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精彩活动

太图之声(第1287期)▏馆员讲书《望江南》1-导读

2023年03月28日 15:04:57



望江南-1.jpg



编辑撰稿人

程丽娜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馆员


播讲人

张茹

太原市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思维导图


《望江南》思维导图.png



导读

 

 

西子湖畔的清河坊,自古就是杭州的繁华地段,是杭州悠久历史的缩影。

清河坊的忘忧茶庄,杭氏家族世代以龙井茶为业。

1945年抗战胜利至1964年冬,近二十年时间,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江南风景亦几度变迁。杭家第三代当家人杭嘉和,一肩挑起了传承茶业与守护家人的责任。

杭嘉和兄弟姐妹五人,弟弟杭嘉平、杭嘉乔,妹妹杭嘉草、杭寄草。

二弟杭嘉平是一名坚定的革命者,在岁月的长河中时而勇立潮头时而隐身幕后,时而飞翔时而滑落,为信仰一往无前、九死一生……对于嘉平这样的革命者来说,在他们的身上,存在着一个极其不可思议的逻辑:他们越想解放全人类,他们就越不知不觉地疏远家人;他们越爱天下的受苦受难者,他们自己在六亲不认的道路上就越走越远……

嘉平的儿子杭汉,是浙江大学讲师,同时也早已是中共地下党员。

大妹杭嘉草和她的丈夫林生,是坚定的共产党人,为了革命而牺牲了。他们的儿子林忘忧,追随大舅杭嘉和,立志成为一名茶人。

二妹杭寄草是一个渴望变化、投身行动的文艺女青年,二哥杭嘉平就是她人生的楷模。她的独生子被寄养在云南马锅头老邦崴家中,她没有时间去接他;她的丈夫罗力从来没在家住过三天以上,抗战胜利之后就神秘地失踪了,她也无暇顾及。她在二哥的直接指导下,早就参与了许多迎接新中国的准备工作。她投身在热火朝天的战争和运动中,成为一个字正腔圆的电台女播音员,参与了许多进步活动,喊过许多口号,参加过许多集会,发过许多传单,要求过许多次加入共产党,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组织考验……

和其他女人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她并不是十分地想念她的孩子和丈夫——这源自她高度的自信,她自认为她将很快见到他们。她认为他们一家三口,马上就会在下一个街口团圆。

三弟杭嘉乔,走上了汉奸的不归路,最后蹊跷地死去了。

杭家人当中到底有谁站在什么阵营里,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

抗战胜利前,杭家在涌金门外有一处忘忧茶楼。当年,就是在这里,杭嘉和因为不愿意和日本人下棋,把自己的小手指头斩掉,把整幢茶楼都烧掉了。

自忘忧茶楼被烧之后,忘忧茶庄的二楼就成了喝龙井茶的地方。嘉和只卖龙井茶,客人想喝茶,也只能喝西湖龙井茶,除非客人自己带别的茶来。他这样做也有他的道理,他觉得一款茶他都做不端正,哪里还吃得消再做东西南北的茶呢?也许正是因为他的这股劲儿,忘忧茶庄的生意总是爆满。

杭嘉和至今仍记得痴迷于兰花的父亲对他说过的那番话:“兰花以香独步天下,其幽居山间,遗世而独立,知音者方能闻其天地间至香。最极致的花就是只闻其香。人也一样,最极致的人就是只闻其声,最高级的做人就是大象无形地做人。大象无形的人就是王。”

但嘉和与父亲不一样,他虽有兰蕙心,却为事茶人。比起父亲杭天醉,嘉和少了才子的浪漫,多了茶人的务实与理性。尽管他心底最大的愿望就是读书,做个纯粹的读书人,然而作为杭家第三代当家人,他没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他只能有一种活法,那就是把制茶这门手艺做好,让龙井茶制茶工艺在他手中发扬光大。

20世纪40年代,中国茶叶生产仍基本停留在小农经济的手工操作状态。

在杭嘉和等资深茶人看来,由于中国制茶技术比较落后,可复制性差,要靠人的经验和手工来控制工艺质量标准,所以无法扩大生产规模,让更多的人从事制茶工作。而人工制茶控制标准难,稳定性差,且不能与国际接轨。因此,他们主张启用机械化给中国人争气,同时保留老祖宗传统制茶工艺中的精华给自己留根。

最终,在他的带头经营和改革下,杭茶不仅实现了机械制茶,还走向了世界,蜚声海外。

这正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沉潜26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望江南》,这本小说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二十年间波澜壮阔的社会进程中,江南茶叶世家杭氏家族的起落浮沉和人物命运。

王旭烽,国家一级作家,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现为浙江农林大学教授、茶文化学科带头人、茶学与茶文化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浙江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宣部首批“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她从1980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迄今共发表1000多万字,作品涵盖小说、散文、戏曲、话剧、随笔等。其代表作品有《茶人三部曲》,分别为《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1995年,《南方有嘉木》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八五计划优秀长篇小说奖、浙江省第二届鲁迅文艺奖。2000年,《南方有嘉木》和《不夜之侯》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2019年9月23日,《茶人三部曲》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2022年,她推出近40万字的长篇小说新作《望江南》。

一部《望江南》,真正贯通了杭城山水间百余年茶史流脉,于茶香缭绕中完成了这一幅恢弘而又清丽的江南文化图景。

小说的基本主题是“茶运连国运,茶业助国兴”,而最得清和之气的便是主人公杭嘉和。他是家族的主心骨,他克服重重困难,把在战乱期间几近没落的中国茶业拉回正轨,保护了家族产业及其社会价值的延续,为新中国成立后的茶业复兴做出了杰出贡献。

人生如茶,茶者,君子也。杭嘉和的为人处事,使人不觉联想到清茶的气息。他的审时度势、为国着想、公私兼顾等卓越的品质,以及他行为举止的优雅与稳健,无不彰显了中国茶人的智慧与胸襟。

《望江南》的人物结构错综复杂,作者将他们囊括在一个大家庭里,各人物之间充满张力和悬念,却又浑然一体。

杭家人,个个都善良,又都如茶一般清澈通透,温柔儒雅,可见作者心底里也藏着一个清幽淡雅的君子。

杭家人的故事也是中国的故事,它交集了历史回忆和情感想象,既是对消逝的时间的重构,也是对文化传统现代传承的探索。这部小说讲述了茶人精神、江南文化和家国情怀,见证了个人史、家族史、民族史中的百年中国。

王旭烽的创作之路,就如同东坡先生笔下的“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既有历史的沉淀与眷恋,又有新春的朝气和希望。在《望江南》中,我们看到的是茶一样的温和、韧性,是一生的豁达、洒脱和不惧。

在问及为什么会创作茶人系列小说时,王旭烽说:“什么样的生活向我走来,我就向什么样的生活走去。”

读《望江南》,恰如采撷一片早春里最鲜嫩的茶叶,春意隔着纸张散发出氤氲香气。我们得以在一片叶子的乾坤中,品饮世间人情,体悟命运流转。这是春茶的味道,也是人生的滋味,更是中华民族的风度、情怀和品格。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登录“太图之声”手机版首页


IMG_0639.jpg


往期回顾:

                 2023年太图之声

                 2022年太图之声

                 2021年太图之声  

                 2020年太图之声

                 2019年太图之声

                 2018年太图之声




新闻资讯

返回顶部