结协作,共克难关,先后完成了9个课题、44个专题的研究,取得了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于2000年9月15日通过国家验收。

特别是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对历史文化遗址的发掘,对甲骨文等古文字的鉴定以及对古天文学记录的整理,于2000年11月9日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该年表把中国的历史纪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推定以周武王讨伐商纣王为标识的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并明确了公元前841年以前西周十王的具体在位年代;推定夏商分界年代为公元前1600年,并明确了商武王以下十二王的在位年代,对于商代前期的历史给出基本的年代框架;推定夏代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也相应提出了夏代基本的年代框架。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古代文明史研究领域最为重大的研究成果之一。这项成果在弥补了中国古代文明史研究领域的一个缺憾的同时,也将两千多年来历代鸿学硕儒对三代纪年探寻的理想和求索的火种得以延续,并了却了逝者难以释怀的遗愿。它使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夏商周三代有了年代学标尺,理清了先秦历史的起承转合和发展脉络,填补了我国古代纪年的一段空白,使千古学术悬案得以冰释。制定了迄今为止最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年代表,为继续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打下了基础。同时,开启了二十一世纪交叉学科共同研究的范式。

《千古学案: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密记》是《中国考古探秘纪实丛书》的其中一本,这本书是唯一一部全景式描述“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岳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考古文学协会副会长,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中国自由知识分子与重大考古事件,著有《陈寅恪与傅斯年》、《南渡北归》三部曲等作品,同时创作出版有《风雪定陵》(合著)、《复活的军团》、《天赐王国》等考古文学系列作品十余部,被誉为“中国举证文学第一人”。他以文学的笔法描述考古发掘过程,将历史与考古新发现融为一炉,既不同于枯燥的考古发掘报告,也有别于传统的纪实文学。他以严谨的态度和富有条理的写作手法,将考古发掘过程与史海钩沉尽遣笔端,为读者重现了古代中国文明,使考古过程成为了大众阅读的对象。

这本书详尽地记录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从项目的立项到不断推进再到项目最终完成的过程,大量运用了考古学、历史学、天文学、甲骨学等知识与案例,科普了14C测年法等科技的运用,逻辑清晰、简明易懂、客观真实地再现了这一里程碑式的中国古代纪年断代大事件。作品充分展现出了那个年代科学家们“为人民能得科技之惠、为学者能为国尽其才”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了整个项目团队开放自由、相互尊重、服从真理、严守科学的精神风貌。

当然,没有科学研究是一次完成的。在五年时间内,要对两千多年来瑕瑜互见、纷繁复杂的前贤研究成果,给予全面综合评价,破解两千余年的学术悬案,本身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一工程中存在的争议与不同意见,展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结合的学术探索过程,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当时年代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扇当代学者开启古老文明的窗,是一声当今人类投给历史的呼唤,是一种新的关切和拥抱中国的开始。它作为一盏文化的灯火,在未来的漫漫征程中,映照出一条科学的、远航的路,使更多的有识之士,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历史的长河中溯流而上,去作更加高深的研究,缔造更丰硕的成果,追索与探寻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源头,为中国文化传香火于天下。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IMG_0639.jpg


往期回顾:2022年太图之声

                 2021年太图之声  

                 2020年太图之声

                 2019年太图之声

                 2018年太图之声






新闻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