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精彩活动

太图之声(第1154)▏馆员讲书——《半小时漫画宋词》8-中兴四大诗人&家国天下词中之龙&音律考究雅词典范(可以听哦!)

2022年09月22日 15:17:37


半小时漫画宋词8.jpg


编辑撰稿人·播讲人

梁颖娟

太原市图书馆信息部馆员


思维导图

半小时漫画宋词1.png





《半小时漫画宋词》8-中兴四大诗人&家国天下词中之龙&音律考究雅词典范


每个时代,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文人的小组合,比如建安七子、初唐四杰、唐宋八大家。南宋时,陆游和他的三个小伙伴杨万里、范成大、尤袤组团出道,成为“中兴四大诗人”组合。

在爱国这一点上,杨万里和陆游算得上是志趣相投。杨万里自号诚斋先生,他的诗因此被人们称为诚斋体诗。“诚”的意思是正心诚意,心性纯正。我们通过两首诗来看看诚斋体诗的特点。

第一首《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泉眼、细流、小荷、尖尖角,什么都是小小的,有种萌萌的感觉,但是萌得恰到好处。这么一幅简单的场景,让杨万里写得妙趣横生。

另一首诗是《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大意是一个小孩子大清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取出,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声音像玉磐一般清脆,穿透力强。突然,冰掉地上了,发出玉石一般的碎裂声。这描写的是小朋友在冬天玩打冰块游戏的场景。

所以,简单概括诚斋体诗的风格就是清新自然、趣味横生、充满生活气息。

接下来看范成大的诗。范诗中最出名的要数他的田园诗了。范成大的田园诗既描写田园风光、表达自己的隐逸情趣,又描写真实的农村生活和农民劳作场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田园诗风格。

其中最著名的是《四时田园杂兴》组诗。比如《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把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写出来了,让田园诗真正成为反映农村生活的诗。钱钟书先生称赞这组诗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

中兴四大诗人的前三位都非常有名,作品也响当当;但这最后一位尤袤却没怎么听说过,作品似乎也没有被列为中小学语文课本的“背诵全文”。原因说来十分遗憾,他的诗基本都失传了。目前仅能从他仅剩的十几首诗当中,窥见他对时局的担忧和对百姓的关心。仅此而已。

爱国大诗人陆游,成天想着北伐。然而他实际在前线的日子,也就短短八个月。但他有一位好友,可是真刀实枪和金人干过架的。

这个人就是人称“词中之龙”的辛弃疾。

和陆游一样怀抱满腔爱国热情的辛弃疾,年轻时就曾组织抗击金军,在他南归南宋朝廷准备提刀打仗时,却在朝廷内部主战主和的争斗中,不得重用。初期辗转各地为官,却得罪权贵被罢官赋闲。因此创作了很多描写农村风光的词,我们来看下面这首词《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词用白描手法将清新自然的农村风景组合在一起,构思巧妙,语言质朴却充满诗情画意。

这种诗情画意与满腔的报国壮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有雄才大略,却英雄无用武之地,明明想驰骋疆场,却只能在家种地,其中愁绪也只有辛弃疾自己能懂了。比如他写的这首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意思就是,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上高楼远望。喜欢登上高楼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又停下不说,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所以,辛弃疾虽然种着地,心里却依然念着家国天下。

辛弃疾赋闲了二十年,老年时登临三国遗址北固亭,有感而发,写了两首特别有名的词,一首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不禁让人感叹。

另一首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全词一共三问。第一问“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登高远眺不禁对着故土无限怀念。第二问“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表现了词人的愁绪就像这涛涛江水,绵延不断。第三问“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借用“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典故,讽刺了朝廷中主和派的懦弱。

辛弃疾写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典型的英雄人写英雄词,把沙场点兵的壮志豪情、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都描绘得栩栩如生。

辛弃疾这个人,可以说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立马定乾坤”。

哪怕朝廷虐他千百遍,他北伐收复故土的决心无论何时都坚定不移。他可谓一位当之无愧的爱国词人。

南宋除了有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的爱国词人,还有精通音律填词的全能音乐人——姜夔。

姜夔的词主要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雅,一个是音律考究。

先说第一个特点雅。自从词诞生以来,词坛上的雅俗之争就没停过。词最初起源于市井,是老百姓用来娱乐的,所以语言比较俚俗。

随着词的发展,文人参与进来,词逐渐脱离世俗大众,开始雅化。柳永的出现,又让词变雅为俗。这时候,词坛上雅俗并存,很多词人雅词俗词都写。

而姜夔的出现,则彻底反俗为雅。姜夔的词也被奉为雅词的典范。

早年间,姜夔在江淮一带旅游,走着走着就到了扬州。想想当年繁华的扬州,再看看眼前作为南宋抗金战争前线的破败不堪的扬州,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扬州慢·淮左名都》: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整首词的情绪笼罩在一种悲凉凄怆的氛围中。

第二个特点是音律考究。一般的词人是先有曲再填歌词,姜夔则是先写歌词后谱曲。他谱曲的时候也很注重音乐本身的情感,欢快的歌词配欢快的曲子,忧伤的歌词配忧伤的曲子。这样一来就会让整首词更加和谐。

才华横溢的姜夔,一生困顿,不得不靠他人的接济生活,但他还有他的词、他的音乐,这是他在那个昏暗世界独行时的一点光亮。当他走过后,那一点光亮化为当空皓月,月华遍洒人间。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IMG_0639.jpg


往期回顾:2022年太图之声

                 2021年太图之声  

                 2020年太图之声

                 2019年太图之声

                 2018年太图之声




新闻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