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精彩活动

太图之声(第1081)▏馆员讲书《文城》1-导读 (可以听哦!)

2022年06月13日 17:12:08

1.jpg


编辑撰稿人

张瑞峰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馆员


播讲人

邵丹

太原市图书馆古籍部馆员



思维导图

QQ图片20220613170553.png


导读

 

暌违八年,余华于2021年推出全新长篇小说《文城》,瞬间在他的众多粉丝读者中掀起一场阅读狂欢。是的,万众瞩目的余华,继《活着》的巅峰之后,再次不负重望,给我们带来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

这是一个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一座虚构的南方小城,虽然这座城并不存在,但是书中的故事却和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清末民初,北方人林祥福与自称是兄妹的南方人阿强和小美相遇,林祥福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个“天上掉下的林妹妹”,并娶她为妻,但小美却在一个深夜,趁林祥福熟睡时将他辛苦积攒的金条卷走近半数,不辞而别。破财之后的林祥福想起了饱读诗书并且勤俭持家的母亲在世时曾对他说过的话:“纵有万贯家产在手,不如有一薄技在身。” 他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于是他四处去拜师学艺,并就此成为一名出色的木工师傅,他要凭着自己精湛的木工技艺来重振家业。

谁曾想,当小美在林祥福的记忆里渐渐远去,林祥福对小美的怒气也在渐渐散去的时候,身怀林祥福骨肉的小美竟然回来了。重燃家庭生活热情的林祥福,更加无比虔诚、小心翼翼地呵护这来之不易的婚姻,然而,小美却在为林祥福诞下一女之后,再次离他而去。

是的,发生过的事再次发生了。这次,林祥福不再愤怒,不再慌乱,也许是因为,他早有预感,因而在心中早已做出了打算。临危不乱的林祥福迅速而果断地将田产抵押后换成易于携带的银票、将金条也兑换成银票、将家中的房产托付给管家照料,背起女儿一路南下,踏上了寻找小美的漫漫长路,他发誓,就是走遍天涯海角,也一定要把小美找回来。

林祥福要去寻找一个名叫文城的地方,那里是小美的家乡。为此,他带着女儿一路奔波,历尽千辛万苦,最终落脚在江南水乡——溪镇,这里“出门就遇水,抬脚得用船”,这里有“蓝印花布的头巾”和“满街的木屐”,这不正是小美和阿强所说的“文城”吗?他决定,他要留在溪镇,日复一日地等待小美的出现。

在溪镇,林祥福遭遇了龙卷风、雪灾、北洋军阀的掠夺和匪祸泛滥等天灾人祸,但他依然痴心不改,苦苦等待,这一等就是十七年,直至客死他乡……

而在与此同时的平行世界里 ,小美和阿强却是一对从小一起长大的夫妻,他们因为林祥福是知书达理的富裕人家而惦记并欺骗了林祥福,当林祥福来到溪镇后,他们又千方百计地躲避着林祥福。最终,小美和阿强殒命于溪镇雪冻天气里的祭拜苍天仪式中……

虚无缥缈的文城,意味着林祥福和女儿没有尽头的漂泊和追寻,那是良心发现的小美的心头之痛,更是林祥福终其一生的信念和使命……

发生在两个平行世界里的故事既独立发展又相互补充,不同的感情线,讲述的却是同一个故事。

小说结尾,已经死去的林祥福在叶落归根的路上,在溪镇的西山与小美的坟墓擦肩而过,两个苦命人,一个躺在棺材里,一个长眠在坟墓中,虽再度相逢,却已是咫尺天涯……

故事的描述,温情而又残忍,充满着强烈的情感冲击力。从林祥福对田大兄弟的仁爱和信任中,从溪镇人对林祥福的接纳和帮助中,从林祥福父女与陈永良一家的温馨和睦相处中,从顾益民对溪镇百姓的善待和保护中,从田氏兄弟对林祥福忠贞不二的追随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宽厚与善良;从北洋军阀的残兵败将沿途烧杀抢掠中,从张一斧土匪变态般的残暴行径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扭曲和丑恶。至纯至善和极暴极恶,就像两股绳索,相互交织和缠绕,始终伴随着故事的发展。

“文城”这个想象中的存在,一直贯穿故事的始终,整部小说就是围绕着“文城”而展开,可以说,“文城”是打开整个故事的一把钥匙。

这部小说的主题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情谊,以及自然流露的不求任何回报的互帮互助,这是人性的温暖,人性的光辉,是最原始最朴素的“人之初,性本善。”

