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精彩活动

太图之声(第1100)▏馆员讲书——《中国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可以听哦!)

2022年07月08日 15:39:54


简史6.jpg


编辑撰稿人

曹红英

太原市图书馆采编部馆员


播讲人

黄丽萍

太原市图书馆数字资源部馆员


思维导图


QQ图片20220701152411.png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2-2012)

 

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

十六大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将其确定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经济体制改革向财税、金融、投资、健全市场要素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

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中共中央、国务院从容应对,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化解危机。

经过新中国5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首次提出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2004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反哺”政策。2005年中国停征农业税,从2006年起中国取消农业税,终结了中国历史上存在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通过优化城乡结构和布局,引导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共中央在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又作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决策。继续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在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改革开放示范作用的基础上,积极推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峡西岸等重点地区的开发开放。随着上述政策的实施,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共产党把民主法治建设和政治体制建设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加以推进。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基层群众自治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

中共十六大把“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要求“到二〇一〇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2011年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确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有力推动了法治观念和法律知识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促进了法治政府建设和司法体制改革,中国法制建设在立法、行政、司法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就。

建设和谐文化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会议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

同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文化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通过中华文化“走出去工程”,增强了中华文化在世界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为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快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步伐。对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作出部署,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升,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0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正式施行,为实施积极、稳定的就业政策提供了法律保障。积极、稳定的就业政策收到明显成效,中国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体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就业格局初步形成(6:48)。逐步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以社会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公共医疗卫生事业落实公益性质。积极探索完善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新路子、新举措,社会管理体系、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创新。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迎来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中国紧紧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在民族工作、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工作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坚决解决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保持社会安定和民族关系的和睦;启动兴边富民行动;推进西藏、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全面有序展开。

加强内地和香港、澳门的交流合作,颁布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为香港、澳门地区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将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两岸定期航班正式开通,实现了两岸民众企盼30年之久的全面直接双向“三通”。

中共十六大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各领域的建设取得巨大进步。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人民解放军同150多个国家开展军事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交往格局;人民解放军积极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联合国维和行动以及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等,展示中国军队的过硬素质和良好形象。

顺应世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工作总体布局,积极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外交活动。中国更加全面、深入地参与以联合国为重点的国际组织多边活动,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安全反恐、公共卫生、减少贫困等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独特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也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

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结合治国理政实践,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措施,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IMG_0639.jpg


往期回顾:2022年太图之声

                 2021年太图之声  

                 2020年太图之声

                 2019年太图之声

                 2018年太图之声





新闻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