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精彩活动

太图之声(第1079)▏馆员讲书《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7 -农民起义的特殊使命 (可以听哦!)

2022年06月09日 10:53:41

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7.jpg


编辑撰稿人

宋宪晴

太原市图书馆采编部馆员


播讲人

范雨琦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馆员

 

作者简介

温伯陵

历史专栏作家,“温乎”传媒创始人,“一点资讯”2019年度“真知灼见供应商”。他擅长用通俗易懂的写法,从新奇的角度阐述不一样的历史观点,帮你发现历史背后的那只手,彻底看懂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内容简介

一个杨贵妃,在李白眼里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在杜牧眼里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而在罗隐眼里,则是“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美女、宠妃、败家娘们儿以及背锅女侠,哪一个才是真的杨贵妃?一座长安城,在汉唐,是无可取代的帝国中枢,是王维笔下的“万国衣冠拜冕旒”;在宋朝,却成了边境军镇;而在明朝末年,又沦为饥荒遍地、易子而食的人间地狱。在温伯陵笔下,历史不再是按时间码放的记事簿,而是贯通时间、看清脉络的时代演变过程。用他的方法来读历史,你将发现历史背后的那只手,彻底看懂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7-农民起义的特殊使命

大一统王朝的末期总会有一场农民起义,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定律,汉、唐、 明、清都没有逃脱。农民起义总是有原因的,我们不妨来捋一捋。

一般来说,大一统王朝总是建立在一片废墟之上,旧的利益集团被打破,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人口也大幅减少。此时的新王朝就是一张白纸。朝廷手中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用来分配,再加上人口不多,不论是赏赐功臣或者安抚自耕农,都是绰绰有余的,甚至安顿好之后,朝廷还有大量土地。

这是充满生机的时代。从功勋显贵到贩夫走卒,几乎都能在利益重新分配中得到好处,大家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社会也在重新塑造格局。新朝廷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还没有建立起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他们成为统治集团后,需要几十年甚至近百年,才能和士绅、豪强等阶层结成同盟,掌握全部社会资源。

这几十年的时间差,就是一段真空期。在这段真空期内,社会阶层是流动的,读书好可以很快做官,经商可以很快致富,他们不会被社会关系限制。农民有田种,读书人有官做,朝廷财政良好,用不了几十年就会迎来盛世,再过一段时间,马上就会兵威海内。皇帝和大臣不用辛苦做事,只要按时上班打卡,太平盛世肯定会如期而至。

但是盛世之后,问题就来了。朝廷的开国勋贵延续下来,经过多年发展,他们的触角早已延伸至社会的方方面面,从一枝独秀变成一手遮天。地方上的士绅、豪强也发展成土皇帝,他们不仅是官府的盟友,也是更高一级大佬的下线。

从朝廷到农村,铺天盖地的大网就此结成。鲜活的空气变得沉闷,流动的阶层变得固化,活跃的经济和财政也逐渐降温,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唯有大网中的既得利益者依然滋润,并且会越来越臃肿。因为覆盖天下的大网就像黑洞一样,会把所有的资源、利益吸引过来,然后吞噬得一干二净。

王朝走到此时,一般都会有一场改革。这是财政大臣的专场。所有的改革都是和既得利益者争夺资源。成功的话,王朝可以延续百年;如果失败,王朝的寿命也就进入倒计时。

这时,多年积累的矛盾会迎来总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就提上日程。此时的农民生活艰难,朝廷早已没有多余的土地用来分配,而天下太平又导致人口增长,这就拉低了人均土地占有率。即便人人都有田,也不足以养活全家。

人人有田也仅仅是幻想,盘根错节的既得利益者会兼并土地、霸占产业,把弱势的农民逼到走投无路的境地。那他们会坐等饿死吗?不会。流民、灾民、饥民组成的队伍会用最简陋的工具,打开权贵富豪的家门,拿回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权益。

这就是农民起义!

