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图之声(第1200期)▏馆员讲书《俗世奇人》1-导读
2022年11月25日 20:35:32编辑撰稿人
马田莹
太原市图书馆综合服务部馆员
播讲人
张茹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主任、馆员
思维导图
导读
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此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
俗世有百态,艺精方为奇。何为“俗世”?简单点说就是老百姓普通、平凡的生活。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奇人”?天津话里有个词儿叫“各色”,说的就是这样的人。他们或者手艺高超,性情孤傲;或者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准则,令人难以捉摸。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一书,就为我们讲述了清末民初天津卫的这些令人称奇叫绝、心生佩服的乡土怪客与民间英雄。如果没这些人物,就不知道嘛叫作天津卫。书中采用的石印画,皆取自清代光绪末年盛极一时的天津《醒华画报》,多表现当时的市井琐事与时事新闻,有助于读者感受与认知那个时代。
冯骥才1942年出生于天津,自小在英租界长大。他当过教师,当过工人,当过业务员,当过美工,做过画家,还做过古画的临摹,也许正是因为这些种类繁多的工作,使得他在这个城市结识了各式各样的人,积累了丰厚的生活体验。
他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神灯前传》,中篇小说《感谢生活》《走进暴风雨》《三寸金莲》,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俗世奇人》,散文集《珍珠鸟》《巴黎•艺术至上》等各种作品集38部,另有大型画集6部。
2018年8月11日,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2020年4月被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他在天津生活七十多年,是天津文化的热切拥趸和守护者。在他看来,天津卫市井文化发达,民间好说奇人异事,而他本人又爽朗好结交,喜欢跟人聊天,故而耳闻目染之间,常有东西触动文学神经,供他随想随记。每当他提起笔,天津卫的这些人物就会自个儿钻出他的笔管,然后一个个活脱脱站出来,独立成篇;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篇小说,反过来一篇小说一个故事一个人物。于是,《俗世奇人》就此诞生,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天津卫这一方水土独有的人物,实实在在地捧出了此地的性情与精神。
《俗世奇人》共收录了36个奇人的故事,每个故事短小精悍,半文半白,生动有趣。这36篇小说,风格统一,传奇色彩浓郁,充满生活气息,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以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市井生活为背景,以天津方言讲述了一个个传奇人物的故事,描写了天津卫的地域风貌、风土人情、生活时尚。故事中的素材大多来源于流传于天津卫的奇闻轶事,展现出我国民间文化的精巧技艺与其中蕴藏的智慧。
36个故事,36个人物,人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能耐。他们混迹于市井之中,凭一身好手艺、好本事立足扬名,他们虽然身份普通,却常有令人拍案称奇的“绝活儿”,他们是天津卫的民间传奇。这些人物空前绝后,然而都是俗世里的奇人;这些故事匪夷所思,却都是真人真事。
无论你翻开哪个故事,清末民初那个年代特有的气息都会扑面而来,奇人妙事随时跃然纸上,令人拍案叫绝:人称“苏七块”的正骨医生,几下拿捏就能接上摔断的胳膊,但是看病前必先收七块银洋;医术顶天的牙医华大夫,只要病人一张嘴,他往里瞅一眼就知道你得的是什么牙病,更奇的是,他认人不认脸,认的是牙;刷子李的绝活是刷浆,干活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泥人张,拿手绝活是泥塑,只用一块泥巴,就能单手捏出逼真的人物造型,捏的泥人比核桃还小,却比真人还真,并且生动传神……
每个故事,冯老用两三千字的一番白描,即刻为我们展现出一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哪怕仅有三言两语,哪怕只得一招半式,却个个入木三分。
冯老把天津人的能耐、义气、好面子、强梁、戏谑、犯噶、逞强,这所有的天津精神写进了他的作品中,天津卫的集体性格便跃然纸上,天津文化便以这样的一种形式铺展在读者眼前。我们读《俗世奇人》,便更能明白天津人是什么样的性格,从而能更深刻的去了解天津这座城市的文化历史,天津这个地方的文化精神便以这种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冯老把这些天津本土的文化写进书中,无疑是对天津文化的最好的宣传和守护。
《俗世奇人》被奉为短篇小说的经典,除了因为它展现了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外,还因其在写作层面堪称典范。首先,俗世奇人系列作品的情节设定大多一波三折、出人意料;其次,本书语言很有特色——语言凝练朴素,又幽默活泼,将故事娓娓道来,叙述流畅自然又诙谐有趣。
他移植天津相声语言的特点,在《俗世奇人》中运用大量的富于诙谐、嘲讽和节奏性的语言进行叙事,给小说笼罩上了一层“津味”色彩。其中“嘛”“赛”“撒气篓子”“顺毛驴”等方言俗语的使用给小说增添不少喜剧效果,减少了阅读时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隔膜,增加了亲切感。这种别致的语言风格正如相声语言一样,富于节奏感。
《俗世奇人》中情节的描写也借鉴了相声表演的模式,这在书中主要表现为“捧哏”“逗哏”的情节模式。冯老用这种双人相声的形式将故事情节支撑起来,显得非常干脆、利索。令人叫绝的是名篇《泥人张》,泥人张与海张五的对立更具有典型性。先由捧哏引起矛盾:暴发户海张五挑衅泥人张——“观众”看热闹——逗哏先抛出一个“包袱”:泥人张用鞋底泥随手捏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只有核桃大小的海张五——捧哏再次拆台:“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逗哏再次抖出“包袱”:“贱卖海张五”。捧哏不断激起矛盾,逗哏不断抛出“包袱”;捧哏完败,逗哏完胜;在逗哏没用语言只用动作的情况下达到喜剧效果。
俗世中不乏奇人,尘世里不乏奇事,但是不管是奇人还是奇事,都是源于生活,归于生活。俗世生活是一种别样的美,它虽平凡却富有韧性,蕴藏着大智慧。
从冯老笔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可爱之处,也能体会到命运的漂泊。即便如此,他笔下却无伤春悲秋的造作,反而展现出对于生命赤裸裸的热情。众人皆知底层人物生活辛酸艰苦,他笔下的人物却淡化了生活的苦,他用带有浓烈的天津特色的语言,使书中的奇闻轶事显得妙趣横生,使天津码头的每个小人物都成为自己“俗世”中的奇人,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和繁华。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往期回顾:2022年太图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