林祥福失去了很多——妻子、财产、家庭甚至生命,却又收获了很多——温暖、接纳、信任、情谊、帮助、尊重……

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能让读者被林祥福的故事所感染,并产生共情。

作者采用的是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这就需要通过细腻、传神、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塑造北方黄土地和南方水乡溪镇这两个典型环境中的一系列典型人物,以保证故事的现实感染力。

可以说,作者对细节的描写很细腻很贴切很用心,也很成功,比如:

“李美莲把女孩抱到胸口时,林祥福看见一个母亲的神情,李美莲赞叹女孩的美丽,既而赞叹女孩身上大红绸缎的衣服和帽子,赞叹手工缝制的细致,她摘下女孩的绸缎帽子,不断凑到女孩的头发上闻一闻。这时的陈永良抱着两个儿子,微笑地看着自己的妻子。”作者通过三个“赞叹”,以及“不断”“闻一闻”“微笑地看着”这几个词语,使读者从李美莲和陈永良初见林祥福女儿时对待她的神情和态度中,看到了人性的温暖与善良,以至于林祥福“见到这样的情景时,心里涌上一个奇怪的念头,如果自己遭遇不测,女儿是不是可以留在这户人家?”

    再比如:

    “……将各类木器的尺寸价格确定下来,然后林祥福用小楷抄录在宣纸上……陈永良看着小楷赞叹起来,说林祥福的字写得比他老家的私塾先生还好。”“……林祥福写下了二十多张招工启事,两个人将小楷的招工启事贴在溪镇各个街角。”作者三次强调“小楷”,因为这是饱读诗书的林祥福从小练就的本领之一,正是寻着这独特的小楷字迹,才使得前来溪镇寻找林祥福的管家田大顺利地找到了他。

    还有:

    “林百家把糖豆往手掌里倒上一些,拿起一粒送到顾同思嘴边,又拿起一粒送到顾同念嘴边,拿起的第三粒才放进自己嘴里。”作者用“拿起一粒”“又拿起一粒”“拿起的第三粒”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懂礼貌有教养的、初次见面就与顾家姐妹融洽亲密的林百家,同时也看到了林祥福对女儿宠爱而不溺爱、“坐要坐得端正,走要走得方正”的教育理念。

细微之处见真情,这些细节描写丰富了李美莲、陈永良、林祥福等人物的形象,将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凸显出来,使人物更加有血有肉有灵魂,更加丰满和鲜活。

作者对两性之间的情与性、北洋军阀烧杀抢掠的情景、张一斧土匪灭绝人性屠杀百姓的血腥场面、以及人性的丑恶与残暴,描写的非常直白,有些甚至过于渲染,几近赤裸裸,但这正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最基本特征——客观地呈现现实生活和人性特征,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

正如小说开篇所描述的“林祥福留给陈永良的背影是一个庞大的包袱……这样庞大的包袱是陈永良从未见过的,在这个北方人魁梧的身后左右摇晃,他仿佛把一个家装在了里面。”是的,幼年丧父、刚成年即丧母的林祥福,对“家”有着近乎虔诚的渴念和执着的追求,他把自己北方的“家”打包在了一个庞大的包袱里,一路随身携带,带到了这个南方小镇。

林祥福是不幸的,一生的牵挂与追寻,到头来不过是大梦一场空;林祥福又是幸运的,他并不知道“小美其实是他人妻,并且一直在努力逃避着他”的事实真相,更没有看到小美离世时的惨状。

然而读者却是有些不幸的,他们借上帝之眼看到了林祥福和小美的悲惨结局,却又苦于无上帝之手去救赎这一对苦命人,他们的心因此而变得沉甸甸。

“文城”是什么呢?

“文城”是小美和阿强对林祥福撒的一个谎,这个海市蜃楼般的存在,承载着林祥福真实、美好的情感和生活的全部。

“文城”在哪里?

总有一个地方叫“文城”。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文城,那是我们的理想和希望之地,是我们心头的一份柔软与温情,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追寻和期盼。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IMG_0639.jpg


往期回顾:2022年太图之声

                 2021年太图之声  

                 2020年太图之声

                 2019年太图之声

                 2018年太图之声


新闻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