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图之声(第1153)▏馆员讲书——《半小时漫画宋词》7-南宋文人的爱国之举(可以听哦!)
2022年09月21日 09:29:55编辑撰稿人·播讲人
梁颖娟
太原市图书馆信息部馆员
思维导图
《半小时漫画宋词》7-南宋文人的爱国之举
有一首词十分有名,堪称豪放词中的豪放词,它就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可以完美地概括岳飞一生的追求。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上阕写尽了岳飞的悲愤之情,但并不是单纯的嘶吼,其中还有“潇潇雨歇”的含蓄,让这种感情显得更有气度。
下阕叙述了国家的深仇大恨,表达了自己不为功名,只求为国雪耻的决心,用语简单直白,感染力极强。
南宋时代,外部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前有金国东北虎,后有蒙古草原狼,一个比一个猛;内部也危机四伏,政治腐败,价值观混乱,歌舞升平之下社会危机严重。
南宋是个既软弱又迷茫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们主要面临两个问题:对外,是战是和?对内,怎么活下去?软弱的时代,大家会呼唤英雄,岳飞就是那个时代的英雄;迷茫的时代大家会呼唤圣人,而南宋时代的圣人,就是理学大家朱熹。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思想是最突出的。到了汉朝,儒家成为官方学说,儒家的价值观深入士族阶层。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斗争特别激烈,战乱频繁,世道混乱,人民困苦,人心惶惶。
于是,道教和佛教逐渐兴起,它们追求的是个人精神的解脱,与儒学并立,甚至超越儒学的正统地位。晚唐战乱频繁;北宋统一后,人们思想混乱,儒学也越来越边缘化。面对贪官污吏横行,世道国运衰落,当时担任小小地方官的朱熹决定革除弊政。但改革总是会受到很大阻力,经过各种尝试并失败后,朱熹深感做官救不了南宋人。那什么才能救南宋呢?朱熹的答案是思想。
从此,朱熹专心学术。朱熹承接了儒家前辈们的思想,又融合了佛道思想,最终把儒学上升为拥有完整体系的哲学,这就是朱子理学。
对于朱子理学,人们最熟悉的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但其实这句话不是朱熹发明的,朱熹对此的理解是这样的: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意思就是,吃饱,这叫天理,非要吃山珍海味铺张浪费,这叫人欲。夫妻,这叫天理;左拥右抱娶一大堆老婆,这叫人欲。所以,朱熹认为人欲就是过度的欲望,我们要学会克己。
朱熹不仅是个思想家,还是个文学家。
他的诗词和他的个人气质很像,充满了哲学思考。比如《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的后两句蕴含着深刻哲理,提醒我们要接受新鲜事物,才能不断进步。
除了诗以外,朱熹也写词,比如《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这首词是朱熹根据杜牧的诗改的。杜牧的原诗写的是和友人登山,引发怀古思绪,感慨人生无常,旷达之中有伤感。而朱熹的这首词,则更加达观,宇宙之中生机无限,何必忧愁?这和朱熹哲学大家的风范倒很是匹配。
如果要评选南宋诗人里最爱国的,那首推陆游;或者爱国者里最会写诗的,仍然当推陆游。他的诗,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爱国诗。陆游在他写的《书愤》这首诗里,基本概括了他的一生: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首联两句基本就是自己孩童时期经历兵荒马乱,全家南迁的现实。正如他在《三山杜门作歌》里写的“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因受家庭教育影响,爱国的种子扎根在心中,少年意气风发,立志北伐。
颔联两句基本对应陆游考中科举为官以后,在古瓜洲所在地镇江驻守的情形。几年后,48岁的陆游前往南郑(今汉中),并真正参与到前线事务中,甚至经历过大散关的战斗。这两句诗很可能是写他自己这两次离前线很近的经历。但是朝廷战与和的局势复杂难料,陆游被安排到成都。于是出现了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有志难抒发、壮志难酬。他在《自兴元赴官成都》(节选)中写道:
今朝忽梦破,跋马临漾水。
此生均是客,处处皆可死。
剑南亦何好,小憩聊尔尔。
舟车有通涂,吾行良未止。
在去成都的路上想着北伐梦破灭,成都这个破地方估计自己也不会待太久就得走人了吧。
然而,来到成都后却发现——
倚锦瑟,击玉壶,吴中狂士游成都。
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
原来成都“真香”。但即使身处天府之国也时时不忘收复中原。后来,同为大诗人的范成大来成都做官——大概是临时的军事长官。陆游经常与他唱和,而且时时提醒范成大来此的职责:
关陇宿兵胡未灭,祝公垂意在尊生。
——(节选自《和范舍人病后二诗》)
陆游在成都,心中的志向无法实现,只好每日宴饮来寻求精神上的寄托。这时候就有人开始攻击陆游宴饮颓放。
陆游很是傲娇地说:自己就是“放翁”。就这么着,“放翁”成了陆游的别号。
尾联表达了自己始终不忘北伐大业。直到陆游晚年,甚至临终之时都不忘大宋统一。
在他85岁这年,衰老的身体终于撑不下去了,忧愤成疾,卧床不起。这一年的冬天,陆游与世长辞,临终前,写了《示儿》这么一首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意思是说,我原本就知道,人死之后,曾经的一切都成虚空。只是我还是有放不下的悲痛,就是没能亲眼看到大宋的统一。
当朝廷的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时,孩子们,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记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我!
陆游的爱国诗常常是铿锵有力、壮怀激烈,比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的爱情诗和爱情故事也十分有名,还流传下来一首著名的词《钗头凤·红酥手》,陆游和他的表妹唐婉之间相爱却不能相守,这件事成为了他心底的痛。晚年陆游重游沈园,却只剩天人两隔的无限伤怀,泪落潸然,于是写下了《沈园二首》。
陆游写的第三类诗是农村诗或闲适诗。陆游做官时常常被贬或回家赋闲。在这期间他写了很多首反映农村生活的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便是出自陆游之手。
从陆游的诗词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的感情。他最爱的,无疑是这个心心念念、一刻也未曾忘记过的国家。
正如梁启超先生对他的评价: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陆游自己写诗厉害,他还有一些朋友也是写诗的高手。下一篇,就给大家讲讲:陆游和他的小伙伴们。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往期回顾:2022年太图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