在历史的进程中,农民起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他们有天然的局限性,很难开创新王朝。这句话不是蔑视,而是事实。第一代农民起义者几乎都是底层的边缘人,缺乏对社会的清醒认识,也受制于知识、眼界、阅历等因素,不能发展新秩序。他们的一切目的就是生存。

能建立新秩序的人,往往是旧时代的底层既得利益者,他们懂得治理地方,建立财政体系,收拢人心,这些都是技术活,农民军干不了。即便农民军能出这样的人才,也是大规模起义后,在生死搏杀中磨炼出来的,而这种经历恰恰是第一代起义者没有的。

刘邦、朱元璋等最终建立新王朝的人,都不是第一代起义者。他们或者脱胎于旧秩序,或者吸取第一代起义者的教训,成功接过旧秩序的盘子,却没有旧秩序的包袱,然后开创新王朝,进入下一个轮回。

那么事情就很明白了,在历史的进程中,农民起义的主要使命就是成为先锋,打破利益集团的旧秩序。如果没有打破旧的利益集团,那么不论后人如何评价,它都是失败的。

184年,东汉王朝爆发了黄巾起义,后来的三国也以这一年为起点。但黄巾起义是失败的。所谓“八州并起”,看起来声势浩大,结果不到一年时间就被剿灭了,只剩下小规模部队躲进山里,苟延残喘。他们并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

起义之前,东汉王朝是豪强的天下,起义之后,依然什么都没有改变。黄巾军只是以几十万人的生命为代价,发出一声怒吼,然后彻底沉寂。他们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利益集团,反而为其挣脱了锁链。那些三国前期的枭雄们,无不是在剿灭黄巾起义的战场上,走向历史舞台的中心。

张角三兄弟只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仅此而已。单纯从农民起义的角度来看,黄巾起义属于不合格。

而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就不一样了。在历史书上,黄巢和他领导的起义绝对是负分,但从事情本身而论,黄巢起义却是一场成功的起义。虽然他到处流窜,没有建立根据地,建立政权又失败了,可延续千年的士族门阀却终结于黄巢之手。

千年门阀体系终结后,宋朝的平民阶层崛起。平民不再以出身决定命运,也不以姓氏判断地位的高低,宋朝自由宽松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等级松绑有极大关系。虽然晚唐时期的门阀士族已经没落,但等待他们自动退出是不可能的,总要有人站出来做最后一击,这是历史留给黄巢的使命。

单从农民起义的角度看问题,黄巢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农民起义还有次要的使命——缓解马尔萨斯陷阱。这个术语是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中的预言:“人口增长超越食物供应,会导致人均占有食物的减少,最弱者就会因此而饿死。”

仔细想想,历代王朝末期不正是如此?

王朝经过几百年的太平,人口一代又一代繁衍下来,成为人口统计簿上的漂亮数字,这是王朝兴盛的见证。而土地上产出的粮食却是有限的,不论稻米、谷子的亩产是多少,肯定有上限峰值。一方面是可以无限增长的人口,而另一方面是有限的粮食产出。

我们不难发现,每个王朝末期的人口数量,几乎都是王朝的人口峰值,过不了多久,农民起义就会爆发。

当吃不饱饭的弱势群体越来越多,民间的戾气就越来越重,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就足以让他们揭竿而起。农民起义引发连年征战,又会把更多的人卷入其中,大部分人都将死于战争、杀戮、饥荒,只有小部分人可以活下来,他们将在宽广的土地上进入下一场轮回。

这个难题没有答案,也没有解决办法,所有人都在接受命运的裁决,死在乱世是正常的,活下来需要运气。这无关是非、无关对错,只是黑暗的生存法则。

有人说:“工业革命解决了马尔萨斯陷阱。”没错,工业革命解决了农业社会的马尔萨斯陷阱,可工业社会就没有峰值吗?恐怕未必。

土地还是那些土地,工业革命提升了亩产量,但亩产量也不是无限提升的。我们不能指望亩产万斤的神话。未来会怎么样,谁都不知道。

农民起义在史书上很不受待见。是的,农民起义具有强大的破坏性,很残忍也很愚昧,甚至很多领袖是变态、人渣,但不能因此而否认整体行动的无奈。更加残酷的是,每当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时,往往是权贵和农民一起完蛋,然后第三者出来摘桃子。就像一台电脑运行缓慢、经常出故障,使用电脑的人轻轻伸出一根手指,按下重启键,一切重新开始。

人类太渺小,天地太广大,我们在历史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才是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IMG_0639.jpg


往期回顾:2022年太图之声

                 2021年太图之声  

                 2020年太图之声

                 2019年太图之声

                 2018年太图之声




新闻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